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一江春水》:艺术表达的夹缝求生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文艺原创 > 正文

《一江春水》:艺术表达的夹缝求生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2022-03-04 18:25

   作者:上海师范大学影视传媒学院教授 龚艳

  《一江春水》是由高启盛执导的女性犯罪题材电影,围绕一对姐弟的日常生活展开,讲述了洗脚城按摩工蓉姐和弟弟小东原本过着平凡琐碎的生活,直到小东的女朋友阿静怀孕,才将平静如水的生活打破,同时揭开了蓉姐隐藏多年的秘密。影片以生活的真实感建构故事发生的场域,铺陈情感。这种真实感既得益于导演的把控,也很大程度上依靠演员的演绎。正如第十五届FIRST青年电影展对《一江春水》女主演李妍锡的评语:“演员诠释自如又克制,在语言与生活的细节中逼近真实。”这种逼近和描摹呈现在电影的细节里,变成了故事的肌理,脉络分明又栩栩如生。

  影片中的“日常”是琐碎而细腻的,姐弟间没有绝对的冲突,他们是彼此依赖的命运共同体。或许在一般的故事里,弟弟的出格和反叛可以大张旗鼓地变成未婚先孕的边缘青年故事,也可以变为拒绝高考、偏离“正轨”的叛逆故事。然而《一江春水》将这些情节统统包裹起来,弱化成为一桩桩日常事件,变成生活的涓涓细流,既不强调,也不回避。即便影片中偶尔有正面的肢体冲突,但转瞬之后又回复到姐弟的日常生活。对“戏剧性”的弱化处理,呈现了导演对待生活的态度。

  对性别议题的讨论使得这部影片吸引了更多的关注。《一江春水》以三个代际女性为样本:十八岁的静生活在社会的底层,渴望过上“有安全感”的生活;年过半百的田阿姨终日生活在愧疚中,照顾着自己瘫痪的儿子;女主角蓉蓉和她的朋友金花在社会的夹缝中生长,全心付出,默默承受。影片展现了女性的现实处境,却未触及她们的真正困境。此外,影片对男性角色的刻画也略显粗糙,这使得电影并未真正走入女性群体内部,而将女性的遭遇局限在了两性关系中。这是影片暴露出的最大问题,即它试图进入性别话题,但最终只是徘徊在了门外。

  《一江春水》中还呈现出当下国产电影的一个面向,那就是将类型电影的元素引入叙事中。比如电影《风平浪静》《热带往事》将案件变成影片的外壳,以此铺陈导演的“人文”内核。这无疑是有挑战性的,它是类型的被使用和被改造。类型是最易于识别的视听语言,比如《兰心大剧院》《地球最后的夜晚》《南方车站的聚会》《罗曼蒂克消亡史》《白日焰火》等电影都很好地使用了某一类型元素,使得影片极具视听特色,让人过目不忘。《一江春水》的宣传中有“女性犯罪片”这一关键词,该片在FRIST影展也拿到了最佳女主角奖项,这显然成为了影片的最大卖点。影片的最后段落将空间拉回了东北,气氛开始变得凝重,皑皑白雪下覆盖的“秘密”逐渐被解开。案件、逃脱、救赎等要素统统叠加在最后十分钟,这样的操作显然是突兀的,其症结在于影片在营销层面的定位与成片之间的关系是不清晰的。当然,这有可能是有意为之。创作者和资方将影片定位为犯罪片,为的是迎合大众的兴趣点和影院排片,而另一方面,贯穿本片的“日常性”是与类型片的“戏剧性”相背离的。我们在创作者、资方、市场的撕扯中看见了很多国产影片身处的两难困境:在艺术表达和市场回馈中夹缝生存。但创作从来都不是易事,我们期待导演在挑战中的成长。(龚艳)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这货哪来的》:国人与国货的情感连接

  • 《展开说说》:女性谈话类综艺的新形态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2023-03-22 16:29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023-03-17 10:56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2023-03-11 14:23
促进数字经济和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既要推动影响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快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农业新基建建设。
2023-03-09 10:44
为了实现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长期可持续性,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要由数量追赶转向质量发展转型。
2023-03-06 16:13
自由、民主、人权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但不是只能有一种模式,所谓“民主对抗威权”不是当今世界的特点,更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普世价值”的内涵实际上已经被窄化为特定的西方价值。所以我们应该超越狭义的“普世价值”观念,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
2023-03-01 10:16
做好国际传播,要做很多的研究,做到知己知彼,只有研究不断深入,拿出来确切的、有说服力的资料,才能增加我们对外传播中的论述能力和说服力。
2023-03-01 10:12
拓展监督的深度和广度,搭建“互联网+监督”平台,将具有强大公信力、权威性的传统新闻媒体与更迅捷、更开放的新媒体相融合,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的监督合力。
2023-02-17 10:53
通过数字生产力的动力变革、绿色生产力的理念变革和蓝色经济的空间变革必将加速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实现和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进而推动新发展格局的加速实现。
2023-02-08 09:28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影响国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变革具有重大影响。
2023-01-13 11:25
坚持“以我为主”,多措并举建立和强化多元协同供应体系,增强持续稳定供应的能力;完善能源资源消费总量和强度的双向管控,全面实施能源资源节约战略,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2023-01-11 10:29
要想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既要立足于中国大地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回答好中国之问;又要拓展世界眼光、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吸收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回答好世界之问。
2023-01-04 10:38
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为传统产业带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及高水平供求动态平衡的加快实现提供了新思路。
2022-12-14 10:10
所谓网络意识形态,是指多元主体在互联网空间映现社会关系而形成的认知系统,借助网络工具得以呈现于网络空间的观念的上层建筑,其形成、呈现和发展依然受制于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在一定条件下对现实实践具有反作用。
2022-12-02 16:16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更好发挥园区产业和资源优势,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2022-11-28 09:21
国家安全体系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社会系统,构建国家安全体系是一件繁杂艰巨的系统工程,在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导下构建现代化总体性国家安全体系任重道远,需要政学各界通力合作、坚持不懈、不断探索。
2022-11-25 15:24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应以独立、自主、安全的高质量发展为指引,积极推动全面、开放、协同、包容、可持续的引领性创新。
2022-11-15 09:28
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续写了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伟大辉煌,擘画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必将对中华民族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2022-11-11 15:05
推进“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当然是“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但是人口规模巨大这一典型特征也为中国实现现代化带来优势,充分认识并利用人口规模巨大的优势,可以缓解艰巨性和复杂性。
2022-11-09 09:37
伟大斗争锻造了中国共产党坚忍不拔的意志、无私无畏的勇气、不怕牺牲的精神、百折不挠的品质,这是百年大党的成功之道和青春密码,是我们赢得胜利和继续胜利的不竭力量源泉。
2022-10-18 09:4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