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创新性发展解码传统戏曲艺术基因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文艺原创 > 正文

创新性发展解码传统戏曲艺术基因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2022-03-15 17:57

  作者:陈忆澄

  由上海戏剧学院的五名学生组成的“416女团”以一曲《探窗》火遍全网,被观众誉为“戏曲改革的希望”。《探窗》是一首京剧元素的歌曲,不仅歌词带有浓浓的古诗词韵味,曲调更融合了京剧唱腔,加入了戏曲的表演程式,成员演绎歌曲时身着传统服饰,以复古妆发造型惊艳亮相,强势“出圈”。

创新性发展解码传统戏曲艺术基因

  事实上,在流行歌曲中融入传统戏曲元素,已有先例。1989年杭天琪的唱脸谱,一句“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深入人心。1992年刘佳慧的《北京一夜》、2003年陈红的《深夜走过长安街》、2007年魏晨的《少年游》等都是戏曲元素的流行歌曲,这些作品不仅是一时的热点,也成了传唱度很高的歌曲,同时在推广和普及传统戏曲文化方面,也是一种勇于开拓、大胆创新之举。

  在带有戏曲元素的流行歌曲大放异彩的同时,传统戏曲音乐的改革之路也在不断探索向前。2021年,粤剧电影《白蛇传·情》成为戏曲电影史上的票房冠军,获得了观众的追捧和媒体的热评影片对传统粤剧的歌曲化改革,也成为业内人士和观众关注的焦点。歌曲化使戏曲在通俗化的过程中更符合人们的欣赏趣味,有利于传播,但也在如何保持戏曲“原汁原味”上引发了争议。“小众”的戏曲如何能够在多元的艺术市场突围,成为流量时代观众的“新宠”,又能维持传统文化的格调和韵味,不至于沦为传统文化的“空壳”和转瞬即逝的“噱头”,是戏曲艺术探索创新发展的重要议题。

  新时代,戏曲改革之路依然任重道远。传统戏曲的流行歌曲化固然不是戏曲创新发展的捷径,但观众的喜爱和称道至少让我们看到了人们对传统戏曲的喜爱。近年来,河南卫视的《唐宫夜宴》、自得琴社的古琴和民族音乐表演,纷纷通过互联网平台强势“出圈”,在流量时代成为社会的流行时尚,引领着人们的欣赏趣味和审美价值。

  在各大网络平台,“国风”“古风”“民族风”的艺术社团呈现了多元的原创作品,音乐、舞蹈、广播剧、文学、戏曲等,可谓包罗万象、异彩纷呈。传统文化成为了年轻人的流行时尚,创作、欣赏、讨论、分享,是他们的欢乐聚会,也俨然成为了一种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生活方式。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些新“国潮”艺术“单品”的受众和消费者中,“Z世代”是其中颇具活力、特征鲜明的群体,对流行文化、“二次元”文化等有着包容的态度,同时又凭借对互联网的熟练掌握,将传统文化演变成生活的一部分。他们穿着汉服,披着长衫,拿起二胡、琵琶,吟诵着唐诗,哼唱着昆曲……在他们眼中,传统艺术不再是束之高阁、布满灰尘的文化遗存,而是焕发新生的流行时尚。

  当传统艺术不再只是教科书里的图片和文字,不再只是影视作品中的符号和元素,也不再只是博物馆里的展品,而是真正融入人们的生活,甚至变为一种新的流行时尚。传统艺术的传承、改革和发展也就成为了一种新常态,一种文化自信的自然流露。面对纷繁丰富的文化市场和艺术产品,我们不再彷徨、逡巡,而是充满向往、尽情享受。

  (作者陈忆澄系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理论专业博士后)

[ 责编:王营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这货哪来的》:国人与国货的情感连接

  • 《展开说说》:女性谈话类综艺的新形态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2023-03-22 16:29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023-03-17 10:56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2023-03-11 14:23
促进数字经济和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既要推动影响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快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农业新基建建设。
2023-03-09 10:44
为了实现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长期可持续性,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要由数量追赶转向质量发展转型。
2023-03-06 16:13
自由、民主、人权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但不是只能有一种模式,所谓“民主对抗威权”不是当今世界的特点,更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普世价值”的内涵实际上已经被窄化为特定的西方价值。所以我们应该超越狭义的“普世价值”观念,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
2023-03-01 10:16
做好国际传播,要做很多的研究,做到知己知彼,只有研究不断深入,拿出来确切的、有说服力的资料,才能增加我们对外传播中的论述能力和说服力。
2023-03-01 10:12
拓展监督的深度和广度,搭建“互联网+监督”平台,将具有强大公信力、权威性的传统新闻媒体与更迅捷、更开放的新媒体相融合,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的监督合力。
2023-02-17 10:53
通过数字生产力的动力变革、绿色生产力的理念变革和蓝色经济的空间变革必将加速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实现和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进而推动新发展格局的加速实现。
2023-02-08 09:28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影响国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变革具有重大影响。
2023-01-13 11:25
坚持“以我为主”,多措并举建立和强化多元协同供应体系,增强持续稳定供应的能力;完善能源资源消费总量和强度的双向管控,全面实施能源资源节约战略,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2023-01-11 10:29
要想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既要立足于中国大地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回答好中国之问;又要拓展世界眼光、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吸收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回答好世界之问。
2023-01-04 10:38
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为传统产业带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及高水平供求动态平衡的加快实现提供了新思路。
2022-12-14 10:10
所谓网络意识形态,是指多元主体在互联网空间映现社会关系而形成的认知系统,借助网络工具得以呈现于网络空间的观念的上层建筑,其形成、呈现和发展依然受制于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在一定条件下对现实实践具有反作用。
2022-12-02 16:16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更好发挥园区产业和资源优势,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2022-11-28 09:21
国家安全体系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社会系统,构建国家安全体系是一件繁杂艰巨的系统工程,在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导下构建现代化总体性国家安全体系任重道远,需要政学各界通力合作、坚持不懈、不断探索。
2022-11-25 15:24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应以独立、自主、安全的高质量发展为指引,积极推动全面、开放、协同、包容、可持续的引领性创新。
2022-11-15 09:28
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续写了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伟大辉煌,擘画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必将对中华民族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2022-11-11 15:05
推进“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当然是“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但是人口规模巨大这一典型特征也为中国实现现代化带来优势,充分认识并利用人口规模巨大的优势,可以缓解艰巨性和复杂性。
2022-11-09 09:37
伟大斗争锻造了中国共产党坚忍不拔的意志、无私无畏的勇气、不怕牺牲的精神、百折不挠的品质,这是百年大党的成功之道和青春密码,是我们赢得胜利和继续胜利的不竭力量源泉。
2022-10-18 09:4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