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半熟恋人》:抛开完美滤镜,审视30+的爱情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文艺原创 > 正文

《半熟恋人》:抛开完美滤镜,审视30+的爱情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2022-04-07 10:09

  作者:王佳怡

  如果说青涩的爱情是热情和冲动,是《少年的你》中“你保护世界我保护你”的承诺;成熟的爱情是分寸感的把握,是《爱情神话》中一双Jimmy Choo的试探;那么,聚焦30+轻熟龄的恋综则是对“半熟爱情”的探索。《半熟恋人》延续了恋爱综艺真人秀和观察室的模式,却将观察对象从20+的年轻单身男女,变成了30+的轻熟龄单身男女。相较于20+男女间小心翼翼的试探,轻熟龄男女间的相处显得更加自如与体面。

《半熟恋人》:抛开完美滤镜,审视30+的爱情

  《半熟恋人》海报

  三十而立,三十而俪

  30+的男女对自己的认知和定位比20+时更加清楚准确,择偶标准也更加清晰明朗,面对自己喜欢的人会果断出击。这种“直球式追爱”,表现为“大哥大嫂CP”第一次约会就触及年龄、家人等深度话题,在确认彼此心意后,就进入“老夫老妻”的相处模式;这种“直球式追爱”,还表现为“巴啦啦能量CP”互聊婚史与孩子,在告白之夜无视旁人的定情一吻。

  30+的他们亦懂得追爱的分寸。面对已经锁死或者半锁的CP,自知追爱不得的周锦舜和杨梦婧,依然勇敢地选择表达自己的心意,再以得体的姿态体面退出。告白之夜,放弃表白的童瑶、周楠和周锦舜三人组成了略带自嘲性质的“爱而不得三人组”,作为浪漫滤镜之外的失意者,他们爱而不得亦能爱回自己,不能拥有爱情,就收获友情。

  许多观众在磕CP的同时重拾对爱情的憧憬,和观察室中的嘉宾景甜一样,期待在2022年遇见自己的另一半,这是《半熟恋人》对观众的美好祝愿,也是节目的意义所在。笔者以为,恋综不只为嗑糖而存在,它还潜意识地提供一定的“教学”功能,让观众在恋综中照见自己、完善自己。成年人的恋爱,不是费尽心思地琢磨揣测,而是率真得体,追逐爱时有点到为止的分寸,放下爱时能在治愈自己的同时期待属于自己的爱情。当然,爱情只是锦上添花,成年人的世界不止有爱情,亦有生活琐碎与工作烦扰,暂时的空缺只是缘分不到,要依然葆有对爱情的美好愿景。

  先谈三观,再谈五官

  不同年龄阶段和不同生活经历的人开启一段亲密关系的方式不尽相同,为了更接近30+轻熟龄男女的恋爱模式,《半熟恋人》颠覆了传统的恋综开场,在环节设计上也进行了创新性地突破和改进。

  尚未见面时,节目组特别设置网络聊天环节,几位素人嘉宾隐去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姓名和身份,以微信名和头像为代号进行交谈,用“不看五官先看三观”的方式给彼此留下初印象,这次匿名网聊也奠定了第一次约会的基本走向。

  正式入住后,几位素人嘉宾在工作之余进行了长达一个月的“相亲”接触,通过天选约会、集体出游等方式增进对彼此的了解,在“私密朋友圈”表达并确认彼此的心意,或像周锦舜那样收获知心盟友,或像童瑶和周楠那样结成神仙友谊,或像“大哥大嫂CP”“巴啦啦能量CP”那样升温亲密关系。

  向往爱情的心无关年纪。30+的他们更需要一段稳定而长久的亲密关系,对待爱情时也随之多了一份现实的考量。一段亲密关系的建立可能始于五官,但决定这段关系能否长久的一定是三观,三观的契合程度决定了爱情能走多远。30+的社交圈已经相对固定,如果恰逢三观合拍,却遗憾不能成为恋人,就退一步成为彼此的挚友。因为容貌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老去,但是心灵的契合永远不会。都说知己难求,如果有幸寻得知己,也是人生一大幸事。

  熟龄内容风起,形成恋综新导向

  近期,几部有关“中年人爱情”的影视剧作品引发了观众热议。描摹中年文青情场博弈的电影《爱情神话》口碑爆棚,成为去年年末院线电影市场的一匹小众黑马;都市爱情料愈剧《爱很美味》热播,用轻喜剧的方式戳破30+熟龄都市女性所要面临的种种困境;中年人爱情剧《小敏家》开播引众议,周迅和黄磊刻画了中年离异群体的微妙心态。

  前有定位成熟男女的离婚综艺《再见爱人》未褪去的流量红利,现逢影视市场“中年人爱情”题材火热,《半熟恋人》可谓踩准了熟龄内容的风口。在这个万物皆可CP的年代,无脑的甜宠式恋爱确实能够满足人们磕CP的快感,但爱情不是流水线上的产品,柴米油盐酱醋茶的五味杂陈才是现实,相比之下更接地气的熟龄爱情反而更能引发人们对年龄焦虑、情感困境等现实议题的探讨和思考。

  随着熟龄内容的涌现,20+恋综的青涩和懵懂已经不再受捧,为解决恋综同质化的问题,2021年的恋综已经从中规中矩的恋爱观察,逐渐过渡到了前任、离婚等新主题,也引入了荒岛求生等新模式,热度不减,但口碑依旧参差不齐。

  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关于恋爱的故事永远不缺流量和热度。恋综的出圈并不依靠拨云见雾的恋情走向,也不依靠令人上头也使人厌倦的工业糖精,而是通过对现实投射和深度探讨来寻找情感和困扰问题的参考依据,这也是许多聚焦现实议题的“现实主义”写实恋综热度和口碑双丰收的根本原因。相遇、相知、相寻,《半熟恋人》用30+追爱的自如与体面打开了恋综市场的一片新蓝海,恋爱观察真人秀该何去何从,《半熟恋人》给出了自己的答案。(王佳怡)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马恩扉页:《小小的我》,渴求一片大大的天地

  • 《食南之徒》:“马伯庸式”小说风格的延续与新变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正在通过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更新、重组,生产关系、生产制度重塑,成为最具潜力、带动力和深刻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引航。
2024-12-23 13:29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