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恋综不只有糖,还有治愈的回甘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要闻 > 正文

恋综不只有糖,还有治愈的回甘

来源:齐鲁晚报2022-04-11 09:14

  作者:刘雨涵

  继《怦然再心动》《再见爱人》之后,又一档聚焦离异群体的观察类真人秀节目《春日迟迟再出发》播出,同样是有着笑中带泪,同样是引发深度共情,同样是激荡话题讨论。熟龄人士恋爱节目能够一而再地受到欢迎,并非是偶然。节目主人公的复杂经历和思想积淀,给节目带来了不同于以往恋综的深邃性,不仅满足了观众嗑糖的需要,更让观众品味到了治愈后的回甘。

  走出情感阴霾的“互助会”

  由《再见爱人》原班制作团队打造的观察类真人秀节目《春日迟迟再出发》播出过半,这档节目再度聚焦离异群体,请来八位有过婚史的单身男女进行为期四周的限定旅行。《春日迟迟再出发》延续了前作的细腻感和好感度,位列近期网络综艺播放指数首位,在相关平台上获得了7.6分的好评。

  如果说《再见爱人》是全程甜虐交织的反复拉扯,那么《春日迟迟再出发》就是袒露伤疤之后的彼此治愈。在首期节目中,几位嘉宾坦陈过往,讲述自己婚姻结束的原因。大学老师刘力绮给出的解释是“两个人的电影,却有第三个人看过”,本想为了孩子委曲求全,但是在忍受了前夫四年的出轨之后,她痛下决心离开;芭蕾舞老师陆莹在婚后查出生病,为了治疗她暂时不能备孕,被冷漠的前夫抛弃,同时失去了感情、健康和工作;做人力资源管理的莫非因为不肯借钱给前夫赌博,选择分手;设计总监林承纬遭遇了前妻的背叛;身为网络主播的吴雅婷曾经在婚姻中因为相爱而开始,但是最终“所有的好加在一起都不能抵消掉难过”,婚姻走向终点。观察室嘉宾吴昕替观众们发出感叹——这些经历让人听得有“血淋淋”的感觉。

  节目就在这样的低气压和伤感氛围中开场,不过却在旅行的过程中逐渐走向明朗和温暖。在第二期节目时,嘉宾们在张家界的山水之间再现了电影《情书》中“你好吗?我很好”的经典桥段,但是一句“你真的好吗?”的简单问话,让大家集体泪崩,可见当时大家内心积聚的压抑情绪是多么沉重。在经过了一次次的促膝长谈,经过了“守护星”的礼物互动,还有长白山放逐自然的旅行之后,节目中的泪点减少,欢声笑语多了起来,这些受过情伤的男女拉近了心理距离,原本的陌生人成为可以交付依托的朋友。心理学家李松蔚在节目中说,他们组成了一个像“互助会”的小团体,彼此治愈着走出情感的阴霾。

  纪实性和实验性的社交体验

  比起其他的恋爱综艺,《春日迟迟再出发》的春天真的来得比较迟。目前节目已经播出至第7期,感情线依旧很不明朗,还没有出现能够成功牵手配对的迹象。本来陆莹和林承纬是被嘉宾们起哄的一对,而且女方也已经直接表白,结果最新一期节目中男方表明心迹,只是把对方当成小妹妹看待,前期的示好只是一种无差别的绅士行为。在第6期节目中大冒粉红泡泡的杨磊和刘力绮,被网友称为“杨枝甘露”,看起来十分有戏,但最新一期节目中又由热转冷,感情变得扑朔迷离。

  爱情是勇敢者的游戏,对于这些经历过婚姻的男女来说,更是需要加倍的勇气。大家来参加节目都是希望能够收获一份治愈,而不想再增添一丝新的伤害,因而嘉宾们的防御壁垒更厚,进攻主动性更弱。可就是在交往过程中的进退攻守、观望犹豫、推拉胶着,才是感情中最耐人寻味的一部分。《春日迟迟再出发》选取的嘉宾群体有着更丰富的人生层次,从而给这段暧昧不明时期增添了更多的色彩,既有着欢愉的粉红色,也有着忧郁的灰蓝色,更有着成熟的金黄色,值得观众一品再品。

  相比于其他恋综打出半熟、轻熟的口号,《春日迟迟再出发》的嘉宾可以说是“全熟”人士。而在经过婚姻的考验,“熟透”了一次之后,他们还是需要面对新的生活继续成长。节目嘉宾杨磊提到了离婚之后的“羞耻感”,得到了其他嘉宾的认同。他们在结束上一段婚姻之后,不敢再轻易打开心扉,当面对新的感情时,也不知道应该在什么时间节点坦白自己的过往婚史。《春日迟迟再出发》提供了一次具有纪实性和实验性的社交体验,离异人士将如何再出发?节目将带领观众一起寻找答案。(刘雨涵)

[ 责编:崔益明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在人间》:高概念叙事为何没有软着陆?

  • 从《人生海海》看现实题材纪录片的类型化叙事突破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发展数字经济是我国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面对创新涌现、迭代迅速的发展态势,我国积极顺应数字经济发展规律,审时度势调整发展政策。
2025-04-21 09:48
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关键在于推进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其中,改革的核心在于粮食政策创设与制度创新,调动和保护好农民种粮积极性,让农民种粮有奔头,让政府抓粮有动力。
2025-03-26 16:25
在当前中国的发展进程中,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是两个至关重要的战略方向。这两大战略的实施,不仅关系到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也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关键步骤。
2025-03-21 16:18
城市是科研机构、人才、设施等创新要素最为集中的地方;城市自身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创新。城市的创新及发展,既需要制定明确的目标,还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和原则。
2025-03-18 09:13
全过程人民民主以聚焦民生的方式促进机会公平、打破利益藩篱,让维护社会正义的机制更加完善,持续性地疏浚社会成员上升发展流动渠道,确保每个个体都拥有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机会。
2025-03-03 10:49
契合数字化、智能化的传播格局,适应Z世代拥抱变革、表达活跃、实践奋进的代际特征,以更鲜活的话语、多元的样态实现有效触达,彰显理论的生命力与引领力,是做好新时代理论传播的应有之义。
2025-01-22 11:22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正在通过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更新、重组,生产关系、生产制度重塑,成为最具潜力、带动力和深刻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引航。
2024-12-23 13:29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