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清明节的文化流韵与诗化赓传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文艺原创 > 正文

清明节的文化流韵与诗化赓传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2022-04-05 08:30

  作者:刘金祥

  又是一年清明到,又是一年梨花开。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元素,清明节历史悠久、内涵深湛,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语出《岁时百问》:“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淮南子·天文》也有记载:“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为清明。”清明节古时又称祭祖节、行清节、三月节、寒食节等,国人历来就有祭奠先祖、凭吊逝者、告慰亲人的习俗,故清明节又被后人称作“寻根的节日”“礼敬的节日”和“感恩的节日”。

清明节的文化流韵与诗化赓传

  对于阡陌纵横的农业中国来说,清明是一个四季轮回的时令节点;对于忠孝仁义的道德中国来说,清明是一种认祖归宗的祭拜仪典;对于诗词歌赋的文化中国来说,清明是一次文人墨客的不期邂逅。国人讲究亲情孝道,重视敦亲睦族,倡导思亲报本,注重慎终追远,清明节之于国人的意义,在于表达对先辈的缅怀、追思与感恩,保持对传统的推崇、尊重与敬畏,寻找和回归精神桑梓和心灵原乡,可以说,清明节是国人接续血脉根蒂的时机,也是国人追溯精神源头的时刻。逝者安息,生者寻根,华夏大地,有烟火处,就有情愫氤氲,就有血脉延传,清明节承载着思念和牵系,寄寓着托付和祈愿,蕴藉着家国情怀和忠孝大义,清明节不仅是扫墓祭祖、慎终追远的肃穆节日,更是增强家族凝聚力和民族认同感的庄重节日。

  每一个节日都有自己的标识、特征和功能,都在漫长岁月中积存下殷实的文化内涵。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的古老节日,其关联着国人的生死观和自然观,在我国传统节日的浩大谱系中,清明节因其浓郁的自然人文合一的色彩而地位卓异。清明节不仅是传承民族信仰、维系家庭人伦的重要载体,而且是国人亲近自然、珍重生命的重要表征。留存着中华先民文化印记的清明节,以特有仪式连接起古人和今人的情感,以悠远习俗构建起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桥梁。清明是肃穆庄重的,缅怀和祭拜先人,人们在静默与沉思中,回想祖先的惠泽与恩德,增强持守先祖基业、传递民族香火的责任。人有行踪,家有谱牒,国有史传。对于个体而言,清明节是感恩心绪的一个出口;对于家庭来讲,清明节是孝悌观念的一种表达;对于国家来说,清明节则是家国情怀的一种展露。由此可见,清明节早已超越一人悲喜和一家哀欢,被赋予故人故土故国的深彻意蕴:既牵系往昔,也期许明天;既眷恋故乡,也眺望远方;既驰念先祖,也缅怀先烈;既悼念逝者,也关爱新生,清明节让国人珍存历史珍视当下,无愧先人告慰,不负美好春光。

  掬一抔黄土、奉一瓣心香、吟一首古诗,是清明节的经典礼仪,也是对先人的最好纪念。作为最富于生命意识的传统节日,清明节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生命精神,而且彰显了先贤圣哲的诗意人生。国人自古以来就有以诗词吟咏清明的传统,千百年来,文人墨客对清明的叙写始终不绝如缕,留下一首首或感伤或隽永的古诗词,诗教是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质素,古籍中关于清明的诗词累积层叠,唐代杜牧的《清明》、北宋苏轼的《江城子》、南宋杨万里的《寒食上冢》、明朝王磐的《清明日出游》等千古名篇,均已成为“清冷伤情”“惠风和畅”的代表作,成为了清明节的重要文化标签。一首首以清明为题材的经典诗词,或思乡寻根、或离愁别绪、或春和景明、或梨花带雨,一个诗意的诗化的清明,不仅使人们触摸到先祖的体温和中华文明的心魂,而且为清明节注入了更多温润、优雅和澄澈。诵读关涉清明的古典诗词,可以穿越历史时空走进古人精神世界,分享他们在特定时节里的真情实感,体会他们的离合悲欢,感受他们的心痛哀思,领受他们的冥想顿悟,这是一种对生命尊严和人性温度的珍重,也是一种家国情怀和民族精神的承纳和慰藉,更是一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洗礼。

  心香绪文脉,感念清明节。让传统节日与当下人们日常生活频繁相遇,在春风化雨中涵养社会的主流价值,在润物无声中培植时代的文化气场。 吟诗作赋既是古人抒解悲情、寄托哀思的重要方式,也是今人激活情感记忆和赓续文化流韵的不老时尚。当今时代,国人应更加注重以诗教传承和扬厉清明文化,秉持虔敬之心和恭奉之意,通过吟诗唱和、品读赏析,舒发心绪、一展胸怀,“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做一名曲水流觞的风雅之士,并肩赶赴一场惜春正命的清明诗会,共同感受雨落早春的万千气象,一道体味历久绵长的清愁与牵挂,一同在慎终追远中回望历史、佑护当下、擘画未来!

  (作者系黑龙江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 责编:王营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乘船而去》:田园将芜,载一叶扁舟归家

  • 以时代化表达,揭开五千年中医药文明的神秘面纱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在新的一年,我们站在这一年的不易成果上,对未来充满信心,更加需要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取得更多发展成果。
2024-01-04 15:35
针对目前思政课教师供给能力不能有效满足思政课强起来的发展需要这一突出矛盾,要切实提升教师供给能力,改进教学方式,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朝着高质量发展。
2023-12-14 17:59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2023-11-09 10:22
面向未来,要进一步扩大“朋友圈”,绘制好“工笔画”,对接好“硬联通”与“软联通”,秉持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为实现民族复兴和推进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奋斗。
2023-10-24 11:06
文化交流很重要,我们在讲“一带一路”的时候,也需要讲“共建国家”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其实我们面临着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一带一路”不是单方面的施与,而是双向的或多向的互利。
2023-10-10 09:58
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
2023-09-27 09:53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2023-09-15 10:49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2023-08-22 09:41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2023-08-18 09:14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2023-07-18 17:59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2023-07-12 09:3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