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光明网讯(记者 刘冰雅)近日,影视题材库建设暨《六尺之孤》作品专题研讨会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与会专家从内容题材、叙事结构、人物塑造、影视改编等方面对作品进行了分析和讨论。会议由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教授范志忠主持。
《六尺之孤》是由作家出版社于2022年3月推出的一部拥有独特风格的红色革命小说。该作品是作者王霄夫撰写的民国三部曲系列的第二部,第一部为2020年出版的《上海公子》。作品通过讲述拥有帅气外表、十足魅力且被命运诅咒的战争遗孤哼四少爷的身世,展示了1949年风云变幻之时,一幅东南瓯越芸芸众生的世情百态,一出波澜壮阔的历史大戏。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从自己的阅读体验出发认为,作者在叙事上进行了有意设计,对同一历史事件进行了不同程度、不同层面的叙述,呈现了特定历史时期的特定历史事件以及人物关系,对历史进行了更加深刻的思考,具有浓厚的魔幻现实主义色彩。作者通过考察生活、研究史料,最终形成了一种新颖的表达,在带给读者新奇的阅读体验的同时,又避免了历史呈现的悬浮感和漂浮感。
《六尺之孤》书名典出《论语·泰伯》,“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浙江文艺出版社社长郑重经历了《六尺之孤》从前期创作到最后出版的全过程,着重介绍了作品的命名过程。他表示,该作品拓展了革命历史题材的边界,以极强的穿透力指向了历史、社会和人性的多种向度,开创了新时代的革命历史题材,同时,红色的、革命的魔幻现实主义又在文学类型上进行了巨大的拓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北京大学影视戏剧系研究中心主任陈旭光表示,小说弥漫着一种南方的湿润气味,营造出独特的江南美学。作品通过一个家族的爱恨情愁来折射近代历史的进程,并以地方史、家族史和国民革命史等互为隐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称之为“南方版的《白鹿原》”。此外,陈旭光还表达了自己的惊喜和担忧:惊喜于作品将风土人情写得细致立体、活灵活现,担忧则是对于奇观化的风土人情并不适宜共情,还会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大打折扣。
南京大学戏剧戏曲专业教授周安华认为,《六尺之孤》绝非一般意义上的红色历史作品,它超越了简单的主流态度,创造了一个更深刻的主流,并通过宿命、隐喻、人的终极化使其拥有了一种哲学品质。小说通过自由拼合、建构形成了一个不断叠化、不断聚焦的时空,以及看似随意、实则用心的情节铺陈,都为作品影视化改编提供了很大的想象空间。
杭州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院院长夏烈评价《六尺之孤》是一部奇书,认为其集经典型性和民间性、文化历史传统和个人思想风格于一体。他建议,作品在进行影视化改编时应对“红色孤儿”“复仇”“悬疑”等几个要素进行重点转化。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影视艺术与新媒体学系主任林玮认为,该作品的语言极具典型性,凸显出了成熟作家的文字风格,还创造了一种对战争、抗战题材内容的新的叙事模式——公子/少爷叙事。与欧洲成长小说的英雄叙事不同,作品中的哼四少爷是一个具有很强都市化和现代性的“浪荡子”形象。塑造这样的人物形象不仅包含着作者对中国式现代性的新理解,也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提供了一种文明上的合法性。
范志忠教授在总结发言中表示,常态小说通常是叙事性的、描写式的,即通过故事文本的节奏营造出一种叙事阅读体验的快感。但作者王霄夫不屑于在小说文本中建构一种世俗的阅读快感,更多地体现出一种知性的反思力量。这虽然会给阅读带来一定的门槛,但与同类题材的小说比更具独创性。这反映出作者对生活的深思以及悲天悯人的情怀,更彰显出作品的影响力和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