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猎罪图鉴》:再创悬疑剧表达新模式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文艺原创 > 正文

《猎罪图鉴》:再创悬疑剧表达新模式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2022-04-21 18:24

  作者:岳宗胜

  在收官之日,爱奇艺站内热度值破8926,截至目前腾讯视频播放量达13亿……各项数据表明,国产悬疑探案剧《猎罪图鉴》以黑马之姿打响了2022开年悬疑探案题材的第一枪。该剧为何受到观众热烈追捧?究其原因,突破类型边界、非典型视角切入以及现实社会议题与观众的同频共振是促成《猎罪图鉴》破圈而出的重要原因。

《猎罪图鉴》:再创悬疑剧表达新模式

《猎罪图鉴》海报

  近年来,网络剧呈现出繁荣发展的态势,其中,优质的悬疑探案剧层出不穷。2015年,爱奇艺推出悬疑探案剧《心理罪》将犯罪心理学与案件侦破结合,在故事中挖掘犯罪嫌疑人的心理,寻找犯罪的根源,实现了悬疑探案剧的内生性突破,但因叙事剪辑零碎、演技被质疑等问题,使得该剧并未引发较多关注。2016年搜狐视频推出的《法医秦明》掀起了第一轮悬疑探案剧的风潮,将法医的缜密思维与公安干警案件侦破形成了新的叙事聚合,此外还带动了《骨语》系列,《心灵法医》《法医秦明之清道夫》等一批以法医为主角的悬疑探案剧的发展。2017年优酷推出的《白夜追凶》凭借扑朔迷离的剧情、独具特色的影像风格以及对人性的考察,成为当年最火的悬疑探案剧,与爱奇艺推出的《无证之罪》一起带动了当年悬疑探案剧的舆论话题。最近两年,虽然也出现了《读心探案》《原生之罪》《十日游戏》《唐人街探案》等悬疑探案剧,但是在类型表达和叙事视角上并没有实现更深层面的突破。

  作为一部悬疑探案剧,《猎罪图鉴》集悬疑、刑侦、动作、喜剧等元素于一体,讲述了因一起尘封旧案而结缘的模拟画像师沈翊和刑警队长杜城,在机缘巧合下被迫搭档,联手侦破多起离奇疑案,共同追踪谜底真相的故事。该剧的叙事线索明暗交替:模拟画像师沈翊和北江刑警队长杜城合作破案为明线,一桩七年未破的谋杀案为暗线,双线并行串联起整部剧情,通过短短20集的容量讲述了10个案件,案件和人物关系齐头并进,共同建构出《猎罪图鉴》的故事谱系。

  《猎罪图鉴》以“温暖现实主义”为创作理念,打造了一部关注女性向和社会派的悬疑探案剧。该剧关注女性生存状态和情感诉求,案件中涉及女性职场焦虑、情感焦虑、容貌焦虑、家庭暴力、性骚扰、拐卖妇女等话题,同时又将人的诉求作为落脚点,与网络诈骗、信息安全、校园霸凌等社会热点话题形成互文。剧中并无明显的说教痕迹,也不对罪行进行审判,而是努力呈现案件原貌,让观众从每个故事中寻找罪恶的源头,同时起到一定的警醒作用。比如,设计师蒋歌在遭遇职场性别歧视时,原本想通过改变自身容貌而获得声誉和地位,却落入了整容医院院长的圈套,从而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再如,校园埋尸案的背后是任晓玄被霸凌、被猥亵以及情感斗争的悲剧,沈翊导师深陷AI换脸诈骗风波、闻璟被顶替入学等案件背后是对弱势群体的关怀……剧中的价值表达、情感表达、艺术表达等立足于现实主义的基础之上,因而与观众形成了良好的情感共振。

  与以往悬疑剧相比较,《猎罪图鉴》以西方古典油画故事为隐喻、以画像做审判、呈现出“非典型性”特质。如开局第一案中引入了世界名画《马拉之死》。沈翊在课堂上强调,在没有照相机的年代,画家手中的笔就是记录现场的唯一工具。随着《马拉之死》真相的揭露,这预示了沈翊进入警局,成为了一名专业的画像师。在家暴案中,油画《朱迪斯斩杀赫罗弗尼》寓意着“女人能理解女人,女人能保护女人”。当前妻和现女友两位受害人联手反抗暴行,哪怕东窗事发也要互相担责,是将油画的寓意与现实进行了勾连,这是对家暴罪责的拷问。在讲述每个案件时,剧中都融入了与该案相关的油画作品,以此凸显画像师的职业特性和《猎罪图鉴》的符号特质。

  当然,《猎罪图鉴》也存在瑕疵,比如执着于画像师的视角,缺少了悬疑感;剧中虽然涉及了较多的社会议题,但浅尝辄止的创作态度有待商榷,但总体而言,瑕不掩瑜。该剧在镜头、调度、色调等方面处理得十分细腻,极具美感,是悬疑探案剧为数不多具有文艺质感的作品。用心的细节处理,精彩的女性群像塑造,饱满的人文关怀等特质,都成就了《猎罪图鉴》在悬疑探案剧市场的大胆突破。

  (作者岳宗胜为厦门大学电影学院博士)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脐带》:流浪在失落与新生之地

  • 安抚与重建:《铃芽之旅》的情感诗学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中国特色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力量、文化因素、价值追求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实现社会财富资源在劳动人民各阶层、社会各主体之间,由盈余方向短缺方流动或盈余方与短缺方共享的资源配置活动。
2023-03-31 11:00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2023-03-22 16:29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023-03-17 10:56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2023-03-11 14:23
促进数字经济和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既要推动影响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快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农业新基建建设。
2023-03-09 10:44
为了实现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长期可持续性,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要由数量追赶转向质量发展转型。
2023-03-06 16:13
自由、民主、人权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但不是只能有一种模式,所谓“民主对抗威权”不是当今世界的特点,更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普世价值”的内涵实际上已经被窄化为特定的西方价值。所以我们应该超越狭义的“普世价值”观念,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
2023-03-01 10:16
做好国际传播,要做很多的研究,做到知己知彼,只有研究不断深入,拿出来确切的、有说服力的资料,才能增加我们对外传播中的论述能力和说服力。
2023-03-01 10:12
拓展监督的深度和广度,搭建“互联网+监督”平台,将具有强大公信力、权威性的传统新闻媒体与更迅捷、更开放的新媒体相融合,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的监督合力。
2023-02-17 10:53
通过数字生产力的动力变革、绿色生产力的理念变革和蓝色经济的空间变革必将加速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实现和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进而推动新发展格局的加速实现。
2023-02-08 09:28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影响国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变革具有重大影响。
2023-01-13 11:25
坚持“以我为主”,多措并举建立和强化多元协同供应体系,增强持续稳定供应的能力;完善能源资源消费总量和强度的双向管控,全面实施能源资源节约战略,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2023-01-11 10:29
要想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既要立足于中国大地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回答好中国之问;又要拓展世界眼光、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吸收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回答好世界之问。
2023-01-04 10:38
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为传统产业带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及高水平供求动态平衡的加快实现提供了新思路。
2022-12-14 10:10
所谓网络意识形态,是指多元主体在互联网空间映现社会关系而形成的认知系统,借助网络工具得以呈现于网络空间的观念的上层建筑,其形成、呈现和发展依然受制于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在一定条件下对现实实践具有反作用。
2022-12-02 16:16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更好发挥园区产业和资源优势,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2022-11-28 09:21
国家安全体系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社会系统,构建国家安全体系是一件繁杂艰巨的系统工程,在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导下构建现代化总体性国家安全体系任重道远,需要政学各界通力合作、坚持不懈、不断探索。
2022-11-25 15:24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应以独立、自主、安全的高质量发展为指引,积极推动全面、开放、协同、包容、可持续的引领性创新。
2022-11-15 09:28
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续写了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伟大辉煌,擘画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必将对中华民族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2022-11-11 15:05
推进“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当然是“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但是人口规模巨大这一典型特征也为中国实现现代化带来优势,充分认识并利用人口规模巨大的优势,可以缓解艰巨性和复杂性。
2022-11-09 09:3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