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上海师范大学光启语文研究院 詹丹
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第十八届年会日前召开,在语文教师的说课环节,海军院校的一位老师展示了她指导海军学员鉴赏明代抗倭名将俞大猷的《咏海舟睡卒》一诗,引起了笔者的兴趣。该诗收录于《中国历代军旅诗词选编》中,为许多军队院校开设大学语文课程时选用的教材。
俞大猷虽是一名武将,但他的诗歌有自己的特色,可惜似乎未引人关注。清末陈田辑录《明诗纪事》,不知是资料缺乏还是赏识不够,只收录俞大猷一首五言诗《送龙封山汀邑侯》,却没有把这首思想艺术更佳的《咏海舟睡卒》录入,现代学者金性尧选注《明诗三百首》,则未选俞大猷诗,不无遗憾。
为方便讨论,先将《咏海舟睡卒》引录于下:
日月双悬照九天,金塘山迥亦燕然。横戈息力潮头梦,锐气明朝破虏间。
据教师展示的说课,提及在指导学生赏析感悟该诗的过程中,曾列出一个问题让学生小组讨论。即:“诗歌首句的‘日月双悬’这一不寻常天象,其寓意是什么?”
这一问题刚抛出,就有参会的一些大学语文教师在群里讨论。
有老师认为,“日月双悬”不就是一个“明”字?而且下文也有“明朝”,虽然从语境看是指第二天天亮,但毕竟可以让人产生作者身处大明皇朝的联想,这是拆字法营造出的寓意。但也有老师认为,因为作者咏叹的是海上景象,所以视野特别开阔,那么,在傍晚或者黎明时,太阳和月亮的周转,是有可能同时出现天上的,所以这是写实的天象。
他们的观点,都能给人一定启发,不过笔者阅读下来的体会,又稍有不同。
虽然俞大猷这首诗的首句,沿袭李白《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其十”的末句相当明显,该诗也是绝句,转引如下:
剑阁重关蜀北门,上皇归马若云屯。少帝长安开紫极,双悬日月照乾坤。
对此,《唐诗广选》转引蒋仲舒的评点:“末句结上皇、少帝两意,妙。”从前后文关系看,认为这里写到的日月是两位皇帝的“自然界代码”,还是显而易见的。而要从俞大猷的诗的首句引申出一种寓意,还是比较隐晦的。笔者甚至认为,把“日月”作为“明”的拆字,固然有一定道理,但这不是真正体现该诗思想艺术魅力的地方。总体而言,笔者是把“日月双悬”理解为一种写实。但这种写实,又未必像有些老师说的,是体现空阔的海面才能看到的特有景象。这里的关键是,“日月双悬”作为一种写实,既是空间意义的,也是时间意义的。
从空间意义看,“日月双悬”是跟“照九天”紧密联系的。在李白的诗中,所谓的“照乾坤”,是把天地万物合在一起说的,但“照九天”则不然。在古汉语中,“九天”有两个最基本的含义,一指高度,指常人难以企及的极高之处,如李白《望庐山瀑布》写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另有一个含义就是指空间的广度,指幅员辽阔,即《吕氏春秋》提到的中央及八个方位:“中央曰钧天,东方曰苍天,东北曰变天,北方曰玄天,西北曰幽天,西方曰颢天,西南曰朱天,南方曰炎天,东南曰阳天”。《咏海舟睡卒》中的“照九天”,应该是指这种空间的广度而不是一种高度。为什么这样说?这还需要根据下句构成的语境来理解。在下句中,作者提到的是“金塘山迥亦燕然”。金塘山,即俞大猷统领水军打败倭寇的金塘岛沥港,在东南地区的舟山群岛一带,这跟北方的燕然山相距十分遥远,地貌也迥然不同。但因为有“燕然勒石”的典故,即东汉名将窦宪追击北匈奴至塞外三千里,大败匈奴,于是登上燕然山,“刻石勒功,纪汉威德”,让大才子班固写下铭文(事见《后汉书》卷二十三“窦融列传”之“窦宪”附传)。这样,从打败来犯之敌的同样意义上说,金塘山与燕然山就没有多少区别。恰恰是因为两地相距过于遥远,日月双悬在不同区域的天上的景象才能出现。在这样的想象中,海上和陆地就连成一片广袤之地。换言之,只有把这视为是相当开阔的一种写实,在此理解的前提下,再进一步联想到,不论金塘山还是燕然山,都应该属于大明天下,从而得出“日月”双悬是“明”朝拆字手法的运用,也许就有一定的合理性了。
另外,从时间角度看,虽然作者在诗中刻画的只是晚上水兵安睡的瞬间,是“横戈息力潮头梦”,但这一特写安睡中的不稳定所具有的张力,相当动人。这种张力,既是动作姿态性的,是“横戈息力”,但因为有梦,而且这个梦置于表面平稳其实不安定的潮头,蓄积着大海的伟力,这样,“息力”与“潮头”,“潮头”与“梦”之间,都体现了张力的组合,特别是把“梦”放在第三句的结尾,第四句的“锐气明朝破虏间”,就可顺势理解为是梦的内容,是梦中还想着奋勇杀敌、痛击倭寇(作写实理解当然也可以)。于是,所有的张力,包括人休息后获得的力量和海潮蓄积下的力量,最终都汇聚到结尾的“明朝锐气”中。在这种情境下,把晚上的月之高悬与明朝的“日”之高悬,理解为一体,也未尝不可。这也就是为什么笔者说,“日月双悬”兼有空间和时间双重含义的体现。总之,教师在教学中,从首句的“日月双悬”短语入手小组讨论,牵一发而动全身,可说抓住了诗眼。
顺便一说,说课老师用歌曲《军港之夜》导入对这首诗的阅读欣赏,针对的又是海军在校生,这样的设计十分巧妙,是有助于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但《军港之夜》毕竟创作在和平年代,所以俞大猷诗中那种对抗敌人的锐气,那种敌我对立的张力,在《军港之夜》是没有的,这里仅仅是一种远航和归来的交替,是远航辛劳和归来休息的张力,其总体的安宁和温馨基调,迥然不同于俞大猷的诗作,这一点,相信学生是不会误解的。(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