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杨长平
电影是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阵地,是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文艺形式,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标识。发展和繁荣电影产业,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题中之义,更是加速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电影产业要正确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刻内涵,把握电影产业意识形态属性和产业属性的关系,把“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不断增强”作为产业发展的主要目标,才能不断推动电影产业高质量发展。
以高质量发展的电影产业回应“责任担当”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就是“民族、国家和政党对自身文化、历史、价值、时间、前途的高度认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特别是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推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显著增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也步入了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的新阶段。
在某种程度上,电影产业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一般产业相比,电影产业的功能是多方面的,除了具有经济功能外,还具有文化、政治以及社会功能,这使得电影具有独特的作用与意义。具体而言,电影作为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文艺形式,因承载的价值理念、审美旨趣和文化内涵,在丰富人民精神生活的同时,也承担着传播主流价值、增进文化了解、提升民族自信等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遗产深厚,并在历史的发展中积淀了忠勇刚毅、和谐朗达的民族精神,这些都是中国电影产业赖以生存的土壤,也是民族文化自信的根本所在。当全球化发展推动世界文化融合发展向前,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展开博弈,挖掘民族文化价值、维护文化独立、实现文化自信,在中国电影产业发展中就显得非常迫切。新时代新征程,电影产业要站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高度,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起来,把推进文化自信自强作为核心目标,创作推出更多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电影精品。
以高质量发展的电影产业强化“人本需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高质量发展、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电影作为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文化娱乐方式,在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当前及今后较长时期,推动电影产业中国式现代化的焦点,正是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基础上,持续推进实现全体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电影产业凭借鲜明艺术个性和独特审美特征,在题材、类型、技术、营销等各方面都有了创新性发展,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成长为全球电影市场发展的“主引擎”。特别是2020年以后,面对疫情多发频发的严峻挑战,中国电影产业体现了从困境中快速复苏的顽强生命力,涌现出《长津湖》《流浪地球》《你好,李焕英》等一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类型多样化的优秀影片,获得了高票房,赢得了好口碑,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电影的产业价值进一步得到彰显,市场韧性与潜能得以凸显。
电影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商品,要把人民群众欢迎不欢迎、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和检验电影艺术的最高标准。因此,电影产业要学会从大众流行文化中寻找电影素材,从观众最根本的精神文化需求出发,了解观众真实的观影目的,充分运用民族文化的叙事策略及精湛老到的叙事技巧,辅以类型化、微观化和人文化等叙事方式,从细微处着眼讲述故事,在体现社会个体喜怒哀乐的同时,潜移默化地穿插传统文化精神及价值观。
以高质量发展的电影产业回应“时代诉求”
一个民族的复兴,文化的兴盛是强大支柱。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电影是“铁盒子里的大使”,以其极具感召力和引导力的特点,成为世界人民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载体,也理所当然肩负起“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历史责任。
新时代新征程中,中国电影要学会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并对其进行现代化的转化和表达,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以适应当今的政治、经济、文化及媒介语境,确保电影产品契合受众的审美与认知。换言之,电影创作要艺术展现新时代中国的发展观、文明观、安全观、人权观、生态观、国际秩序观和全球治理观,并与现代大众的文化需求相结合,从而在更高层次追求、文化传播和全球商业价值的统一。
(作者杨长平系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