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取景产业”,城市新动能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要闻 > 正文

“取景产业”,城市新动能

来源:解放日报2023-01-16 09:47

  作者:彭德倩

  全球热映的电影《阿凡达2·水之道》,再次向世界展示取景地张家界的瑰丽山水。近年来,从欧洲到亚洲,“取景产业”已成一些城市发展的新动能。

  近几年来,影视剧带火旅游点的情况并不鲜见。业内将之称为“烟花效应”——影视作品犹如一场绚烂的烟花,绽放于城市上空的同时照亮下方胜景。旅游目的地要做的,是在这个短期窗口内,找到自身的比较优势,并将其作用发挥到最大。

  不过,“取景产业”对城市的作用并不仅仅局限于此。从影视IP与文旅产业的叠加到催生影视服务业,再到助推本土电影工业发展,不少地方从摄像机镜头中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全新路径。

  城市作为电影拍摄地的四方面因素

  有研究者建立起一个数据库,素材涵盖2000年到2019年间上映的最吸金的真人剧情片,以此研究电影拍摄对于取景地的需求以及青睐度。

  数据显示,过去20年最吸金的200部电影平均在1.6个国家取景拍摄。完全在一个国家完成拍摄的电影数量不超过2/3,23%的电影在两个国家完成拍摄,其余12%在三个以上国家完成拍摄。

  一些地方从这一需求中看到了商机,“影视IP+文旅小镇”的全新发展模式由此产生并不断演进、成熟。

  例如,电影《指环王》的拍摄地新西兰玛塔玛塔小镇,吸引了大批游客,一跃成为经典影视主题旅游小镇。其影响力进一步辐射,让新西兰从一个普通的旅游国家化身为充满神秘色彩的“中土世界”特色旅游目的地。由于《指环王》这个大IP与当地旅游业的成功融合,近几年新西兰已经成了世界各地“魔戒迷”心中的朝圣地,进而带动了该国旅游产业跨越式发展。

  在韩国,中岛区域距离春川市区1.5公里,是春川市民喜爱的休闲场所及学生团体旅游的理想场所。由于景色宜人,电视剧《冬季恋歌》、电影《娃妮和俊河》等都曾在此取景。在影视剧热映热播的带动下,中岛也成为韩国知名的影视特色旅游目的地。为方便游客参观,中岛上的外景地都作了影视场景相关标识。虽然自然美景并不鲜见,但影视剧“滤镜”带来的热爱与憧憬,让这里变得独一无二,无法取代。

  即使是现在意义已经抽象化的“好莱坞”,在最初,也是摄影师寻找外景地时发现的。美国的电影制作产业从纽约、芝加哥、费城等东部城市起步,后来有人发现了好莱坞,南加州温暖的阳光和丰富的地貌非常适合终年拍摄电影。一些独立制片人开始迁到这里,在好莱坞这个洛杉矶郊区小镇落户。很快,这里便聚集了许多制片公司。到1910年前后,美国电影的制作中心便从纽约转到洛杉矶。

  1914年,环球电影制片公司在好莱坞北面建起了摄影棚和外景取景场地,命名为“环球城”——它成为第一座现代意义上的电影基地的同时,也标志着好莱坞大制片厂正式出现。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随着电影产业的发展和美国经济的衰退,电影业成了各企业和各州政府追逐的利润增长点。加之世界各国电影产业迅猛发展,大制片厂下属拍摄基地开始遭受国内外影视基地的强力竞争。

  一位电影集团负责人曾透露,选择一个城市作为电影拍摄地一般基于四方面因素的考量,一是原著背景,对于依托文学作品改编的电影,要充分尊重故事的发生地;二是气候因素;三是政策因素,国家、地区政策对于电影拍摄地选择的影响重大;最后一个因素是城市的便利性。

  从依赖天然气候美景到更多人为“干预”

  事实上,“取景产业”的利好并不仅仅停留于对城市形象的塑造及对旅游业的加成,在其背后,核心是影视服务产业,它是现代影视工业高度专业化、分工化的产物。

  漫步在芝加哥街头,你很有可能路过一个电视剧或电影的拍摄现场。数据显示,芝加哥已成为除洛杉矶和纽约之外,美国影视剧拍摄最多的城市之一。

  据统计,最高峰时,2个月内就有8部电视剧、3部好莱坞电影在芝加哥同时拍摄。当地优秀的影视人才及政府在税收政策方面的大幅优惠,正吸引越来越多的电影工作室和制作公司落户。

  作为美国国际金融中心之一,芝加哥既有错落有致的摩天楼集群、风景优美的密歇根湖,还有工业时代衰落的废弃工厂,多变且富有文艺气息的城市特质使其具有较高的辨识度。

  除《蝙蝠侠》系列之外,《变形金刚》《蜘蛛侠》《超人》《源代码》以及《美国丽人》《王牌对王牌》《偷天换日》等好莱坞大片都曾在芝加哥拍摄。电视剧方面,大热美剧《越狱》主要取景地就是芝加哥郊区的一座监狱。

  仅在2017年一年间,就有580个影视拍摄项目在芝加哥进行,影视服务行业为这座城市带来的经济收入达4.23亿美元,由此成为新的经济支柱和增长点。

  即使在美国国内,影视服务行业的竞争也在各州之间激烈进行。芝加哥在该行业发展地图中数据漂亮,然而它所在的伊利诺伊州在与佐治亚州的比较中处于下风——包括漫威在内的近20家主要电影工作室和制作公司在佐治亚州建立办公室。电影和电视剧制作人在佐治亚州的花销数倍于伊利诺伊州。

  深究发现,伊利诺伊州和佐治亚州都给予影视剧制作方同等比例的税收减免,但后者内有乾坤。

  伊利诺伊州税收减免主要针对本州演员和工作人员,减免对象的月工资不超过10万美元。这主要是为照顾当地就业,包括群演、灯光师以及其他工种。

  比较来看,佐治亚州的税收减免政策细则对影视制作人更具吸引力。佐治亚州奖励任何在该州的拍摄工作,要求每个拍摄项目在当地开销必须达到50万美元以上。而且税收减免对象不限本州演职人员,也不设定金额上限。这意味着在该州拍摄的影视剧如果起用好莱坞大牌明星,他们的片酬也在税收减免范畴内,这往往会吸引更多大制作到当地拍摄。

  如果说,最初的“取景产业”发展更多依赖于天然的气候美景,随着影视数字技术的兴起,更多人为“干预”开始。

  2000年建于诺曼底的法国全景数字工厂电影后期制作公司由导演吕克·贝松一手推动,创立宗旨是运用当今世界最高端的数码技术以及尖端科技人才,为影视工业的创作者服务。

  吕克·贝松认为,在欧洲不能没有大型的影视城,便萌生把原法国电力公司的一个废旧厂房改造为欧洲最大影视城的想法,希望接待全世界的剧组来法国拍摄。该影城的最大“卖点”就是把摄影棚和电影城其他的配套设施完全协同作用。至今,这里已承接了无数影视、广告作品的拍摄项目。

  积淀力量从“制造”到“创造”

  提到“取景产业”,匈牙利的布达佩斯是经典案例,成为很多电影的取景胜地,包括《银翼杀手2049》《但丁密码》《红雀》和《阿根廷别为我哭泣》等。许多人早已在大银幕中对这座城市完成了一次神游。

  几个月前刚刚上映的大片《沙丘》同样在此拍摄,值得一提的是,该系列电影第二部的拍摄地再一次锁定布达佩斯。

  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布达佩斯和布拉格吸引了许多影片取景拍摄,并成为全球海外制作在欧洲的两大重镇。更有人戏称前者是“欧洲的横店”。

  上溯布达佩斯在这一领域的发展路径可以发现,其对自身的定位并未停留于“取景地”。

  和美国本土以及伦敦、柏林、巴黎等城市相比,布拉格和布达佩斯有着显著的成本优势。业内测算显示,同一项目在布达佩斯的摄制成本大约比洛杉矶低25%,这一优势很大程度上来自较低的人力成本。

  另一方面,政府出台的优惠政策则对行业有着更直接的影响。这一点在布拉格和布达佩斯两座城市的地位变化上体现得尤为明显。

  匈牙利在2004年出台了相关优惠政策,除了制片公司在匈牙利境内的支出以外,其在境外用于请当地雇员的花销也可以得到返利。这一政策效果立竿见影。2010年,捷克政府跟进出台了优惠政策,但因缺乏资格审核导致资金流失,效果不彰。

  2010年,美国最大的独立制片商罗利制片厂和匈牙利奥里戈电影集团联合投资的一家电影厂在布达佩斯开张运营。制片商称它是“欧洲最好的电影拍摄和后期制作设施”。

  耗资7700万美元的新电影厂位于布达佩斯东郊,占地18公顷。它包括9个摄影棚,其中一个面积达4200平方米。

  目前,布拉格和布达佩斯仍是海外影视服务行业在欧洲尤其是中欧地区的两大中心。塞尔维亚、迪拜、阿布扎比等地也正摩拳擦掌加入“战场”。

  面对不断加剧的竞争,已经站稳脚跟的布达佩斯在继续为电影制作提供美景及优质服务的同时,进一步发力,凭借在影视服务行业中的技术及政策积淀,壮大匈牙利本土电影业。从“制造”到“创造”的努力,初显成效。

  2017年2月19日,第67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颁奖礼上,匈牙利女导演伊尔蒂科·茵叶蒂执导的影片《肉与灵》一举夺得最佳影片金熊奖。这部被媒体称为带有“神秘主义”色彩的“超现实主义”电影,使匈牙利电影成为世界电影瞩目的焦点。该片的扶持资金来自匈牙利国家电影基金,继此前扶持的影片《索尔之子》获第68届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提名,并获得第88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奖以后,再次引起全球业界和扶持机构的关注。

  据悉,匈牙利国家电影基金还开启了一项教育和实习计划,致力于培养匈牙利电影业的后备力量。(彭德倩)

[ 责编:崔益明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从“有限”到“无限”,演技综艺的生态进化论

  • 周才庶:从《我的后半生》看“后半生”叙事的浮与沉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发展数字经济是我国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面对创新涌现、迭代迅速的发展态势,我国积极顺应数字经济发展规律,审时度势调整发展政策。
2025-04-21 09:48
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关键在于推进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其中,改革的核心在于粮食政策创设与制度创新,调动和保护好农民种粮积极性,让农民种粮有奔头,让政府抓粮有动力。
2025-03-26 16:25
在当前中国的发展进程中,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是两个至关重要的战略方向。这两大战略的实施,不仅关系到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也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关键步骤。
2025-03-21 16:18
城市是科研机构、人才、设施等创新要素最为集中的地方;城市自身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创新。城市的创新及发展,既需要制定明确的目标,还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和原则。
2025-03-18 09:13
全过程人民民主以聚焦民生的方式促进机会公平、打破利益藩篱,让维护社会正义的机制更加完善,持续性地疏浚社会成员上升发展流动渠道,确保每个个体都拥有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机会。
2025-03-03 10:49
契合数字化、智能化的传播格局,适应Z世代拥抱变革、表达活跃、实践奋进的代际特征,以更鲜活的话语、多元的样态实现有效触达,彰显理论的生命力与引领力,是做好新时代理论传播的应有之义。
2025-01-22 11:22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正在通过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更新、重组,生产关系、生产制度重塑,成为最具潜力、带动力和深刻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引航。
2024-12-23 13:29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