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这十年,重大主题电视剧辉耀荧屏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要闻 > 正文

这十年,重大主题电视剧辉耀荧屏

来源:中国艺术报2022-09-30 10:01

  作者:戴清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文艺创作进入新时代。十年中,政府管理部门在管理政策上大力引导国产剧“提质减量”、以底线意识为规范,以导向意识为方向,从源头抓创作,积极开展优秀剧本扶持。围绕“聚焦主题主线,服务两个大局”的宗旨,超前规划布局重大革命历史、重大现实题材主题创作,如启动2018-2022年百部重点电视剧选题规划,并从制播宣传推广等全流程为电视剧高质量发展积极引领与保驾护航。国家有关部门对文娱环境开展一系列综合治理工作,在影视剧领域,打击流量造假、不实报道混淆视听等不良现象,完善电视剧的评价体系,增强文艺评论的公信力及其对大众审美鉴赏力的引领作用,为优质剧胜出、主流文化的大力传播营造风清气正的文娱环境。

  十年来,国产剧创作在“深扎”精神引领下,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北京、东方、浙江、江苏、湖南等省级卫视与正午阳光、华策影视、新丽传媒、柠萌影业、耀客传媒等影视创作机构以及“优爱腾芒”等网络平台一道大力坚持精品化创作路线、依靠艺术创新不断推出优秀剧集。重大主题创作紧扣时代主题和历史脉动,题材表现开阔宽宏,努力追求“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标准。以上因素的综合发力使十年来尤其是近五年来的重大主题创作作品数量、质量极大提升,根据国家广电总局官网数据统计,重大主题电视剧创作获中国电视剧“飞天奖”的占比从2013年第29届的30%提高到2020年第32届的60%;2017年至2021年五年间重大主题电视剧在观众中获得很好的口碑,产生深远影响,其中豆瓣评分8分以上的重大主题剧占比超过70%。

  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剧:书写领袖精神情怀,铸造革命史诗品格

  2012年至今涵盖了多个重要的历史时间节点,节点叙事成为重大主题创作的重要依据。其中既有对波澜壮阔的党史、革命史、社会主义建设史、改革开放史、新时代奋进史的宏观描摹,也有对个体在时代巨变中命运与情感的微观呈现。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国际地位不断提升,文化自信不断增强,重大主题创作的国家需要、行业需要、地区需要日益成为一种全民需要、一种“艺术公赏”,形成了国家、地方、行业与个体之间有力的同频共振。

  新世纪后《长征》《延安颂》等高质量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剧的出现,标志着该类创作进入了比较成熟的发展阶段。2012年以来,依托国家主题创作的布局引导、纪念建党建军新中国成立等重大历史节点,该类剧集在创作数量和艺术质量上都有较大突破,对史诗品格的追求更为自觉,成就了“史”“诗”“思”的美学统一。

  该类剧集的表现重心主要集中于两方面:其一,“以人带史”,即以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表现对象,以动人的情节细节呈现其精神情怀,带有鲜明的传记色彩。如《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截取邓小平政治生涯中十分重要的8年,第一次全景式再现了历史转折中一代伟人的作为与功绩。《我们的法兰西岁月》表现周恩来、赵世炎、蔡和森、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20世纪初在法国寻求革命道路的青春岁月;《海棠依旧》则以中南海西花厅这一相对固定的空间讲述周恩来总理在新中国成立至1976年间为国为民的全心奉献、殚精竭虑;再如《彭德怀元帅》生动再现了彭德怀元帅的革命生涯和伟岸人格。这些剧作以生活化的场景、动人的细节凸显领袖伟人亲民化的性格特质和“大地之子”的精神情怀,成为这一阶段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创作的重要创新点与着力点。观众从这些作品中,看到了为儿子擦背时慈祥的老父亲邓小平,西花厅中与妻子邓颖超平实温暖地交谈、为泰国小朋友买玩具的周恩来,节俭到舍不得“两寸布”、在海岛部队上与战士们同吃住的彭德怀元帅,以及通过倒叙方式、从不同身份的人的角度追忆“方志敏精神”。

  其二,“以史带人”,即在对党史革命史重大事件的书写中表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革命征程与精神风采。如《我们的法兰西岁月》真实再现了20世纪初以周恩来、赵世炎、邓小平等一代怀抱救国理想的青年人在法国勤工俭学、探寻救国之路、创建早期中国共产党组织的艰难历程;《寻路》首次把大革命失败后党内不同路线的交锋和斗争作为叙事主线,《东北抗日联军》描绘了我党我军历史上最艰苦卓绝的抗战篇章,《外交风云》则以点带面串联起1949年至1976年新中国的重大外交事件及第一代领导人的外交智慧,填补了这一题材创作的空白。

  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剧的史诗品格还体现在作品中较好地贯穿了唯物史观,深入展现了革命历史进程,如《伟大的转折》揭示了长征胜利源于先辈们坚定的理想信念和艰苦奋斗、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不忘来路,才能找准前进的方向”。建党百年献礼剧中,《觉醒年代》以如椽巨笔生动描绘了1915年至1921年六年间社会文化思潮风云激荡的历史嬗变轨迹,深刻揭示了觉醒年代人民选择了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跨过鸭绿江》没有急于展开战争戏,而是以文戏将为何打仗、如何打仗等问题依次抛出,进行了全新的、充满诗意的艺术表达。

  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剧在艺术形式上的探索也是突出的,不拘一格的体裁形式、丰富巧妙的叙事策略与精良出新的影像表达都让作品更好地完成了“思想的审美化”。《理想照耀中国》以单元形式呈现的人物故事众多,时空跨度极大,但理想主义情怀却贯穿始终,实现了精神内蕴的同频共振。《觉醒年代》粗粝的版画影像凸显了历史的凝重质感,具有丰富隐喻意义的意象集群与影像特色言约旨远地暗示了人物和国家的命运走向,有力深化了作品的思想意蕴,构建起别开生面的史诗品格,该剧也成为当下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创作美学风范的标杆之作。其他如《二十四道拐》《特赦1959》《绝命后卫师》《绝境铸剑》《绝密使命》《百炼成钢》《光荣与梦想》《大浪淘沙》《香山叶正红》等作品都以各自的思想性、艺术性带给观众深深的精神洗礼,也打通了当代年轻人学习党史、革命史的艺术通道。

  重大现实题材剧:构建时代精神镜像,追求荧屏史诗表达

  重大现实题材剧在表现内容上,努力描绘新中国建设史、改革开放史、脱贫攻坚、全民抗疫以及新时代的风貌。积极开展题材创新,不断拓深展现时代社会的力度,塑造出一批生动立体的典型人物与个性丰富的人物群像,提升了现实主义的美学意蕴。

  重大现实题材创作着力展现宽宏的时代社会生活,在对话时代中铸造当代国人的心灵史诗。“新中国建设之歌”即是其中有代表性的题材创作,如《最美的青春》表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发生在塞罕坝的“荒漠变林海”的历史壮举,谱写了一曲洋溢着坚韧民族精神的新中国的“青春之歌”,也传达出超前的环保理念与忧患意识。其他如表现火箭研制、航空航天高科技领域、石油工业、三线建设等各行各业的“建设者”的奋斗故事——《那些年,我们正年轻》《追梦蓝天》《问天》《共和国血脉》《火红年华》《我们的新时代》《红旗渠》《青山不墨》等都给观众带来了程度不同的感动。刚刚热播完的《麓山之歌》通过对重工业制造业突破困境走向辉煌的真实表现,有力开掘了时代改革的深度,生动表现了科技工作者、企业家和工人们在时代巨变中的淬炼成长,是工业题材创作的现实主义力作。

  改革/创业题材是新中国建设主题下独立成篇的一类创作。改编自路遥原作的《平凡的世界》即是一部生动反映改革开放前后陕西农村农民生活变迁的诚意之作,该剧表现时代的厚重与达到的精神高度令人难忘;此后的《温州一家人》《鸡毛飞上天》回应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主题,同样取得了较高的艺术水准。其后2018年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的重要历史节点上,也涌现出一批优秀作品。《大江大河》系列以雷东宝、宋运辉、杨巡三个改革者形象分别映射改革大潮中国营、集体和个体三种经济形态的发展,以恢宏之势书写了社会变迁史与个人情感命运史。《大江大河》开播期间蝉联CSM52/55城收视冠军,网播量连续15天位列电视剧榜单第一。改编自报告文学《一号文件》的《黄土高天》全景式恢弘再现了中国农村从改革开放初期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到近年来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历史进程;其他如《在远方》《奔腾年代》《大浦东》《激荡》《创业时代》《爱拼会赢》等作品也都以各自视角表达了对改革开放以来时代发展、大众创业的全新思考。

  脱贫攻坚题材剧是农村题材剧在新时代的一种精神延伸,生动描绘了在中国大地上发生的这一人类文明史上的壮举。《马向阳下乡记》饱含对当代农村生活的真实感悟,以轻喜剧的方式深入浅出地探讨农村面临的经济体制改革困境;《老农民》生动诠释了农民与土地的关系,有着对历史纵深的探寻和对现实的叩问。《青恋》围绕大学生返乡,开掘了绿色创业的新题材。《山海情》超越了同类脱贫攻坚剧创作的既有观念,着力构建起西海固农民脱贫攻坚的历史纵深感,生动揭示了农民的精神主体性,以方言审美与身体美学转向夯实了作品的现实主义风格,五家卫视和三大视频网站的合力播出使作品愈加深入人心。其他如《最美的乡村》《花繁叶茂》《江山如此多娇》《经山历海》《石头开花》《温暖的味道》《金色索玛花》《阿坝一家人》《花开山乡》等同类创作也呈现了颇多亮点。

  英模题材剧如以单元剧结构形式讲述八位首批“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故事的《功勋》,生动表现了李延年、于敏、张富清、屠呦呦、袁隆平等英雄、科学家的历史贡献,每一位传主的动人事迹和奉献精神都深深感动着观众。《初心》《谷文昌》《一诺无悔》《太行赤子》《大山的女儿》《高山清渠》等以真实英模人物为原型的电视剧创作与此前的《任长霞》《焦裕禄》等电视剧一脉相承,对英模的表现多以朴实动人见长。

  抗疫题材剧《在一起》以时代报告剧的纪实感生动还原了2020年的抗疫全貌,全景展现了国人的抗疫心灵图谱,也是中国电视剧“梦之队”展示综合实力的一次成功展演。《和平之舟》《埃博拉前线》糅合了抗疫、反恐、军事、外交、异域风情等多重元素,“用医者仁心展现大国担当”。

  其他如为纪念香港和澳门回归创作的《狮子山下的故事》《澳门人家》等带有鲜明的区域风土人情与地方文化特色;表现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超越》《冰雪之名》等,表现运动员教练员的精神世界与育人理念,在时代之变中弘扬体育精神的代际传承,取得了很好的播出效果和口碑。

  党的十八大以来,重大主题领航创作风向,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是国产剧集极为重要的构成,同时与其他各样题材一道丰富着国产剧集创作,不断加强艺术形式创新,并以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弘扬主流价值观,追求青春化表达与寓教于乐。可以预见,重大主题创作今后将更加坚定现实主义创作原则,热情地“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努力从艺术“高原”迈向艺术“高峰”。

  (作者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中国传媒大学教授)

[ 责编:崔益明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这货哪来的》:国人与国货的情感连接

  • 《展开说说》:女性谈话类综艺的新形态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2023-03-22 16:29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023-03-17 10:56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2023-03-11 14:23
促进数字经济和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既要推动影响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快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农业新基建建设。
2023-03-09 10:44
为了实现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长期可持续性,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要由数量追赶转向质量发展转型。
2023-03-06 16:13
自由、民主、人权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但不是只能有一种模式,所谓“民主对抗威权”不是当今世界的特点,更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普世价值”的内涵实际上已经被窄化为特定的西方价值。所以我们应该超越狭义的“普世价值”观念,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
2023-03-01 10:16
做好国际传播,要做很多的研究,做到知己知彼,只有研究不断深入,拿出来确切的、有说服力的资料,才能增加我们对外传播中的论述能力和说服力。
2023-03-01 10:12
拓展监督的深度和广度,搭建“互联网+监督”平台,将具有强大公信力、权威性的传统新闻媒体与更迅捷、更开放的新媒体相融合,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的监督合力。
2023-02-17 10:53
通过数字生产力的动力变革、绿色生产力的理念变革和蓝色经济的空间变革必将加速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实现和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进而推动新发展格局的加速实现。
2023-02-08 09:28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影响国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变革具有重大影响。
2023-01-13 11:25
坚持“以我为主”,多措并举建立和强化多元协同供应体系,增强持续稳定供应的能力;完善能源资源消费总量和强度的双向管控,全面实施能源资源节约战略,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2023-01-11 10:29
要想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既要立足于中国大地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回答好中国之问;又要拓展世界眼光、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吸收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回答好世界之问。
2023-01-04 10:38
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为传统产业带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及高水平供求动态平衡的加快实现提供了新思路。
2022-12-14 10:10
所谓网络意识形态,是指多元主体在互联网空间映现社会关系而形成的认知系统,借助网络工具得以呈现于网络空间的观念的上层建筑,其形成、呈现和发展依然受制于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在一定条件下对现实实践具有反作用。
2022-12-02 16:16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更好发挥园区产业和资源优势,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2022-11-28 09:21
国家安全体系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社会系统,构建国家安全体系是一件繁杂艰巨的系统工程,在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导下构建现代化总体性国家安全体系任重道远,需要政学各界通力合作、坚持不懈、不断探索。
2022-11-25 15:24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应以独立、自主、安全的高质量发展为指引,积极推动全面、开放、协同、包容、可持续的引领性创新。
2022-11-15 09:28
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续写了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伟大辉煌,擘画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必将对中华民族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2022-11-11 15:05
推进“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当然是“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但是人口规模巨大这一典型特征也为中国实现现代化带来优势,充分认识并利用人口规模巨大的优势,可以缓解艰巨性和复杂性。
2022-11-09 09:37
伟大斗争锻造了中国共产党坚忍不拔的意志、无私无畏的勇气、不怕牺牲的精神、百折不挠的品质,这是百年大党的成功之道和青春密码,是我们赢得胜利和继续胜利的不竭力量源泉。
2022-10-18 09:4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