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纽约的一个雨天》:在对的时间遇见对的人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要闻 > 正文

《纽约的一个雨天》:在对的时间遇见对的人

来源:海南日报2022-03-21 09:46

  作者:张冬梅

  浪漫喜剧影片《纽约的一个雨天》近日上映,该片是美国导演伍迪·艾伦首部在中国内地上映的影片。

  伍迪·艾伦在《纽约的一个雨天》中延续了自己一贯的幽默批判风格,片中有大量絮絮叨叨的对白、一如既往的文艺作派,也有青春爱情清新唯美的浪漫气息。

  《纽约的一个雨天》海报

  伍迪·艾伦的纽约情结

  在很多影迷心中,年过八旬的伍迪·艾伦是毋庸置疑的电影大师。自1969年执导以来,他的电影生涯跨越了半个世纪,其中不乏家喻户晓之作。

  从上世纪70年代的《安妮·霍尔》《曼哈顿》、80年代的《汉娜姐妹》《开罗紫玫瑰》,到90年代的《丈夫、太太与情人》,再到21世纪后的《赛末点》《蓝色茉莉》以及“欧洲三部曲”(《午夜巴塞罗那》《午夜巴黎》《爱在罗马》)……伍迪·艾伦的影片风格各异,深受全球各大电影奖项的青睐。

  美国中产阶级的爱情是伍迪·艾伦电影里的一个鲜明主题。在他执导的50多部影片中,超过30部是爱情片。在早年的爱情喜剧中,他揭示了都市男女常常罹患的“爱情综合症”——害怕承诺、自我迷恋又缺乏安全感。《安妮·霍尔》是他最负盛名的作品之一,讲述了喜剧作家艾维与女友安妮·霍尔之间的爱情故事,展现了上世纪70年代纽约知识分子爱情、人生的双重围城困境。此后拍摄的黑白影片《曼哈顿》中,摩登都市的男男女女变成爱情猎手。他们内心渴望长期稳定的亲密关系,却又容易轻易放弃一段关系。在《午夜巴塞罗那》中,伍迪·艾伦讲述了一个男人与三个女人复杂的爱情纠葛,对传统的婚姻关系提出质疑。在影片结尾,两位女主角从巴塞罗那回到美国,爱情观已经发生了彻底改变。

  伍迪·艾伦影片中的人物大多有鲜明的特征,男主人公多是大学教授、导演、编辑等文化界人士。他们常常絮絮叨叨地谈论文学、艺术、戏剧和电影,将弗洛伊德、桑塔格和福柯等人的思想娓娓道来。最典型的是在《午夜巴黎》中,男主角吉尔阴差阳错地乘坐一辆午夜时分的老爷车回到1920年代的巴黎。在那里,他与海明威、菲茨杰拉德和达利等人进行热烈谈论,这是吉尔眼中的“黄金时代”。后来,吉尔和毕加索的情人阿德里亚娜穿越到1890年代,邂逅了高更、德加等人,阿德里亚娜认为这才是属于她的“黄金时代”。在高更眼中,14—16世纪的文艺复兴时期才是“黄金时代”。通过这种有些荒诞的方式,伍迪·艾伦深入刻画了许多知识分子的焦虑迷惘和身份认同危机。

  伍迪·艾伦出生在美国纽约布鲁克林。他生于斯长于斯,曾经自言“爱了一辈子纽约”。他影片里的纽约故事,大多发生在曼哈顿,充满了摩登都市优雅、精致和时髦的腔调。

  1979年,伍迪·艾伦执导的《曼哈顿》上映。这部影片的开场便是他对纽约这座城市的告白。伴随着作曲家乔治·格什温的《蓝色狂想曲》,伍迪·艾伦用长达4分钟的黑白影像展现了纽约这座城市,高耸的摩天大楼、人潮拥挤的街道、布鲁克林大桥、百老汇的夜景、城市上空绽放的烟花……正如旁白所说:“纽约是他的城市,一如既往地属于他。”

  写给纽约的一封情书

  伍迪·艾伦的影片中,经常能见到纽约时髦的文艺中青年——在《丈夫、太太与情人》里,他们在中央公园讨论加缪和屠格涅夫;《安妮·霍尔》里,他们在11号码头的夜幕下拥吻;《曼哈顿》里,他们并肩坐在昆斯伯勒大桥旁的长椅上观看日出;在《纽约的一个雨天》里,他们在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里欣赏艺术、消磨时光……

  近期上映的《纽约的一个雨天》就像伍迪·艾伦写给纽约的一封情书,讲述了一对各怀心事的情侣在纽约度过一个周末的故事。片中,盖茨比想的是该带女友去哪里玩。他兴致勃勃地制定了一份充满艺术气息的游览计划:住在能看到中央公园的酒店,逛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和钢琴酒吧,看音乐剧《汉密尔顿》……女友艾什莉作为校报记者,满心想的是如何采访导演。虽然影片开场的半小时里,他们一直在不停地谈话,但却能明显看出两人根本不在同一个频道上。

  艾什莉在纽约遇到了仰慕已久的大导演、大编剧和男明星,随之发生了一系列啼笑皆非的故事。盖茨比意外邂逅了前女友的表妹莎诺,发现他们在许多问题上有无与伦比的默契。最后,价值观完全不同的情侣,不可避免地走向了分手的结局。

  从《纽约的一个雨天》可以看出伍迪·艾伦对美国上流社会一些人士虚荣、虚伪的讽刺。盖茨比的母亲还没见过艾什莉,但听说她父亲是当地最大的银行家时,便默许两人可以继续交往。盖茨比的高中同学炫耀自己正就读医学预科,那副市侩的样子不禁令人生厌。艾什莉在小镇长大,受到大导演、大编剧和男明星的青睐让她受宠若惊、激动不已,自我介绍时甚至要拿出驾照才能想起自己的名字。

  《纽约的一个雨天》的结局略显俗套,故事最终定格在这一幕:钟楼之下,氤氲细雨。在夕阳的余晖映照下,盖茨比与莎诺忘情拥吻,那是伍迪·艾伦关于纽约雨天的浪漫回忆。(张冬梅)

[ 责编:崔益明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从“有限”到“无限”,演技综艺的生态进化论

  • 周才庶:从《我的后半生》看“后半生”叙事的浮与沉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发展数字经济是我国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面对创新涌现、迭代迅速的发展态势,我国积极顺应数字经济发展规律,审时度势调整发展政策。
2025-04-21 09:48
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关键在于推进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其中,改革的核心在于粮食政策创设与制度创新,调动和保护好农民种粮积极性,让农民种粮有奔头,让政府抓粮有动力。
2025-03-26 16:25
在当前中国的发展进程中,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是两个至关重要的战略方向。这两大战略的实施,不仅关系到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也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关键步骤。
2025-03-21 16:18
城市是科研机构、人才、设施等创新要素最为集中的地方;城市自身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创新。城市的创新及发展,既需要制定明确的目标,还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和原则。
2025-03-18 09:13
全过程人民民主以聚焦民生的方式促进机会公平、打破利益藩篱,让维护社会正义的机制更加完善,持续性地疏浚社会成员上升发展流动渠道,确保每个个体都拥有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机会。
2025-03-03 10:49
契合数字化、智能化的传播格局,适应Z世代拥抱变革、表达活跃、实践奋进的代际特征,以更鲜活的话语、多元的样态实现有效触达,彰显理论的生命力与引领力,是做好新时代理论传播的应有之义。
2025-01-22 11:22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正在通过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更新、重组,生产关系、生产制度重塑,成为最具潜力、带动力和深刻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引航。
2024-12-23 13:29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