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如何“再回首八十年代”
——读《互动与抵牾》
作者:西蒙
青年学者俞敏华的著作《互动与抵牾:20世纪80年代文学批评与小说关系研究》,日前由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杨扬对此评价道:“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小说,不是单兵突进,而是与批评缠绕,与观念并行。这样的80年代文学作为一种独特的存在物,需要一种独特的打开方式。本书是第一部尝试用这种互文方式打开80年代中国文学的研究著作。”八十年代文学是当代文学研究领域的大热门,近年来与之有关的研究著作很多,此书究竟有何独特之处,引起了文学评论家如此的关注与评价?
本书分为上下两个篇章。上篇主要回归80年代的文学现场,通过对当时的文学批评与译介来呈现的文学流变。下篇则依照80年代几个最有名的文学潮流,按照时间顺序来解读文学史:伤痕-反思文学、改革文学、寻根文学、先锋文学、新写实文学,等等,这些流派相继登场,呈现出80年代文学的全面风貌。
通过文学批评来进入80年代文学史,的确是一个很有趣的视角。新世纪以来,关于80年代文学的经典研究已经很多,比如北京大学教授陈晓明的现代性思潮的视角,北京大学教授贺桂梅的“新启蒙”与文学话语视角,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程光炜的“历史化”与“重返”视角。基于这些研究,80年代文学研究已经具备了一些经典的范式,想在方法论上有创新,确实不易。而《互动与抵牾》的妙处,则是找到了文学批评这个切入点,通过大量清晰的史料分析与文本解读,呈现80年代诸多文学现场的风貌。
书中用较多的篇幅,还原并分析了80年代中期的青年文学批评家的圈子,一批至今耳熟能详的名家的名字,在当时已经登场:李陀、蔡翔、程德培、吴亮、陈思和、王晓明,等等。尤其是在1984年杭州会议前后,这段时间堪称新一代文学批评家集体亮相的关键时期,而与之相关的寻根文学思潮,也将中国当代文学推向了新的现代性思潮的高潮。当中国文学由伤痕式的简单的“暴露”“控诉”变得更有文化内倾与反思性,尤其是“向内转”之后,中国文学才逐渐具有了更加现代的风貌。
可以看到,作者对80年代文学的文献掌握较多,因此才能做出比较详细的呈现与分析。比如,在谈到新写实小说时,作者注意到当时文坛对“新写实”命名的急切,这是很多观察者遗漏的细节——但是,这一细节是非常重要的。从文学圈子来说,给一个潮流命名关乎文学话语权的问题,命名的成功或者失语,其实都能呈现出话语权的流变。
更重要的是,命名问题的背后,是文学思潮的重大变化——当80年代结束的时候,先锋思潮已经退潮,而现实主义有强势复苏之势,而当代文学也与此同时即将进入“无主潮”时代。因此,如何看待“新写实”的命名问题,其实很值得琢磨,对此,本书也注意到了“新写实”对现实主义文学的重视,这又与90年代的文学生态密切相关。
在对上述问题的解读上,书中引用的史料大多来自经典的文学研究期刊:《文学评论》《文艺争鸣》《文艺报》《钟山》《文学自由谈》,等等。当时的在场式批评,经过时光的淘洗,在今天就成了史料。本书呈现了比较扎实的史料功夫,通过对材料的筛选与解读,80年代文学中的一些思潮得到了更加清晰的复盘。
关于当代文学研究,“理论派”与“史料派”各自的侧重点不同。虽然重视史料而不怎么具备理论关照的“作家作品论”的路子,看起来有些老套,但如果做得扎实,是相当精彩的。而理论研究如果不能做得妥当,也容易出现“大炮打蚊子”式的尴尬结果——理论花样繁多,但不能用在合适的文本上,研究看起来“高大上”,其实失去了扎实的根基,更像是理论的“实验游戏”,而不是踏实的文学研究。从这个意义上讲,《互动与抵牾》更加看重史料与文本分析,用的“新潮理论”并不多,但读起来却十分流畅,其实是把理论思维融入了文学研究,而不只是炫示理论的光芒。这或许是一个难得的尝试,当文学史研究返璞归真,未尝不能带来更多兴味。(西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