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在“升级打怪”中能否定义都市女性?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要闻 > 正文

在“升级打怪”中能否定义都市女性?

来源:文汇报2023-02-13 09:21

  作者:王筱丽

  承接近年来女性题材的高关注度,又一部都市生活剧《女士的品格》近日开播,万茜、刘敏涛、邢菲三位演员在剧中各自代表不同代际的女性,与职场生活、亲密关系、家庭育儿等现实难题撞个满怀。然而,剧本总比真实多了几分“戏剧性”,几位女性在各类事件接连不断地轰炸下,逐渐成为了“女斗士”,忙着战胜一重又一重的难关。

  邢菲饰刘小溪,刘敏涛饰安欣,万茜饰姚薇 制图:李洁

  不可否认,近年来女性群像戏精彩剧作迭出,只是这部剧如此“抓马”的安排却令旁观者对“女士”的本来面貌产生些许疑虑,而片名中的“品格”更是愈发模糊。这样的叙事困境并不少见,如何让观众在戏剧中辨认真实,在真实中产生共鸣,仍旧是创作者的一道功课。

  在“乘风破浪”和“一地鸡毛”间游走的女性

  《女士的品格》女性群像阵容可谓十分强大,姚薇(万茜饰)、安欣(刘敏涛饰)、刘小溪(邢菲饰)构成了颜值爆表的三角结构。电视剧开篇,留着利落短发、身穿白色套装的姚薇就给了刘小溪一个下马威,身为娱果公司商务总监,姚薇笃信“只有第一才能被人记住”,将事业排在人生的优先顺位。入职公司五年以来,无论提报方案、合作谈判,还是酒桌上的觥筹交错,她都能应付得当。只是,做事风风火火的姚薇也有着自己的秘密,她与公司新晋导演程梁“隐婚”在前,随后更意外怀孕被打了个措手不及,职场高压和婚姻生活之间的平衡成了必须面对的“送命题”。

  40岁的安欣乍看之下是令人羡慕的对象,她与身居高位的丈夫达成一致,始终坚持着“丁克主义”。虽然已过不惑之年,她依旧保持着姣好的容貌与身材,与此同时,凭借着丰富的经验与阅历,她的事业也顺风顺水地进行着。遗憾的是,结婚七年后,丈夫的出轨给圆满的生活扔下一颗重磅炸弹,发现真相的安欣痛定思痛,选择有尊严地离开。在她的心中,未来的人生,或许只有工作的陪伴。

  在姚薇面临生活的“一地鸡毛”之前,下属刘小溪早已品尝到了夹在工作和育儿之间的两难。25岁的年轻女孩在事业上升期迎来了小生命,在大城市站稳脚跟的压力与养育孩子的不易使她一时难以负荷。与此同时,婆婆的到来让她的小家因生活观念的冲突,逐渐开始起了风波……

  宽广视角为女性题材找寻新故事

  《女士的品格》或许会让不少剧迷联想到韩剧《绅士的品格》——这部11年前的作品在国内评分网站上依旧维持着8.2分的高口碑。回看旧作,其出彩之处正是打破了众多关于“绅士”的固有印象。四位年龄40+的男性绕开了规定情境设下的陷阱,也因此拥有了更宽广的生命体验空间,他们在工作中兢兢业业,在情感世界亦可以拥有绚烂的罗曼史。可贵的是,打开的视野也使剧中的“女士”不再为刻板认识所局限,从而贡献了精彩的对手戏。

  这样的思路给当代女性题材的创作带来启示,某视频网站曾在去年发布《2022荧幕女性报告》,《山海情》中的水花、《女心理师》中的贺顿和《小敏家》中的刘小敏被受调观众选为最喜爱的女性角色前三名。尽管身处不同年代、不同年龄段,这三个角色的共通之处便是都对自身的人生步调和轨迹掌握着主动权。

  不出意外,现代女性的都市生活将依旧是影视剧的热门主题。与《女士的品格》同期热播的就有《今生也是第一次》《耀眼的你啊》等相关题材作品,就在上个月,治愈系女性短剧《开杯畅饮的姐姐们》也已杀青。不论是初入社会的女生,还是经历过生活历练的女人,愿荧屏上的女性不再只是换个剧名、换个场景不断“打怪升级”。(王筱丽)

  原标题:《女士的品格》正在热播 在“升级打怪”中能否定义都市女性?

[ 责编:崔益明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刘上生:宝黛之恋“情”“理”矛盾的艺术处理

  • 戏曲微短剧:中华戏曲创新传播的新范式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发展数字经济是我国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面对创新涌现、迭代迅速的发展态势,我国积极顺应数字经济发展规律,审时度势调整发展政策。
2025-04-21 09:48
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关键在于推进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其中,改革的核心在于粮食政策创设与制度创新,调动和保护好农民种粮积极性,让农民种粮有奔头,让政府抓粮有动力。
2025-03-26 16:25
在当前中国的发展进程中,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是两个至关重要的战略方向。这两大战略的实施,不仅关系到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也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关键步骤。
2025-03-21 16:18
城市是科研机构、人才、设施等创新要素最为集中的地方;城市自身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创新。城市的创新及发展,既需要制定明确的目标,还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和原则。
2025-03-18 09:13
全过程人民民主以聚焦民生的方式促进机会公平、打破利益藩篱,让维护社会正义的机制更加完善,持续性地疏浚社会成员上升发展流动渠道,确保每个个体都拥有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机会。
2025-03-03 10:49
契合数字化、智能化的传播格局,适应Z世代拥抱变革、表达活跃、实践奋进的代际特征,以更鲜活的话语、多元的样态实现有效触达,彰显理论的生命力与引领力,是做好新时代理论传播的应有之义。
2025-01-22 11:22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正在通过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更新、重组,生产关系、生产制度重塑,成为最具潜力、带动力和深刻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引航。
2024-12-23 13:29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