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流浪地球2》:“硬科幻”还需要严密叙事的支撑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文艺原创 > 正文

《流浪地球2》:“硬科幻”还需要严密叙事的支撑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2023-01-29 15:40

  作者:兰州大学文艺评论中心执行主任,文学院副教授 周仲谋

  上映7天,总票房破23亿。不得不承认,如果说《流浪地球》成功打开了中国科幻电影发展的大门,那么《流浪地球2》则标志着中国电影工业在进一步发展完善之后,正式开启了追赶好莱坞的征程。与四年前的第一部相比,《流浪地球2》在主题上延续了人类危机下的命运共同体意识,影像画面和情感饱满度方面有一定进步与提升,这是值得肯定的。但是,按照科幻片的高标准来要求,《流浪地球》系列作为中国式“硬科幻”电影的代表作品,在叙事上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流浪地球2》:“硬科幻”还需要严密叙事的支撑

  《流浪地球2》海报

  《流浪地球2》虽是续集,但故事情节却属于前传。影片通过三条线索,讲述了“流浪地球”计划的来龙去脉,补全了第一部中主人公的身世。三条线索中,以周喆直为代表的国家领导,在世界各国高层决策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重要作用,彰显出大国的情怀、责任和担当;以刘培强为代表的航天员,为国为家,勇敢拼搏,奉献付出;以图恒宇为代表的科技人员,在亲情驱动下,百折不挠地探索数字生命前沿领域,并在关键时刻促成发动机点火,让地球成功避开月球碎片的撞击。上述三条线索,既塑造出睿智镇定、力挽狂澜的高层领导形象,也表现了普通人的爱情、亲情、友情。

  影像画面上,《流浪地球2》可圈可点,几乎达到世界一流水准。直入云霄的太空电梯、壮观的无人机群、激烈的空中大战、逼真的太阳风暴、极具震撼感的月球核爆场景,大大增强了影片的视觉冲击效果和可观赏性。

  然而,在故事情节方面,《流浪地球2》和前作一样,未能走出叙事贫弱的误区。最明显之处,是矛盾冲突设置的牵强。在商业类型片中,矛盾冲突是促使人物采取行动,推动故事情节向前发展的主要力量。通常类型片的矛盾冲突会设置成——主人公为实现目标与各种阻碍进行对抗。在对抗过程中,故事情节得以发展,人物性格得到揭示。

  《流浪地球2》中,影片开头段落的矛盾冲突是在“移山计划”执行者与反对者之间展开的。反对方的黑客侵入网络系统,操纵无人机袭击太空基地,还派人潜入太空电梯,与刘培强、韩朵朵等人展开激烈搏斗。该段落的矛盾冲突以执行方用“550C”覆写系统、夺回无人机控制权,反对方发射导弹炸毁太空电梯和方舟号空间站而告终。在此过程中,刘培强与韩朵朵的爱情迅速升温,两人走到了一起。

《流浪地球2》:“硬科幻”还需要严密叙事的支撑

  《流浪地球2》海报

  如果说,开头段落的矛盾冲突还算基本合理的话,那么,当“移山计划”的可行性得到验证,并更名为“流浪地球”计划之后,执行者与反对者之间的矛盾却被大大淡化了。那靠什么矛盾冲突来推进故事呢?影片创作者祭出的法宝是——意外。影片设置了一次又一次的意外,几乎让每次执行任务都发生意外,以此来营造紧张氛围,渲染悲壮感。逐月发动机过载爆炸,宇航员们只得开着飞船往月球上放置核武器;核弹即将放置完毕时,一艘运输艇失控撞向刘培强所在的飞艇,致使人员受伤;由于无法按时串联起核武器引爆密码,宇航员只好登陆月球人工启动核弹;图恒宇、马兆带队到北京重启根服务器,因意外频发,一位队友的腿被门夹断,马兆也因腿被设备压住溺亡,图恒宇最后亦被淹死。用过多的意外来制造冲突,推进情节,既有重复之嫌,也让观众对造成这些意外的科技产生怀疑。

  这样的“意外”,在《流浪地球》中同样存在,例如第一部结尾处设备出现故障,就是主人公刘启手动操作下才完成的。高科技在关键时刻总是掉链子,最后还得人工手动解决,让人怎么能放心地信任科技?影片中的“流浪地球”计划本身就是建立在科技基础上的,如果科技如此不靠谱,该计划岂不成了让人惴惴不安的大冒险?成了孤注一掷的赌徒行为?与该计划相关联的宏大感、悲壮感、英雄主义岂不都被消解了?

  此外,影片中的某些细节同样缺乏逻辑性,经不起推敲。例如,当逐月发动机相继爆炸并引发潮汐变化乃至海啸后,广播中已通知沿海居民搬迁到高地势区避险,然而即将离开地球去空间站的刘培强与岳父、儿子告别时,地点却仍在海边。又如,影片中决策者们阻止研发数字生命,是因为担心人们沉溺虚拟世界而不愿面对即将到来的现实危机,但最终恰恰是图恒宇父女的数字生命在关键时刻启动了行星发动机,挽救了人类。既然数字生命可以挽救人类,当初为何一定要禁止研发呢?就算是要禁止研发,为何要因噎废食,关闭全球互联网?影片后来为了启动行星发动机,又要重启全球互联网,这样的前后矛盾,使剧情显得颇为生硬。再如,“流浪地球”计划要持续2500年,漫长的流浪中如何解决粮食问题,影片却完全没有交代。这些不合逻辑之处,已然成为“硬科幻”的“软肋”。

  影片叙事上的另一缺陷则是为了强化危机感和紧张感,不断用字幕提示“距某某危机还有多长时间”,这样的提示出现得过于频繁,让观众提前预知影片即将发生的故事,没有了悬念和震惊感,观影乐趣也随之降低。

  不可否认,电影《流浪地球2》凭借壮观的画面、震撼的音乐、浓烈的情感,确实可以令观众沉醉,甚至潸然泪下。然而,叙事方面的不足,也对影片剧情的合理性与可信度造成制约,影响了影片的思想深度和艺术高度。要想达到商业性和艺术性的双赢,《流浪地球》系列影片还需要在叙事上多下功夫。唯有以逻辑严密、生动曲折、引人入胜的故事做支撑,“硬科幻”电影才能摆脱叙事生硬的弊病,真正走进观者内心,彰显中国电影的文化“软实力”。(周仲谋)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本日公休》:理去“烦恼丝”,留得真情在

  • 韩松落:道不尽的敦煌故事值得代代讲述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2023-09-15 10:49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2023-08-22 09:41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2023-08-18 09:14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2023-07-18 17:59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2023-07-12 09:32
区域国别学是典型的交叉学科,只有从不同学科视角贡献知识增量,通过融合、碰撞和创新,才能最终形成学科共识。
2023-06-28 09:36
我们仍需抢抓“十四五”应对窗口期,战略上保持定力,战术上灵活机动。在强化养老、托幼、家庭支持政策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房地产市场调控。
2023-05-31 17:56
中国正在打破西方对现代化标准垄断,探索出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路,创造属于自己的发展经验,为现代化理论作出重要贡献。
2023-05-24 15:49
人是经济社会发展全要素投入中最具活力、最具创造性、最具能动性的要素,人的全面发展和人口高质量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的内在要求。
2023-05-18 09:00
五个坚持明确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产业发展与转型升级、一二三次产业结构、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国内与国际间关系的重大原则,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行动指南。
2023-05-15 09:51
统筹粮食安全与活化乡村经济是未来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亟待通过深化耕地保护模式的创新,探索面向多元价值诉求的耕地保护新途径。
2023-05-06 09:58
在稳经济政策措施的持续发力下,无论是需求还是供给都处在逐步恢复中。鉴于需求不足是一个时期以来影响经济运行的明显制约因素,因此需求改善较之供给改善更能有利于经济运行。
2023-04-27 10:02
通过建构共同体记忆和一定的情感叙事策略,彰显出我们党对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历史经验和新时代新征程的新赶考之路具有坚定的历史自信。
2023-04-24 09:57
十年来的网络立法,涵盖数字中国、数字社会、数字政府等各个领域,辐射企业、社会组织、个体等各类主体。网络立法的进程与网络深度嵌入经济社会生活的步履同频共振。
2023-04-19 09:32
平台经济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就业、拓展消费市场、创新生产模式、国际竞争中大有作为。平台经济是数字经济的典型业态,是引领经济增长和推动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2023-04-07 09:15
中国特色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力量、文化因素、价值追求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实现社会财富资源在劳动人民各阶层、社会各主体之间,由盈余方向短缺方流动或盈余方与短缺方共享的资源配置活动。
2023-03-31 11:00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2023-03-22 16:29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023-03-17 10:56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2023-03-11 14:23
促进数字经济和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既要推动影响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快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农业新基建建设。
2023-03-09 10:4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