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吉林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苏轼研究会理事 由兴波
中国文坛上,苏轼(苏东坡)与弟弟苏辙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兄弟二人手足情深,经常诗词唱和。苏轼诗词中出现频次最高的便是“子由”(苏辙的字)二字,如果那时候有微信朋友圈,估计弟弟苏辙一定是苏轼@最多的人。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辙在山东齐州(今山东济南)任职,苏轼请求把自己调任离弟弟近一点的地方,于是朝廷派苏轼担任密州(今山东诸城)太守。熙宁九年(1076)中秋节,苏辙约好与苏轼一起欢度佳节,但是因事不能前来。苏轼特别怀念自己的弟弟,写下著名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值中秋之际,兄弟两人不能相聚,苏轼彻夜无眠,只能无奈地感慨:“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说,希望我们兄弟二人能够彼此思念,哪怕是相隔千里,只要共同面对同一轮明月,也就等于相聚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千百年来,这首词为苏轼圈粉无数,当代很多歌手把它改成流行歌曲传唱,是真正的“经典永流传”。
也许是这份真挚的兄弟情谊感动了上苍,让兄弟俩的思念并没有延续太久。次年(1077)的中秋节,苏轼已经从密州任上改任徐州(今江苏徐州)知州。苏辙特地赶到徐州,与哥哥团聚。兄弟两人一起游览登山,一起赏月,互诉思念之情。欢聚的日子毕竟短暂,很快两个人又要分离。苏辙和哥哥告别,不禁悲从中来,写了《水调歌头·徐州中秋》词。苏轼见了,摇头微笑:“子由,‘明月不胜愁’‘依旧照离忧’,词是好词,但何苦太悲!”本来是一个团圆的节日,却透露出兄弟不得不分别的无奈之情。第二天,苏辙告别哥哥,苏轼内心非常伤感和悲痛,又写下了一些诗文表达对弟弟的不舍之情。
自信老兄怜弱弟,岂关天下少良朋
苏辙在《次韵子瞻秋雪见寄二首》中说:“自信老兄怜弱弟,岂关天下少良朋。”这是苏辙写给哥哥苏轼的诗,提到兄弟两个的深厚情谊,从小一起学习,哥哥对自己照顾有加,关怀备至。这种情谊自小到大,从未改变过。
苏轼与苏辙兄弟两人年纪相差不到三岁,但是性格却迥然不同。苏轼先天性格比较活泼、坚毅、勇敢,而苏辙却相对敦厚、温柔、内敛了很多,兄弟两个和谐相处,性格互补。兄弟俩的爱好也不太一样,苏轼喜欢书画,喜欢收藏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充满蓬勃的热情。而苏辙对这些则不太感兴趣,对哥哥的收藏只是看看而已,并不热衷此道。苏轼喜欢四处游山玩水,奇妙美丽的风景总要要去游览一番,兴致勃勃。苏辙有时也会跟着去,但远没有哥哥那么亢奋,甚至有时不愿意跟着哥哥去,苏轼只能一个人去游览。
苏轼、苏辙兄弟俩学问初成,这时候,正巧张方平来到成都任地方官。于是苏洵带着两个儿子拿着文章前去谒见。据《瑞贵堂暇录》记载:张方平准备举荐兄弟二人进京参加府试,于是便出了几道题来考他们。苏轼、苏辙拿到题目后,专注地思考起来。苏辙对第一道题目有些疑问,就偷偷地向哥哥做了个表示。苏轼没有吱声,只是把毛笔倒过来,用笔管敲了敲桌面,意思是“管子注”。苏辙刹时明白了。看了看第二道题,苏辙仍不知道出处,于是又给哥哥做了个手势:这道题出自哪里啊?苏轼依旧没有说话,直接用笔勾去了第二题。兄弟俩答完卷后,交给张方平。张方平看完之后,非常高兴。因为第二题本来就没有什么出处,只是他用这样的方法来考考苏家兄弟二人的应变能力。张方平高兴地对苏洵说:“你这两个儿子都是天才,老大更是聪明可爱,而老二更老成持重,将来的成就也许会超过老大。”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嘉祐六年(1061)十一月,苏轼赴任凤翔(今陕西凤翔)签判,弟弟苏辙一路相送,兄弟二人手足情深,依依不舍。经过渑池(今河南省渑池县东)时,苏辙回想起当初进京赶考路过渑池的情形,写下一首《怀渑池寄子瞻兄》诗。当年,苏轼、苏辙第一次入京赶考,路途遥远,人困马乏。后来,马死了,只能改骑驴。路过河南渑池,兄弟两人向老僧奉闲借宿,并在壁上题诗。如今,再次路过这里,奉闲已经圆寂,壁上的题诗也不见了。回想起当年,感慨万千。苏辙说,我们今天在这里告别,想当初我们冒雪路过这里,如今再次经过,骑马回头还在大梁田间巡行,想来家兄已经翻过崤西古道。当年和父兄歇宿僧房共题壁诗,遥想兄台独行一定旅途寂寞,前路迷茫只能听到骓马嘶鸣。
苏轼则写了一篇和作《和子由渑池怀旧》,诗中写道:“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写人生漂泊无定,就像飞鸟在雪地上一样,偶然留下了指爪印,但鸟却不知道飞向哪里去了。后来,“雪泥鸿爪”也成为一个成语,用以感慨人生的漂泊无定。苏轼回忆说,上次经过这里的路途艰辛是否还记得呢?如今物是人非,使人感慨事事漂泊不定,人生短暂。全诗以真情写出,并不用典使事,语句亦平,但真挚感人。
与君世世为兄弟,又结来生未了因
元丰二年(1079),“乌台诗案”发生,苏轼被关入御史台监狱。苏辙给神宗皇帝上疏,表示愿意用免去自己的官职替苏轼赎罪。
狱中,苏轼以为自己被判死罪,内心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两首诀别诗《狱中寄子由》,其一写道:“与君世世为兄弟,又结来生未了因。”感慨自己功名未成,便要告别人世,留给弟弟的是无尽的哀伤和拖累。结案时,苏轼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苏辙也被贬为郓州(今山东东平)盐酒税官。
随着政局变化,元祐元年(1086)九月,苏轼担任翰林学士知制诰。元祐七年(1092),苏辙官拜门下侍郎,担任副宰相。这是兄弟二人一生当中所担任的职务最高的一段时期。
但激烈的党争,使苏家兄弟又再次被贬谪。苏辙于1094年被贬到筠州(今江西高安),苏轼则被贬惠州(今广东惠州)。不久,苏辙再贬雷州(今广东雷州),苏轼再贬儋州(今海南儋州)。
去到蛮荒湿热之地,万般不幸。所幸的是兄弟二人尚得以同行。兄弟二人一生中经历多次分离,总是互相安慰,对未来依旧保持期待。但这次不同,两人饱经风霜,已年老体衰。他们都隐约预感到,这次恐怕会是诀别。苏辙强作洒脱,在《次韵子瞻过海》中对哥哥说:“一瞬千佛土,相期兜率宫。”意思是要在天上再相聚。一语成谶,两人果然没能再在人世相见。建中靖国元(1101)年,苏轼在常州去世。苏轼死前最牵挂的便是弟弟子由,嘱托友人让弟弟为自己作墓志铭。而苏辙闻听消息后,更是痛苦得不能自已,道:“小子忍为吾兄铭!”
苏辙动情地写道:“手足之爱,平生一人”,和苏轼在乌台诗案中的那句“与君世世为兄弟,又结来生未了因”一样令人动容。
苏轼葬在了河南郏城县。政和二年(1112),苏辙逝世。临终时,苏辙特意叮嘱子孙,将其遗骨安放在哥哥苏轼墓旁。如今,三苏坟(后苏洵衣冠冢也在此)依然掩映在河南郏县小峨眉山的苍翠绿枝之间,静静地诉说着苏轼与苏辙的兄弟情深。(由兴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