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李明泉
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新的文艺组织”“新的文艺群体”,推动新文艺发展,极大地激活了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文艺创造热情,唤醒了人们对艺术追求的多种可能性和无限想象力,使得社会主义文艺百花园竞相争妍。马克思所期待的“人人都是艺术家”正在成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文化新图景。“文艺两新”执著而宏阔地遍地生长和推进,为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共同发展、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提高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文艺生力军,是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者、创造者、推进者。
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化强国的号角更为嘹亮。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入和互联网技术的全域普及,文艺创作已由传统的体制内组织生产扩大为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借助新媒体兴起的文艺新形式、新类型、新传播、新接受,使“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性”得以生动呈现,文艺创作者、爱好者、消费者、批评者的行业边界渐次模糊,大众依爱好而写、凭兴趣而作的新艺术产能产量大大超过传统生产总量。文化发展生态得以良性循环更显开放包容,政府在艺术创作生产中也十分注重吸纳民间新文艺优秀人士加盟共创,使得新文艺群体由原来的自娱自乐、自编自创逐渐走向面向社会需求和道义责任,其策划主导的文艺项目也得到政府专业团队的支持参与。文化艺术生产关系的优化调整和活力释放,文艺生产力的创意要素、科技要素、工具更新、传播方式、治理能力等的极大解放、优化配置和法治环境,尤其是生产主体动能的大调动大整合,让“文艺两新”的创作生产更为丰沛多样,形成国家文化艺术发展“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的新态势新格局。
新文艺创作生产方式和成果的苟日新日日新,不仅培养壮大了文艺创作队伍,为老年群体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开辟了艺术养老新方式,为新生代群体扑进艺术海洋、撷取生活珍珠生发了艺术天性新体验,而且通过视觉听觉动感艺术的海量生产供给,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为思想道德、科技文化和身心健康的滋养沁润和不断提升拓展了更为深广的空间,展现了新文艺的思维方式、想象能力和抒写激情。这些成果不仅丰富了文字数码化、书籍图像化、阅读网络化等新的内容形式,为中华美学精神的当代表达提供了源源不竭的动力,推动新时代文艺事业大发展大繁荣。
近年来,“文艺两新”创作生产的电影《狙击手》《奇迹·笨小孩》《我的父亲焦裕禄》、电视剧《乔家的儿女》《司藤》、网剧《开端》《重生之门》、综艺节目《舞千年》《登场了洛阳》以及短视频、音乐会、舞台剧、非遗活动、博物文创等一批文质兼美的文化艺术产品,实现了经济和社会双丰收。现实主义题材网络小说《朝阳警事》《大医凌然》《手术直播间》等入选国家图书馆永久典藏名单,《大国重工》获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这是网络文学作品首次获得中国出版行业最高奖。截至2021年12月,我国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5.02亿,较2020年增长4145万,占网民整体的48.6%。同时,我们也看到了新文艺群体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流量为王”的急功近利影响潜心创作,“三俗”歪风的心性伤害时有发生,“野蛮生长”的放任无序有待严格治理,“认同归属”的家园意识尚需切实保障。
我们相信,作为当下最具文化原创力和创新性的新文艺群体,“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只要坚持把个人的道德修养、社会形象与作品的社会效果统一起来,不急不躁“嫩蕊商量细细开”,守正创新“直挂云帆济沧海”,敞开即是风景,坚守赢得未来,就能继续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为增强人民力量、振奋民族精神发挥更大的作用。
(作者为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兼新文艺群体委员会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