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黄西蒙
不知从何时起,国产动画的低龄化现象成为不少人批评的问题。但是如果从近几十年的中国动画史来看,至少在上世纪90年代曾经出现过不少思想成熟,画风独特的作品。其中一些作品,即便在如今成年人看来也是可看性很强的经典。
首先,这些经典动画的剧本往往都依托于经典的文学作品。比如,1994年的国产动画《哈哈镜花缘》,作品取材于中国古典名著《镜花缘》。寻仙出海与异国旅行的故事,也是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的经典范式,比如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也是这样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但是,动画不可能直接把经典历史文本直接拿来用,而要进行再加工与再创造。
动画片《哈哈镜花缘》就是这样一部作品,它的故事框架虽沿用了古代名著的内容,但里面不少故事都是更加荒诞的,与现实结合更加密切的。虽然是写古代的事,但它讽刺与批判的对象仍在现实中时常出现:比如过度拜金与贪财的人,只看长相的人,没有诚信的人……光怪陆离的游历经历,增加了作品的传奇性,也让很多正处于想象力巅峰时期的少年儿童“大呼过瘾”。
与此同时,又因为《哈哈镜花缘》有很多讽刺现实社会的意味,这让其在想象与传奇之外多了一些现实隐喻,增加了作品的厚重感。尤其是动画的片尾曲唱出“人生能有多少年……”的时候,我们很难相信主题如此深刻乃至沉重的作品,仅仅是面向低龄观众的。事实上,即便在今天看来,这类作品的“哲理性”也是明显的,它构成了动画的丰富内涵,其中一些内容,低龄观众或许还理解不了,但他们中终究会长大,早晚会从中获得精神的慰藉,这就是动画作品的价值之一。
再者,一些经典动画在表达上,并没有很强的“分级意识”。实际上,中国还没有推出动画分级制度,但在实际的动画制作与宣传上,有明确的目标群体意识。因为,市场化程度高的动画只有在明确目标观众后,才能更有针对性,作品在市场的定位更加清晰,也更能找到自己的商品属性。但在上世纪末,很多动画制作者还没用明确的商业意识来看待自己的作品,他们还有一颗工匠的心,把动画当成纯粹的艺术品。在这种情况下,创作者会本能地放弃“分级意识”,而是默许观众的认知与喜好与自己相似,这是一种常见的创作心理。
比如,1991年上映的国产动画《葫芦小金刚》,是“金刚葫芦娃”系列的精华之作。“葫芦小金刚”在闯关中,与敌人斗智斗勇时,不乏一些“大尺度”的内容,而“小蝴蝶”这个女性角色的加入,也丰富了作品的风格。用今天的眼光看,“葫芦小金刚”更像是在英雄救美,而“小蝴蝶”也不是一个少儿动画中常见的“乖乖女”式的女主角,她带有媚态、颇有心计,与“葫芦小金刚”的关系也带有一些暧昧的成分。因此,很多成年人在《葫芦兄弟》中可以找到童年的纯粹,但在《葫芦小金刚》中更能看到童年经典的现实隐喻与复杂解读的可能性。
还有一些国产动画的现实隐喻色彩更加浓烈,比如1994年的动画《魔方大厦》,就被不少观众称为“cult”风格的作品。因为《魔方大厦》不论是剧情、画风还是主人公莱克的形象,都十分怪异,不符合传统少儿动画中的“暖色彩形象”。莱克是一个十分叛逆的男孩,他在无意之中闯入了魔方的世界,每个魔方格子下面都藏着一个怪异荒诞的世界,玻璃城、头盔城等篇章甚至有诡异、惊悚的风格。虽然这是一个虚构的世界,但还是类似《哈哈镜花缘》的风格:隐喻与反思现实,并且用不动声色的方式承认现实问题的客观存在,而不是像如今多数少儿动画一样,面对晦暗的东西“一惊一乍”——比如用十分夸张的语气来描述现实的晦暗,生怕小朋友过早地看到现实,被现实的东西伤害。
其实很多动画从业者与家长对隐喻成年人世界内容的动画有些担心,这种心理完全可以被理解。但是,如果我们在动画中呈现一种完全“无菌”的世界,让孩子接触不到任何社会晦暗的内容,这对孩子的成长真的有帮助吗?毕竟,人终究有一天要长大,体会现实的惨淡,感触人生的无奈,是绝大多数人都会面对的人生。让孩子在“纯洁”的动画形成的温室与蜜罐里,并无助于孩子了解现实,而孩子一旦从十分“纯洁”的世界突然进入充满晦暗色彩的现实世界中,往往难以适应,由此产生巨大的精神创伤,也是时常出现的事情。
从这个意义上讲,上世纪90年代一些国产动画的风格,给当时的孩子留下的并不是什么“精神阴影”,而是打开现实世界的某些可能,而当我们回首过去的作品,也能从中获得些许精神的慰藉,我们的成长之路才能更加稳健。(黄西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