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走过十年路,主旋律电影进阶为“新主流大片”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要闻 > 正文

走过十年路,主旋律电影进阶为“新主流大片”

来源:北京青年报2022-10-20 09:42

  作者:肖 扬

  在刚刚过去的国庆档,新主流电影再度成为引领,首次聚焦中国外交官撤侨幕后的电影《万里归途》一路强势,成为国庆档的票房冠军,这也是新主流电影连续第四年领跑国庆档票房。十年来,人们强烈地感受到,“主旋律”电影越来越好看,中国电影在“中国故事”的题材选择和叙事方式上越来越成熟,以强观赏性实现了主流价值观的有效传播,在银幕上留下了诸多奇迹,投射着中国电影不断奋进的身影。

  主旋律成新主流电影

  十年来,中国电影创作生产能力显著增强,彰显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中国美学的精品力作不断涌现,从2012年到2022年9月底,中国电影总票房累计高达4327.6亿元。在这期间,中国电影实现了蓬勃的发展,2012年,中国电影市场全年票房仅为171亿元;到了2019年,中国电影票房突破642亿元,而国产电影票房占市场份额比重整体稳步增加, 2015年至今,每年票房第一的桂冠都由国产电影摘得。

  回望近年来中国电影的发展进程,主旋律电影取得了最为耀眼的进步。2013年,博纳影业董事长于冬跟徐克导演、黄建新等主创团队在牡丹江上待了40多天,拍摄了3D大片《智取威虎山》,上映后取得了8.8亿元的票房,成为当年贺岁档票房冠军,开创了主旋律电影创新表达之路;之后的几年时间,《湄公河行动》《红海行动》《战狼2》等大片不断涌现;2019年,中国骄傲三部曲——《烈火英雄》《中国机长》《决胜时刻》在银幕上再度点燃了主流大片的观影热情,《攀登者》填补了中国电影登山题材的空白;2021年,中国新主流影片有30部之多,成为“中国叙事”的最佳载体。除了《长津湖》外,引发关注的还有张艺谋导演的谍战片《悬崖之上》、“中国胜利三部曲”之一的《中国医生》、重现李大钊从容赴死革命经历的《革命者》、第34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守岛人》以及《1921》等等,这些影片都在创作中不断寻找与当下观众的“对话”,契合中国观众对于中国故事和价值观的认同。

  可以说,主旋律电影不断发力,勇于打破固有模式,尝试着与艺术规律和市场进行更为亲密的接洽,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最终形成了主旋律影片的商业化和商业电影的主流化。这些影片艺术质量上乘、震撼观众,获得了好口碑的同时还拿下了高票房,完成了电影产业升级的需求,成功进阶到了“新主流电影”的发展阶段。

  在中国电影人的不懈探索下,新主流电影屡屡“破圈”,头部效应明显,目前在中国电影影史票房榜上,《长津湖》《战狼2》两部新主流大片,分别以57.95亿和56.94亿的票房成绩,牢牢地占据着第一名和第二名的位置。再以国庆档为例,从2019年以来,《我和我的祖国》《我和我的家乡》《长津湖》《万里归途》几部新主流大片成为4年来国庆档绝对的领跑者,成功带动了重要档期的电影大盘增长。

  平民角度、青春叙事引发共鸣

  新主流电影成功的背后是否有规律?博纳影业董事长于冬认为,电影是时代的映射,真正的好电影一定是契合时代浪潮、反映人民心声的电影。一部电影的成功,一定是对现实社会有观照的,与当下的观众产生强大的共鸣性,“今天的中国观众更希望银幕上的英雄是中国人的英雄,更希望在银幕上看到中国人的情感故事。这种自信心和文化认同的背后,其实就是我们祖国的强大和人民心中的幸福感。”

  新主流影片将视点对准了普通人和个体,使得主流价值观和国家情怀寄于普通个体表达出来,用具有感染力、穿透力的艺术形象打动了人心。比如,《中国机长》《烈火英雄》《平凡英雄》构成的“英雄系列电影”展现了平凡人的英雄,主人公都来自于中国每一个普通的家庭;电影《中国医生》在第一时间赶赴武汉,深入大街小巷,见证武汉浴火重生时的感动,将最真实的抗疫故事搬上银幕,打动了无数观众。

  另一方面,新主流电影推动了当代电影人以现代电影的制作理念去做电影,符合年轻人的观影习惯,其气氛、节奏、美学追求,都要跟今天年轻人的口味高度吻合,贴近当代年轻人的思想和价值观。比如,电影《战狼》融合动作、战争等多种元素,以小人物的成长映照民族精神;《1921》回到百年前的历史现场,全景式再现平均年龄仅28岁的热血青年们的“青春态”;《我和我的祖国》从小人物的视角切入,展现人民群众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瞬间;电影《革命者》以李大钊行刑前的38小时为叙事时间,展现他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视死如归的革命豪情和为民族牺牲的青春热血。《红海行动》的导演林超贤就表示,他满足了年轻人想象中海军为国效力的热血形象,把中国海军拍得“有型、炫酷”。

  新主流大片仍在不断突破

  《长津湖》系列电影可谓中国主旋律电影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是整个中国电影的一次全行业的合力托举。这个系列的成功为新主流大片的创作开辟了一种全新艺术路径——既能够忠于历史、不拘细节,又能够达到视听语言的创新和制作水准的升级,从人性深度呈现家国话语体系的多元性和深度。这种贴近时代主题的创作趋势得到了心灵的共鸣和认可,让“新主流电影”成为爆款的代名词。

  而一部新主流大片的创作过程是对整个电影工业成熟度的全方位考验,《长津湖》代表了中国电影先进的工业化水准。《长津湖》的特效、制作、类型化叙事均达到全球顶级水平。该影片片尾字幕将近8分钟,列出了全体主创人员的名字。这8分钟,致敬的是《长津湖》背后1.2万名工作人员。出品人于冬表示,“《长津湖》这部电影的主创和幕后都是非常强大的,有超过一百家的全球特效公司在为这部电影服务。”

  可喜的是,现象级的新主流大片不断涌现,也在不断地进行着自我挑战与题材刷新。2019年国庆档三强之一的电影《攀登者》不仅留下了中国人“为国攀登”的精神图谱,还填补了类型空白。从《攀登者》起,中国终于有了硬核登山类的电影,突破和拓展了当下世界电影以泛记录风格来拍摄登山电影的创作模式。今年的电影《万里归途》之所以能够扛起国庆档的票房大旗,与题材的新鲜度很有关系,该片填补了中国电影题材的空白,揭秘了文官撤侨背后的艰辛与博弈。

  十年间,主旋律电影完成了向新主流大片演变的自我迭代,还在步履不停地探索更多可能,契合中国电影观众对于本土题材、本土心灵的需求,用细腻的中国叙事、感人的家国情怀,将向上向善的能量注入观众内心,成为记录中国繁荣发展的现实方式。(肖扬)

[ 责编:崔益明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本日公休》:理去“烦恼丝”,留得真情在

  • 韩松落:道不尽的敦煌故事值得代代讲述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2023-09-15 10:49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2023-08-22 09:41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2023-08-18 09:14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2023-07-18 17:59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2023-07-12 09:32
区域国别学是典型的交叉学科,只有从不同学科视角贡献知识增量,通过融合、碰撞和创新,才能最终形成学科共识。
2023-06-28 09:36
我们仍需抢抓“十四五”应对窗口期,战略上保持定力,战术上灵活机动。在强化养老、托幼、家庭支持政策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房地产市场调控。
2023-05-31 17:56
中国正在打破西方对现代化标准垄断,探索出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路,创造属于自己的发展经验,为现代化理论作出重要贡献。
2023-05-24 15:49
人是经济社会发展全要素投入中最具活力、最具创造性、最具能动性的要素,人的全面发展和人口高质量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的内在要求。
2023-05-18 09:00
五个坚持明确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产业发展与转型升级、一二三次产业结构、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国内与国际间关系的重大原则,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行动指南。
2023-05-15 09:51
统筹粮食安全与活化乡村经济是未来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亟待通过深化耕地保护模式的创新,探索面向多元价值诉求的耕地保护新途径。
2023-05-06 09:58
在稳经济政策措施的持续发力下,无论是需求还是供给都处在逐步恢复中。鉴于需求不足是一个时期以来影响经济运行的明显制约因素,因此需求改善较之供给改善更能有利于经济运行。
2023-04-27 10:02
通过建构共同体记忆和一定的情感叙事策略,彰显出我们党对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历史经验和新时代新征程的新赶考之路具有坚定的历史自信。
2023-04-24 09:57
十年来的网络立法,涵盖数字中国、数字社会、数字政府等各个领域,辐射企业、社会组织、个体等各类主体。网络立法的进程与网络深度嵌入经济社会生活的步履同频共振。
2023-04-19 09:32
平台经济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就业、拓展消费市场、创新生产模式、国际竞争中大有作为。平台经济是数字经济的典型业态,是引领经济增长和推动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2023-04-07 09:15
中国特色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力量、文化因素、价值追求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实现社会财富资源在劳动人民各阶层、社会各主体之间,由盈余方向短缺方流动或盈余方与短缺方共享的资源配置活动。
2023-03-31 11:00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2023-03-22 16:29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023-03-17 10:56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2023-03-11 14:23
促进数字经济和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既要推动影响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快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农业新基建建设。
2023-03-09 10:4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