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梦华录》的梦还可以更美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文艺原创 > 正文

《梦华录》的梦还可以更美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2022-08-05 11:45

  作者:宋湘绮 郑书涵

  古装偶像剧是国产电视剧市场中非常重要的一种类型,曾经历过“黄金时代”,打造出一系列爆款。但近年来,粗制滥造、流水线式的作品充斥古装偶像剧市场,让观众痛呼“古偶”变“丑偶”,口碑一路下滑。近日,电视剧《梦华录》热播。这部改编自关汉卿的元杂剧《赵盼儿风月救风尘》的作品,讲述了北宋三位女性结伴同行、勇闯东京,历经艰险终将小茶坊经营成东京最大茶楼的励志故事。《梦华录》一经播出,屡次登上热搜。截至7月30日,豆瓣评分仍高达8.0分,实现了流量口碑双丰收。

《梦华录》的梦还可以更美

  “古装”,根植于中华文明历史文化土壤,有经典意味,令人怀旧;“偶像”,则承载了观众对于理想生活的想象,是对现实局限的弥补。伴随信息洪流的裹挟和社会压力的增大,人们渴望找到一个心灵的停泊地。观众对古装偶像剧的沉迷,一定程度显示出当代人对理想自我、理想人性、理想社会的建构,是其对意义、价值和梦想的精神体验和追求。由此,古装偶像剧更应扎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探寻当代人生存的理想样态,为观众呈现应然状态的艺术世界,构建诗意的“远方”。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说:“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然二者颇难分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所谓有境界,指“合乎自然,邻于理想”。这既是对文学作品的评价,也是衡量文化产品的标准。那么,古装偶像剧《梦华录》的境界如何呢?

  第一,《梦华录》“诗意”盎然。诗意是以有限画面唤起无限联想,以在场唤醒不在场,引发历史、宇宙、人生感怀的创意,有很强的带入感。《梦华录》精心构思、巧妙布局,以“诗意”取胜。首先,唯美的画面宛如画卷,将诗情画意尽数展现。江南意象是中国文化的大背景,烟雨蒙蒙的场景,给人似曾相识的感觉,引发生命感怀。《梦华录》从“服化道”到色调、构图,无一不精;从小茶坊到皇城司,从江南水乡到繁华东京,无一不美;甚至其选角也堪称近年来古装偶像剧的顶级配置。其次,《梦华录》融入宋时文化,展现深厚的文化底蕴。茶坊掌柜赵盼儿的茶百戏、主厨孙三娘的中式果子、“江南第一琵琶高手”宋引章的“横弹琵琶”,以及蹴鞠、古画等传统元素,使内容更加丰富、人物更加饱满。文化基因就是那些渗透到老百姓的衣食住行、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物质和精神食粮,这些成为了链接现代与北宋的“诗意沟通元”,更让观剧的过程成了一次大饱眼福、口福、耳福的审美之旅。

  第二,《梦华录》表现理想的生活方式,传递正确价值观。《梦华录》着重表现三位女性经营茶楼的事业线,强调女性独立的重要性,在剧中传递“自我认可”“女性应当互帮互助”和“上一辈人的恩怨不该波及孩子”等价值观,符合观众对于理想生活的想象,引发观众共鸣。当然,任何作品都是“被把握在思想中的它的时代”,无论是关汉卿原著《赵盼儿风月救风尘》,还是《梦华录》的改编者对“人”的活法的哲学思考,都难以把矛头指向贱籍等级制度本身对“人”的戕害。赵盼儿的救赎,从第一集到最后一集,始终强调的是“不该被划入贱籍”,而未能反思到制度层面,创造更美的“赵盼儿”、更美好的社会。艺术形象作为理想自我的化身,其思想局限就是创意人境界的局限。赵盼儿是对生活中千万原型的超越,而艺术形象的境界就是创意的境界的显现。而更高的境界,往往就是从局限处诞生的艺术创造。“娜拉”出走以后之所以成为经典话题,因为女性的生存样态是社会文明的尺度,展现女性的不同“活法”是艺术创造中的高难动作。《人民的名义》《蜗居》《中国式离婚》等作品,塑造了不少栩栩如生的男性艺术形象。但影视作品中“理想女性”一直缺席,这和创意人缺乏有境界的女性观有一定关系。

  第三,《梦华录》沿着“实然”—“应然”—“自然”的艺术路径探索前进,仍然有继续提升的空间。如果照搬生活的“实然”,就失去了高于生活、超越现实的艺术张力。因此,艺术家总是在现实的基础上,以戏剧性、故事性的方式呈现自己对生活“应然”状态的表达,创造更美好的人生。这种艺术创造被达•芬奇称之为“第二自然”,即经过人类改造的自然,“人化”的自然。中国文论也强调这种“反常合道”“无理而妙”的高级自然。王国维曾指出,艺术创造者既是“写实家”,又是“理想家”。无论艺术家怎样虚构,“其材料必求于自然”,故事逻辑也要符合客观规律。在进行艺术创作时,“必遗其关系、限制之处”,使艺术高于生活、拥有超越现实的艺术张力。《赵盼儿风月救风尘》赞扬赵盼儿虽沦为妓女却有追求独立、敢于反抗的品质,悲剧色彩和正义侠气的碰撞塑造了一朵落入泥沼却依然绚烂盛开的花。而《梦华录》将女主赵盼儿的身份背景从妓女改为脱籍从良、洁身自好的乐伎并反复强调,甚至借人物之口贬低妓女身份,如东京花魁张好好在开导宋引章时提到的“以色侍人就是贱”,表现了底层女性之间的鄙视链,背离原著歌颂底层女性蓬勃生命力的主旨,弱化了作品的艺术张力。沦落风尘往往迫不得已,文学是弱者的伟业,“弱德之美”更能震撼心灵,悲悯情怀更有力量。作品中人物的悲欢离合、价值选择、命运结局都是编导、艺术家的精心安排,是塑造大众心灵和价值观的重要阵地。因此,编导、创意人的人生境界至关重要。

  编导、创意人的人生境界,体现在作品的意境上。故事情节构思、细节处理最见功夫。意+境=意境=(人+事)+(时+空),“人”是其中极为重要的一环。《梦华录》修改人物设定却未能把握原著主旨、自圆其说,甚至出现了女主“绝色女子沦落青楼却被老鸨安排管账”这样逻辑牵强的情节;剧中强调底层女子互助和女性觉醒的立意,却又设计“霸道总裁频频救场”的玛丽苏式情节,背离了“救风尘”的风骨。作品是艺术家按心目中的“应然”而对“实然”进行的选择、提炼、加工,“自然而然”“浑然天成”的艺术效果值得追求。

  古装偶像剧在中国拥有庞大的市场,具备一定的发展潜力。要想打造爆款,古装偶像剧首先应当深挖受众精神需求,寻找与受众之间同频共振的“沟通元”,关注底层,关注弱势群体、关注为作品“注入灵魂”,打造“合乎自然,邻于理想”的诗意世界,触发广泛共鸣。其次,古装偶像剧既要“尊重观众的眼睛”,用精良的制作带给观众高层次的审美体验,又要“尊重观众的脑子”,做到尊重历史、逻辑严密、情节合理,讲好一个有境界的好故事。同时,好的宣传也是电视剧“破圈”的重要一环。古装偶像剧要注重IP的打造,在前期预热、中期宣传等各个阶段,采用社交平台宣传、剧情内容衍生、鼓励二次创作、调动粉丝活跃度等方式持续积累作品的关注度,实现内容、观众和市场之间的良性循环。《梦华录》为国产古装电视剧的再次崛起提供了有价值、可借鉴的经验,我们期待编导和创意人借力优质文学作品,在影视改编上精益求精,再次迎来古装电视剧的“黄金时代”。(宋湘绮 郑书涵)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三餐四季》:以美食为媒,展文化之美

  • 《凡人歌》:北漂一族生活图鉴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