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探山河新貌,寻中国故事的新表达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看客 > 正文

探山河新貌,寻中国故事的新表达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2021-10-27 16:57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王晓培

  近期,浙江卫视《奔跑吧·黄河篇》第二季正式开播。延续上一季对黄河沿岸故事的探索,第二季节目再度寻迹黄河,走进寿光、济南、兰州等沿线城市,感受“黄河生态经济带”背后的时代变迁。

探山河新貌,寻中国故事的新表达

  主题化综艺承载时代议题

  《奔跑吧·黄河篇》第二季以“黄河生态经济带”沿线地区为依托,围绕“奔跑吧,幸福河”主题,结合地理风貌和发展故事层层展开。“奔跑”路线沿循黄河流域,带观众见证黄河沿岸的经济发展和生活变化。

  第二季开篇来到有着全国最大的蔬菜集散中心的山东寿光。创新园区、现代化村落、蔬菜批发市场,每个节目版块都与寿光生态经济发展的阶段相关联。跟随着兄弟团的脚步,揭开蔬菜培育背后的无土栽培、水培、物联网控制等新兴技术的神秘面纱,探访高产量、高质量的生产供应流程。

  农业走向现代化、产业化,节目对寿光的故事挖掘也由物转向人。兄弟团对三元朱村的实地探访,让观众看到了乡村生活的“旧颜换新貌”。高科技加持的创新园区、丰富稳定的农产品产业链、配套设施齐全的现代化村舍,都是寿光真实的生产生活图景,勾勒出百姓生活的新画像。从孕育中华儿女的“母亲河”,到成为如今保证高质量发展的“幸福河”。节目通过新与旧的生活方式对比,探知山东寿光农民依靠蔬菜大棚实现的科技兴农之路,黄河沿岸的现代化篇章亦呈现于荧屏。

  沉浸式体验拉近银幕内外距离

  第一期节目别出心裁地设计了猜方言、挑战任务“竞拍”品尝当地美食、猜种子价格等本土化游戏环节,将综艺中的经典游戏与当地特色紧密结合。《奔跑吧》系列中的经典“指压板”挑战变为抱着寿光特产的大冬瓜的“升级版指压板”——节目以有趣且接地气的方式,带大家了解寿光的冬瓜、南瓜、芸豆、洋葱、大虾、海参等丰富物产。村民和兄弟团的欢乐互动展现着寿光热情质朴的风土人情,拉近了屏幕内外的距离。

  在讲述寿光的蔬菜产销故事时,节目将时光拉回了1989年。兄弟团在村里举办模拟“村民代表大会”,面临致富道路上的重要抉择,充分代入大棚建立过程遇到的机遇与挑战。凌晨在蔬菜集散中心的进货、发货体验,考验着兄弟团的精力和体力,感悟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也展示了“菜篮子”寿光向全国、乃至世界的强大供应力。致富道路的艰辛汗水、坚持过后的硕果累累,都在兄弟团的沉浸式体验中被一一细述。

  或新奇、或欢乐、或感动,节目通过不同的游戏体验,揭开属于寿光的“黄河故事”,带领观众从自然风貌,到风土人情、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全方位地了解寿光。将趣味性与公益性有机融合的形式,搭载着百姓的欢声笑语,为时代主题注入了别样的综艺能量,体现出综艺节目的价值表达力。

  描摹时代图景 讲述黄河故事

  在本季的节目中,兄弟团与菜农一同打包装运蔬菜水果;学开挖掘机,增强大众对职业教育的关注;请老乡吃牛肉面,通过了解“一条河一碗面一本书”的兰州城市文化,讲述文化带动的经济发展。在每一个城市收获不同的黄河故事,不变的是大河发展变迁中激发出的幸福能量。

  第一期节目以风景、作物做引,从游戏体验走向现实故事。从三元朱村的致富历程出发,讲述寿光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引入大棚蔬菜种植,并将技术经验从村民散户,分享到全村、县市,再辐射至全国,一同走向富裕的故事。完成了对寿光人民的努力奋斗、黄河沿岸的现代化发展的一次影像见证。

  节目用极富地理特色的影像符号、紧贴当地文化的真人秀体验、以百姓主体的故事聚焦,实现对“黄河生态经济带”的全方位展现,通过以体验向为主的节目模式,生动讲好黄河故事,进一步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精品文艺映照时代风貌,中国故事也给予综艺节目更扎实的内核。这样的“新时代黄河大合唱”,让“奔跑”更有意义,也会向社会散发更多的正能量。

  (作者系北京交通大学语言与传播学院讲师)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脐带》:流浪在失落与新生之地

  • 安抚与重建:《铃芽之旅》的情感诗学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中国特色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力量、文化因素、价值追求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实现社会财富资源在劳动人民各阶层、社会各主体之间,由盈余方向短缺方流动或盈余方与短缺方共享的资源配置活动。
2023-03-31 11:00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2023-03-22 16:29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023-03-17 10:56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2023-03-11 14:23
促进数字经济和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既要推动影响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快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农业新基建建设。
2023-03-09 10:44
为了实现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长期可持续性,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要由数量追赶转向质量发展转型。
2023-03-06 16:13
自由、民主、人权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但不是只能有一种模式,所谓“民主对抗威权”不是当今世界的特点,更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普世价值”的内涵实际上已经被窄化为特定的西方价值。所以我们应该超越狭义的“普世价值”观念,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
2023-03-01 10:16
做好国际传播,要做很多的研究,做到知己知彼,只有研究不断深入,拿出来确切的、有说服力的资料,才能增加我们对外传播中的论述能力和说服力。
2023-03-01 10:12
拓展监督的深度和广度,搭建“互联网+监督”平台,将具有强大公信力、权威性的传统新闻媒体与更迅捷、更开放的新媒体相融合,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的监督合力。
2023-02-17 10:53
通过数字生产力的动力变革、绿色生产力的理念变革和蓝色经济的空间变革必将加速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实现和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进而推动新发展格局的加速实现。
2023-02-08 09:28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影响国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变革具有重大影响。
2023-01-13 11:25
坚持“以我为主”,多措并举建立和强化多元协同供应体系,增强持续稳定供应的能力;完善能源资源消费总量和强度的双向管控,全面实施能源资源节约战略,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2023-01-11 10:29
要想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既要立足于中国大地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回答好中国之问;又要拓展世界眼光、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吸收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回答好世界之问。
2023-01-04 10:38
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为传统产业带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及高水平供求动态平衡的加快实现提供了新思路。
2022-12-14 10:10
所谓网络意识形态,是指多元主体在互联网空间映现社会关系而形成的认知系统,借助网络工具得以呈现于网络空间的观念的上层建筑,其形成、呈现和发展依然受制于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在一定条件下对现实实践具有反作用。
2022-12-02 16:16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更好发挥园区产业和资源优势,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2022-11-28 09:21
国家安全体系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社会系统,构建国家安全体系是一件繁杂艰巨的系统工程,在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导下构建现代化总体性国家安全体系任重道远,需要政学各界通力合作、坚持不懈、不断探索。
2022-11-25 15:24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应以独立、自主、安全的高质量发展为指引,积极推动全面、开放、协同、包容、可持续的引领性创新。
2022-11-15 09:28
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续写了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伟大辉煌,擘画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必将对中华民族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2022-11-11 15:05
推进“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当然是“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但是人口规模巨大这一典型特征也为中国实现现代化带来优势,充分认识并利用人口规模巨大的优势,可以缓解艰巨性和复杂性。
2022-11-09 09:3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