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林 颖
今年的“五一档”可谓硝烟四起,13部不同类型的电影在小长假里竞相逐鹿,数量和类型的丰富度颇有比肩年初春节档的架势。其中,陈正道的《秘密访客》(以下简称《访客》)无疑是位列头部梯队的种子选手,强大的主创阵容加上做足“诡谲”气氛的预告片,仿佛一道勾人食欲的前菜,吸引观众走进影院一探究竟。然而,当第一轮票房和口碑分数公布,《秘密访客》的成绩不尽如人意,豆瓣6.0的评分也只摸到了及格门槛。一桌本应令人食指大动的盛宴,开席后却被斥味同嚼蜡,差评连连。究其根源,问题或许并非出在视听语言、角色表演这些“烹饪技法”上,而是创作者对影片的文本内容,即对“食材”的处理方式令人一言难尽。
食物 = 权力
之所以以食物作比,是因为影片中大量关键戏份都被安排在了餐桌和厨房内,即使脱离了这两个特定空间,不同食材餐具轮番上阵,也仿佛昭示了导演欲将《访客》打造成“舌尖上的惊悚”的决心。影视作品中通过食物营造恐怖氛围的手法并不新鲜,远至《低俗小说》中被塞缪尔杰克逊饰演的劫匪抢走的一个汉堡,近至《隐秘的角落》里朱朝阳每天在母亲的注视中喝下的牛奶,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谁掌握了食物的分配权,谁就站在了人物关系的顶端,而被剥夺了食物自主权的人在某种程度上与任人刀俎的鱼肉并无二致。
食物分配暗示着权力等级,菜品本身也暗藏玄机,若仔细观察影片中亮相的菜式,不得不佩服导演打磨细节的匠心。郭富城饰演的父亲几乎从不下厨,唯一出自他手的是一道体积庞大的半生牛排。在满桌精致中餐的衬托下,这道简易的西餐更显粗鲁霸道,一方面符合父亲曾留学海外与富家子弟身份,另一方面亦贴合了人物气质,一出场就给人以震慑。再看母亲烹饪的佳肴,道道珍馐美馔,但无论是“腥味难忍”的鹰鲳还是“血腥”的八宝鸭,烹调工法的关键都是在食材内部做文章,上桌先历劫,肚内有乾坤,既是菜的特色,又何尝不是对应着整个家的诡异状态。相较于食物,餐具带来的恐惧则更为直接,餐刀蕴含的杀机从它折射出第一道冷光开始就埋下了伏笔,每次亮相都令人不免令人心头一紧,陶瓷和玻璃制成的杯盘在女人柔软的手中旋转,仿佛让人提前听见了破碎的声响。不得不说陈正道此次将口腹之欲与隐秘杀机做了一次优秀的绑定,且有精炼的剪辑手法加持,更增添了视觉盛宴的质感,至少在“色”上已然将《访客》打磨出了引人垂涎的效果。
一锅乱炖 ≠ 五味协调
可惜的是,菜的品相虽好,入口却让观众有了水土不服的不适感,味道的一言难尽恰恰是与烹饪手法犯了一样的“毛病”——把形式上的繁杂炫技移植到了内容层面,烹制出了五味杂陈之感,让人难以捉摸其中滋味。在两个小时内,凌乱的叙述和庞杂的线索考验着观众处理信息的能力,虽然部分细节在后面的剧情中有反转,但因为反转的根基不牢,就如电影制造了一团迷雾却给不出一条清晰的出路,反而激发了观众怒打差评的逆反之心。细想《访客》中的设下的迷局,留存了太多让人一时摸不着头脑的疑问:姐姐为什么要故弄玄虚地博取父亲关注,又似乎存着一颗迫切想逃离的心?与父亲基于交易关系结合的母亲,为何对父亲怀有难以抑制的恨意,还将这恨转嫁了一部分到并没有什么关系的弟弟身上?于困樵这个人物的主观能动性在哪里,他始终平静地接受一切,无所欲求,即使这一人物被段奕宏精湛的演技赋予了耐人寻味的层次,却改变不了到影片末尾成为落入虚空的结局。而作为影片最大反转落点的父亲,就算在揭露真相时补充了大量回忆和倒叙,试图让他原本如同静态符号式存在的形象鲜活起来,但略显单薄的谜底却让这最后的努力朝着不知所云的方向发展,无法让观众买单。或许在经历多刷和剧情细致复盘后,细心的推理迷能够找到导演隐藏其中可自圆其说的线索,但若真能实现,恐怕也只能说这是观众的推理技巧高超,导演叙事能力孱弱的表现了。
《秘密访客》上映后,将其与《寄生虫》相对比的声音不绝于耳。可相较于后者对于阶级问题深入肌理的剖析,前者故事中的阶级和权力充其量只能作为增强悬疑氛围的点缀。平心而论,导演在《访客》中触及的议题范围极广,用来象征议题的诸符号元素自洽起来也并不违背逻辑,但当它们试图落地到真实的生活和人性层面,其中的生硬也就暴露无遗。正是形式和内容的落差,主题与表达之间的错位,共同造就了《秘密访客》这桌色味难全的盛宴。
(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电影学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