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传统需要守正,艺术贵在创新
——写在昆曲《牡丹亭》重返校园之际
作者:王晓平
19年前,一部经典传统戏曲剧目《牡丹亭》(青春版)在苏州大学存菊堂隆重连演三场,盛况空前,开启了全国校园巡演、传统文化传播、传承之路,至今已在海内外演出427场,其中在38所大学演出98场。因其艺术构思简明,舞台设计唯美,剧情表现一波三折,音乐唱腔婉转细腻,该剧一时间成为社会热议话题和学生追捧对象,开创了高雅艺术进校园的成功范例,在国内高校演绎出戏曲艺术保护与传承的时代佳话。2023年2月25日,该剧组原班人马,再度回归苏州大学,为师生奉献了一场期待已久的精神盛宴。演出隆重热烈,师生热度有增无减,现场自始至终充斥着爱情的凄美,通过艺术语言,音乐流动以及多种艺术手段,通俗易懂的呈现出阴阳调和,至纯至美的人生境界。年轻学子们在梦幻与现实,人间与地狱,理想与崇高之间,随剧情的跌宕起伏浮想联翩,深醉其中。
艺术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牡丹亭》是明代剧作家汤显祖创作的传奇(剧本),是中国戏曲史上杰出的作品之一,刊行于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该剧描写了官宦千金杜丽娘对梦中书生柳梦梅倾心相爱,伤情而死,化为魂魄寻找现实中的爱人,人鬼相恋,最后起死回生,终于与柳梦梅永结同心的故事。将这部流传数百年的艺术经典以现代人审美方式呈现,其价值与意义不言而喻,难度、跨度非同寻常,尤其是面对当今年轻观众思维活跃,知识面广,艺术修养好,艺术需求高且多样,这给艺术家的再创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只有从策划、剧本、艺术构思、舞台设计、唱腔伴奏、道具服饰等环节方面做到与时俱进,从艺术本质、审美需求、戏曲规律、音乐特征等对其进行精雕细刻和高度凝练,才能真正做到以美为魂,立美育人。
经典艺术是人类精神文明的集中体现。将《牡丹亭》的艺术精髓浓缩在3个小时内,不仅保留了全本中的《惊梦》《言怀》《道觋》《离魂》《冥判》《忆女》《幽媾》《回生》8折,而且每折剧情精炼短小,一气呵成,不仅赋予逻辑,而且随着剧情的展开,环环相扣,张弛有度,虚实相间,以情为主线,运用多种艺术手法塑造人物,渲染剧情,其构思巧妙,唯美典雅,引人入胜。在有限时间与空间里体现出天、地、人,情与爱,理想与现实的真善美有机统一,在充分发挥戏曲艺术综合性特征的基础上,《牡丹亭》(青春版)彰显了中国艺术的虚拟之美、虚幻之美。
视听审美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以吴语为基础的唱腔依据依字行腔的创演基本原则,咬字吐字清晰,过腔圆润通透,归韵讲究饱满,体现出演员对艺术的精益求精。立美崇高的艺术境界将人带入虚幻与现实之间,将凄美的爱情故事升华为一种若即若离,忽远忽近,飘忽不定的审美境界,体现出中国古典艺术天人合一,气韵生动的至美理想。
近代“五四运动”以来,西方文化强势进入中国,国人在广泛接受的同时,促进了中国与世界的接轨,加快了中国现代化进程。与此同时也形成了中西文化壁垒,对于中国文化绵延不息的历史视而不见,对于悠久的戏曲艺术格调听而不闻。新世纪以来,在国家经济实力提高的同时,传统文化得到尊重,戏曲艺术得到大力弘扬。《牡丹亭》(青春版)充分发挥现代艺术表现手段的多样特征,在灯光斑斓中,光影强弱转换,若即若离,五光十色;在服饰色调中明暗冲击鲜明,视觉效果强烈,无疑增加了对剧情的有效渲染和对艺术形象崇高之美的塑造。今天再次回归校园,已没有之前的担心与不安,当原班人马再次出现在校园舞台,很多年轻学子为获得门票四处奔波,现场门外有数百名观众无票的无奈和演出后久久不愿离开的期待,凸显出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这是一种情怀,也一种传承、更是一种信仰。传统需要守正,艺术贵在创新,文化必须弘扬!
(作者王晓平系苏州大学音乐学院教授,海南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
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面向社会长期征集优秀稿件。诚邀您围绕文艺作品、事件、现象等,发表有态度、有温度、有深度的评论意见。文章2000字以内为宜,表意清晰,形成完整内容。来稿一经采用,将支付相应稿酬。请留下联系方式。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投稿邮箱:wenyi@gm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