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我和我的父辈》:历史记忆与共同情感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光明观影团 > 正文

《我和我的父辈》:历史记忆与共同情感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2021-10-12 17:27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南开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周才庶

  继《我和我的祖国》《我和我的家乡》之后,电影《我和我的父辈》再次于国庆档上映。影片由《乘风》《诗》《鸭先知》《少年行》四个篇章构成,分别对应抗日战争时期、新中国建设初期、改革开放时期与人工智能的未来,由吴京、章子怡、徐峥、沈腾执导并主演一个单元。影片将漫长的历史轨迹故事化,将宏大的爱国理念具体化,以普通人的角度切入,表现了革命、建设、开放与创新等主题。

《我和我的父辈》:历史记忆与共同情感

  “我和父亲”是贯穿电影始终的一条线索,祖国和父亲共同成为一种精神象征。《乘风》中,日军围剿根据地,父亲作为冀中骑兵团的团长,和战友们一起掩护群众撤离,眼看着一村的老弱病小面临死亡威胁,他命令战友打响信号弹,将日军引到了另一条路上。这是一个痛苦而短暂的抉择,因为前一刻,儿子马乘风和战友刚朝着这个方向去了。马乘风在枪林弹雨中坚毅前行,奔向死亡;孕妇在救援的小舟上分娩,创造新生……影片通过交叉蒙太奇的方式表现出相同时间不同空间发生的事情,两者彼此渲染、互为因果,使得生命力量得以彰显。

  《诗》更多地以女性视角与家庭场景支撑叙事,赋予这段故事较大的情感力度。父亲告诉儿子,“爸爸在天上写诗。”这位航天科研人员隐姓埋名、潜心钻研,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父亲在火箭试验中骤然离世,作为火药雕刻师的母亲坚强前行,一边在工作中推进技术,将切削火药的精确度控制在0.2毫米以内;一边独自照顾两个年幼的孩子。母亲告诉孩子:“燃料是点燃自己,照亮别人的东西;火箭是为了自由,抛弃自己的东西;生命是用来燃烧的东西;死亡是验证生命的东西;宇宙是让死亡渺小的东西。”在辽远的星空下点亮孔明灯,流泪满面的孩子似乎长大了,飘摇的灯火是对父亲的祭奠,又是对母亲的祈愿。艰苦朴素的日常、广袤荒原的实景,让人回到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中国,回想起研制火箭和发射卫星的艰辛历程。当千钧重担最后落到了一个女人身上,那一低头的悲戚、一抬头的落寞,似乎已经扛起了历史的万千艰难。

  上海弄堂是许多小说和电影偏爱的文化符号,弄堂里透着市井风貌、藏着风云际会,人们在此看尽世代风华与百年尘埃。《鸭先知》一转之前或豪情或悲情的基调,进入到鲜活的市井生活,以喜剧化的方式表现出父亲孤立无援的中年困境以及勇于革新的创业精神。父亲是弄堂里出了名的人物,透着小人物的世俗与精明,却感受着大时代的玄机与变迁。他是国营厂销售科科长,滞销的参桂养荣酒堆满了那拥挤不堪的小家,也时常引得妻子暴怒、邻居嘲讽、领导批评,但父亲似乎并不气馁,千方百计地销售药酒,卖酒的过程极具戏剧效果。几经周折,中国第一支电视广告——由父亲策划主导的药酒广告播出了,滞销的药酒被抢购一空。《鸭先知》是整部电影中将“我和父亲”的关系表现得最温暖而长久的,也是整部电影的情绪转折,它将悲壮、悲伤转向了欢快。

  《少年行》中的父亲并不在场,沈腾扮演的机器人代替了真正的父亲,弥补了孩子对父爱的需求。当沈腾的“喜剧脸”变成了人工智能的“机器脸”,笑的功能被取缔的同时,它似乎也失去了某种神韵,未能完成一个成功的未来叙事。电影《我和我的父辈》在宏大历史中聚焦“我和父亲”,将高蹈抽象的理念化作具体可感的人物、故事,让我们看到父辈用鲜血、汗水建设祖国,用从容、智慧面对生活,从而唤起了共同的家国记忆与历史情绪。如果第四篇章在故事讲述、艺术构思、影像塑造和语言表达上能够更加完善,相信会为整部电影增色不少。(周才庶)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沧海波澄:我的诗词与人生》:叶嘉莹先生与中华诗教

  • 《好东西》:她不再幻想“应有的”生活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