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王玉玊
松隆子主演、坂元裕二编剧的《大豆田永久子与三名前夫》(以下简称《大豆田》)是今年春季日剧中颇受中国观众瞩目的一部。坂元裕二还特意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了《大豆田》豆瓣评分9.2的截图,显然对这个评分颇为满意。
尽管写出过《东京爱情故事》这样的经典爱情题材日剧,但坂元裕二对言情情节剧本身并不感兴趣,他更关心社会话题,关系边缘人的生存状态、都市成年男女的灰色现实、复杂微妙的人际关系,以及琐碎庸常却又韵味无穷的生活本身。
《大豆田》的女主人公大豆田永久子迄今为止结婚三次、离婚三次,是住宅建设公司“白熊Housing”的社长。在大豆永久子的三段婚姻中,第一任前夫爱的是她的挚友绵来笼目,第二、三任前夫对她余情未了,第三任前夫还是她公司的法律顾问。如此戏剧性的人物关系,在坂元裕二笔下却并未演化成一出跌宕起伏的情感纠葛剧,恰恰相反,这个故事不狗血、不激烈、不高潮迭起,甚至没有一个明确的故事主线,没有通常所说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情节结构。《大豆田》是散文式的,极具坂元裕二风格,主人公绵密且金句频出的对话,构成了作品的主体。对话内容往往无关紧要,却有让观众兴味津津的魔力。可以设想,若是由其他编剧来写,大豆田很可能会成为一个传奇人物,极有天赋的中年女性建筑设计师,临危受命成为一社之长,在工作中经历各式各样的风浪与波折;她是一个离过三次婚却仍有勇气相信爱情的单亲妈妈,与三位性情各异的前夫的关系也颇有看点。但在坂元裕二笔下,一切传奇都归于日常:每次纱窗坏掉就想恋爱的大豆田,在别人的婚礼上发现自己长了口疮的大豆田,晨起锻炼做伸展运动永远和其他人方向相反的大豆田,会因为女儿去祖父母家中居住而感到寂寞却又不好意思直说的大豆田,因提前发现了同事为自己准备的生日惊喜而偷偷练习如何恰如其分地表达惊讶与快乐的大豆田……大豆田每天都在与自己平凡普通的生活进行着微不足道的斗争,每天都有着毫不起眼的小成功、小失落、小确幸与小确丧。但也就是在这个毫无传奇感的女主人公身上,却闪烁着各种闪光点,比如她对员工的体贴,对匠人精神的坚持;比如她能透过别人这样那样的缺点,看到他们的优点;又比如她能独当一面却又毫不咄咄逼人,面对爱情坦诚直率,分手也干脆利落等等。
《大豆田》的散文化与日常化,并不意味着这部作品是在以新写实主义的方式白描现实生活中的一地鸡毛。故事中的主要角色,无论是大豆田、她的三个前夫,还是大豆田的好友笼目,都有着比大多数人更敏锐的感觉,更强的自我意识。他们投入生活,却又常常从其中抽离出来,自我反思,也审视周遭;他们常会陷入大大小小的矛盾、纠结,又会在某些时刻如神启般,似乎不经意间接近了某种生活的真谛。因而在《大豆田》松散的结构之下,每一个细节、每一个场景都充满张力。这是日本“日常系”作品共有的特征,在拒绝讲述一个统一完整的大故事的同时,将每一个生活细节高度审美化、戏剧化,在小处见情趣、见功夫、见深意。坂元裕二式的“金句”就源于对这一创作类型的精彩把控,在一个个极为具体的生活场景中,以一种既介入生活、又抽离其外的视角穿透生活的局部结构,并以哲理化的台词借人物之口将之表述出来。这些台词总是既在剧中,面向故事里的人和事,又在剧外,贴切地照亮现实人生的某个瞬间。
坂元裕二近年在中国观众中获得广泛知名度,始于他在2017年编剧的作品《四重奏》。四个既无血缘关系也无婚姻关系的陌生男女,在各自失意的下坡路上意外相遇,组成四重奏乐团,在轻井泽开始了共同生活。《大豆田》继承了《四重奏》“四人行”的人物结构,以这四人为中心,又将许多人物带入故事。于是,坂元裕二擅长的群像戏在《大豆田》中大量出现,关系复杂的男男女女各怀心思,同坐在酒局上打着机锋。最精彩的莫过于大豆田的三位前夫,以及分别向这三人表白后被拒绝的三位女性偶然间聚在一起吃饭喝酒的场景,指桑骂槐、讽刺挖苦的潜台词其实是“我爱你”,等到真的认认真真说出我到底是因何而爱上你,反而是下定决心结束这段单相思的时刻。微妙却又合情合理的错位写尽了又要端庄得体掩藏心思,又不甘心让一段爱意死得悄无声息的都市成年男女社交潜规则。真心话里也有三分假,连破罐子破摔都守着分寸,但你仍能看到他们笨拙的真心,努力而认真地活着,以及虽然经历波折,终能洒脱坦诚地面对自我。这样一群人被并置在剧作空间中,各有各的怪,各有各的好,观众能从中见证许多种不同的人生态度、不同的人生选择。
无论是有能力独立生活却仍想拥有爱情的大豆田,还是知道恋爱很美好却决定不要爱情的笼目,作品并不试图评价她们选择的对错,只是将每一种人生的艰难与精彩呈现在屏幕上,这或许意味着,每一种人生选择的合理性都在于它是在个人真诚地面对自我的前提下做出的。这种忠于自己的决断就是对自己的人生负责的伦理观,被日本评论家宇野常宽称为“决断主义”。“决断主义”的盛行与日本当下独特的社会环境密切相关。不过,文艺作品之不同于理论,就在于相比于揭示与说服,更注重呈现与感受。归根结底,《大豆田》是一场关于生活之可能性的展览,日常生活的弹性、人际关系的丰富性、人生选择的多样性都在唤醒观众对于差异的感受力,以及对自我生活的重新关照。
(作者系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助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