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要闻 > 正文

诗的三种境界

来源:北京晚报2022-06-07 11:28

  作者:李建春

  沈鹏先生写新诗了!

  新诗,指“五四运动”前后产生、有别于格律诗、以白话作为基本语言手段的诗歌体裁。今年九十一岁高龄的著名诗人、书法家沈鹏先生先后出版《三馀吟草》《三馀续吟》《三馀再吟》《三馀长吟》《三馀笺韵》等格律诗词选集。新近我读了沈鹏先生几首新诗,深受感动,尤其是《蝴蝶兰》给我留下深刻印象,读后令人深思,耐人寻味,催人奋进。

  你从何处飞来/贴着一小撮泥/阳光暗淡/空气氧稀/你愿意停驻/——在这里/我愧对你/活泼的双翅/把时间/凝固在永恒/我多么想/把你留在/我身边/伴我寂寞/要知道,外面世界/无聊的喧哗/一阵又一层/加深我的孤独/你的双翅/面向阳光/在时空中/昂扬节奏/想着以微弱的身躯/飞向无边的宇宙/不,我要/留住你/那样会毁坏/你的一切/但我又怎能/忍心,拘留你的/——自由/我宁愿守着寂寞/难耐的孤独/我与你在宇宙中/同样比最小的质子,还要/渺乎其小/ 你,远走飞翔吧/离开这里/——阴沉的角落/像后羿身上/掉下/一根羽毛/在宇宙中/求索(《蝴蝶兰》2021年11月)

[清] 吴让之 蝴蝶兰

  此诗采取“移就”的修辞手法,营造了梦幻般的意境。诗歌“移就”修辞通常分为“移人于物”“移物于人”“移物于物”三类。沈鹏先生围绕“物与我”(蝶与我)的情感交流为中轴,层层演进,或移物于物,由“蝴蝶兰”幻化为“蝴蝶”;或移物于人,化“蝴蝶”喻物我为“质子”;又移物于人,由“蝴蝶”幻化为后羿身上的“羽毛”。诗人通过三个阶段“留与放”微妙而复杂的心理变化,经历了一场梦幻般的攸关生命意义的心灵碰撞,其思想升华可谓“三种境界”。

  第一种境界:移人于物的悲悯之心。移人于物,是指把描写人的意象移来描写物,实现物人互修、移情,因万物有灵,拟人是相通的,可从侧面衬托人的思想感情。兰花有“空谷幽兰”的美称,亭亭玉立,庄重秀雅,花香清正。故人们常以兰花比喻德行高洁的人格。“蝴蝶兰”花朵因酷似翩翩起舞的“蝴蝶”而得名,“蝴蝶兰”可谓有“高洁浪漫”的寓意。诗人以敏锐的触角移人于物,将情感寄托于蝴蝶兰,又移物于物,将蝴蝶兰幻化为意的“蝴蝶”。

  “你从何处飞来/贴着一小撮泥”,诗人知晓“蝴蝶兰”静静绽放,不会与其他花朵争艳斗美,即使在阴暗的房间内独自绽放,也无损它的美丽。然而,诗人怕委屈它,因寓所毕竟“阳光暗淡/空气氧稀”。尤其初见蝴蝶兰即认作“蝴蝶”,加剧了诗人的恻隐之心。诗人不想“活泼的双翅/把时间/凝固在永恒”,产生了“你愿意停驻”而“我愧对你”的歉疚心理。

  这使我想到儒学大师马一浮《旷怡亭口占》的诗句:“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长空送鸟印,留幻与人灵。”即便经历世事沉浮,阅尽人间沧桑,当作者俯下身子看到草木生发、春风又绿时,依然能够生出怜悯之情。此时,沈鹏先生正是这种心情。

  “我多么想/把你留在/我身边/伴我寂寞/要知道,外面世界/无聊的喧哗/一阵又一层/加深我的孤独”这八句反映了沈鹏先生在“留与放”上极具矛盾的内心世界。

  诗人想把“蝴蝶”留在身边,冲淡寂寞。然而,面对外面喧嚣的世界时,反而加深了孤独之感。按常理,草木之枯荣于我之人生有何增益?春秋之轮换于我之荣衰能损益几何?然而,沈鹏先生深知“蝴蝶”需要的是一个自由飞舞的天空,蓝天与白云、青山与绿水才是它的家乡。

  古人在诗词中,高歌“悲悯”的宇宙情怀与“草木之心”俯仰可拾:如“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的高洁(屈原《离骚》);如“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的含蓄(先秦佚名《越人歌》);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坦荡(陶渊明《饮酒》);如“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的怅惘(孟浩然《春晓》);如“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的凄美(陆游《卜算子·咏梅》);如“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的缱绻(李清照《点绛唇·蹴罢秋千》);如“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愁杀葬花人”的痴绝(曹雪芹《葬花吟》)等等。沈鹏先生这份对草木的怜悯,缘于对生命意义的追问,这正是诗人长久以来确立的宇宙观和美学观使然。

  第二种境界:推己及人的仁义之情。孔子《论语·雍也》“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意思说,凡事能就近以自己作比,而推己及人,就找到实行仁的方法了。“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意思是说,有仁德的人,能做好立身处世的修养,达成目标,也想使别人如此。纵观史上:一个人最大的精明,不是精通算计,而是懂得替别人着想,故替他人着想是“仁”的最高境界。

  对于《论语·卫灵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朱熹集注:“推己及物。”沈鹏先生以推己及物、移物于人的仁心,描绘了一幅“人蝶”共舞的蓝图。宋代释文珦《嘲蝶》一诗描述过这种意境:“耳声眼色总非真,物我同为一窖尘。蝴蝶不知身是梦,花间栩栩过青春。”

  蝴蝶在诗人笔下历来是生动有趣的。唐代张泌《蝴蝶儿·蝴蝶儿》:“蝴蝶儿,晚春时。阿娇初著淡黄衣,倚窗学画伊。还似花间见,双双对对飞。无端和泪拭胭脂,惹教双翅垂。”人蝶交流的一幅美好画卷。

  沈鹏先生诗中的“蝴蝶”,通过名词动词交替转换作为结构的方法,如同将一部“停格动画”展现眼前:“面向阳光/在时空中/昂扬节奏/想着以微弱的身躯/飞向无边的宇宙”,通过逐格拍摄对象然后使之连续放映,带给读者的是时间维度上的纵深感和一种具有戏剧性的情感体验,也更加吸引读者去探索其情节演进的结果。

  “想着以微弱的身躯/飞向无边的宇宙”寓意悲凉,有悲剧意味。

  诗人不再纠结了,他作出了明智的回答:“不,我要/留住你/那样会毁坏/你的一切/但我又怎能/忍心,拘留你的/——自由”。此刻诗人完全释怀,他要让蝴蝶飞向蓝天,在宇宙间自由翱翔。

  蝴蝶自古以来多以美丽但软弱的化身出现。如宋代释行海《蝶》:“三三两两舞春暄,玉翅香须更可怜。拂草巡花情未定,又随风絮过秋千。”是一种脆弱的“更可怜”且“情未定”的意象。沈鹏先生把蝴蝶生命的意义上升到可以“飞向无边的宇宙”的全新形象,令人耳目一新。

  严羽《沧浪诗话》曰:“诗者,吟咏性情也。”朱光潜在《文艺心理学》中提到“凡是美都要经过心灵的创造”。沈鹏先生以平常的一盆“蝴蝶兰”引出一只“蝴蝶”,从心底呼唤,这个世界上每条生命都值得尊重!从文化视角去看,这不仅体现了社会文化形态,更触及到人的更深处的文化心理。

  如果说,一首诗在一瞬间能够吸引读者的眼球即是好诗,那么这首诗则像一系列密集的闪电,用纯粹的爱与自由的光芒,直击和照亮了读者的灵魂。

  第三种境界:至人无己的逍遥之志。“至人无己”出自《庄子·逍遥游》,大意讲道德修养高的“至人”能够达到忘我的境界。诗人以浪漫的笔法,移物于人,由“蝴蝶”幻化为后羿身上的“羽毛”,试图将自己置身于无垠的宇宙间,进而探寻更加广阔的生命意义,使读者从生活琐事中去见天理流行之趣味。

  “我宁愿守着寂寞/难耐的孤独/我与你在宇宙中/同样比最小的质子,还要/渺乎其小/你,远走飞翔吧”。诗人比拟比“质子,还要/渺乎其小”之意,如苏轼《前赤壁赋》所言“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然而,虽然“质子”渺小,但它是构成原子核的粒子;“蝴蝶”虽小,但它是构成美丽风景的元素,田野中如果没有蝴蝶将是一片死寂。诗人虽身居寓所,然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精骛八极,心游万仞,“寂寞”与“孤独”早已不复存在。

  忆往昔,描写蝴蝶安于花丛间起落者多。如唐代白居易《秋蝶》:“花低蝶新小,飞戏丛西东。日暮凉风来,纷纷花落丛。”沈鹏先生借蝴蝶之翼寄后羿之志,实现了一次思想上的超越。

  “离开这里/——阴沉的角落/像后羿身上/掉下/一根羽毛/在宇宙中/求索”。据《山海经》载,后羿是一位手持红色神弓、白色羽箭的威武射官。因射九日,拯救人类,誉为英雄。汉代王充《论衡·说日》说:“日中有三足乌”,沈鹏先生借“后羿身上掉下/一根羽毛”平添几分神秘色彩,许是后羿羽箭上掉下的;许是被射坠的“三足乌”掉下的。然而,这根羽毛极具象征意义,仿佛诗人通过时空隧道与伟大诗人屈原进行着关乎人生“求索”的古今对话,标志着诗人在思想上完成了一次探寻生命意义的伟大使命。

  此诗的妙处正是结尾。沈鹏先生运用“卒章显志”的手法揭开全篇的要旨,“卒章显志”又称篇末点题。“求索”两字是此诗的核心,是屈原《离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中的理想追求。

  意境是诗歌的灵魂,是一种人(情)与物(景)的交融状态,是诸多意象的升华与归纳,它既属于艺术范畴,又属于哲学范畴。“庄周梦蝶”是《庄子·齐物论》中的一个哲学命题,深刻揭示了虚幻与真实相互转换的客观存在,阐明了只有忘掉功名利禄,人的灵魂才能变得轻盈起来的道理。在《逍遥游》中,庄子通过大小动物的对比,阐述了“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实质;又通过惠、庄的“有用”“无用”之辩,揭示了没有了功利的计较,去掉了实用的目的,才会进入无我的审美世界。沈鹏先生此诗含义亦然。

  对于“庄周梦蝶”这一哲学命题,沈鹏先生早期诗作多次涉及。如《奇痒》:“庄生蝴蝶两难分,骨肉皮囊罗网身。解脱无由缘一体,捱时入梦叩灵魂。”

  而新诗《蝴蝶兰》应该是对这一哲学命题的延伸追问,想象丰富,哲思新颖,汪洋恣肆,字里行间洋溢着浪漫主义的求索精神。我在读这首诗歌时,如同在倾听小提琴协奏曲《梁祝》,随着小小蝴蝶在凄婉或急促的曲调中飞舞,忘记了曲子之外的世界。(李建春)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周思明:精品化引领微短剧创作

  • 《雪豹》:走进生命的诗篇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在新的一年,我们站在这一年的不易成果上,对未来充满信心,更加需要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取得更多发展成果。
2024-01-04 15:35
针对目前思政课教师供给能力不能有效满足思政课强起来的发展需要这一突出矛盾,要切实提升教师供给能力,改进教学方式,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朝着高质量发展。
2023-12-14 17:59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2023-11-09 10:22
面向未来,要进一步扩大“朋友圈”,绘制好“工笔画”,对接好“硬联通”与“软联通”,秉持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为实现民族复兴和推进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奋斗。
2023-10-24 11:06
文化交流很重要,我们在讲“一带一路”的时候,也需要讲“共建国家”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其实我们面临着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一带一路”不是单方面的施与,而是双向的或多向的互利。
2023-10-10 09:58
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
2023-09-27 09:53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2023-09-15 10:49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2023-08-22 09:41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2023-08-18 09:14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2023-07-18 17:59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2023-07-12 09:3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