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赵建中
《四季咖啡馆》是2022年由王小龙、周洪波、陈丹燕、舒浩仑、杨洋、艾买提·麦麦提、金嘉楠、杨宸联合执导的一部电影,由《人民咖啡馆》《面试》《哨子》《咖啡与雪糕》《冷萃》《咖啡馆》和《富民长乐》等7部短片组成。该片的每一个故事都与咖啡馆有关,挖掘与表现了上海这座城市的独特气质,是继《爱情神话》之后带给观众的又一次惊喜。
这部由7部短片组成的影片将纪录片与剧情片融为一炉,以咖啡馆为主要叙事空间,反映了生活在这座城市的老上海人、新上海人的生态与心态。如果说梧桐树是上海的皮肤、体表,那么,咖啡馆则是上海的气质、灵魂。以上海市静安区南京西路街道来说,每平方千米有近60家咖啡馆,差不多每走十几步,就能看见一家。每天的上班路上,很多年轻白领都会手持一杯咖啡。可见,对于上海人来说,喝一杯咖啡并非生活点缀,而成为了生活的组成部分。几位曾经在舞台上挥洒青春热血的摇滚大叔,随着岁月的流逝早已不再是舞台的主角,于是他们聚首在四行仓库的人民咖啡馆畅谈往事与人生感悟。一对兄妹在要不要签动迁协议书这一问题上产生分歧,将谋求和解的地点选在了他们熟悉的咖啡馆;上海男人把在异地打拼的女友约来咖啡馆谈情说爱,或许就是觉得馥郁的咖啡香味能提供能消弭隔阂的良好氛围;定居上海的新疆朋友将家乡的旧交带到咖啡馆重叙旧好,或许就是在耳濡目染中上海人的日常生活对他们产生了的影响……总之,影片聚焦上海的咖啡馆,用富有个性的电影语言完成了一次上海故事的集体讲述,眼光独到,极具意义。
该片推出之时,正逢法国新浪潮大师戈达尔去世。在影片的学术研讨会上,有专家说:一个戈达尔倒下去,七个小戈达尔站起来。这并非戏言。从电影制作来说,由于超低摄制成本的限制,这七部短片的艺术质量参差不齐,有的还比较粗粝,但影片体现的电影文化精神却值得关注与弘扬。片中体现出独立电影的风格,因不过多考虑电影的政治与商业属性,而回到了电影的本真状态,犹如一杯没有任何添加剂的果汁,清冽可口。再如,中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作家电影,而该片则呈现出作家电影的风格。其中最典型的是陈丹燕导演的《哨子》。三年里,这位作家因疫情暂停了脚步,但她仍然心向远方。为此,她想带上一种哨子,在独行时既能保护自己,又不至于孤单寂寞。因为哨子既可以呼唤友声,也可以在遇险时求救。影片一开始就是陈丹燕坐在咖啡馆通过互联网寻找哨子,随着情节慢慢推进,观众渐渐意识到电影中的哨子已经成了一种象征,表明了人们对世界平安与和谐的呼唤。该片质朴清新,意味隽永,堪称佳作。可以这样说,这七部短片并非每一部都是精品,但影片体现的纯粹、多元、创新的电影文化精神,毫无疑问将为上海电影在唱响主旋律的同时,进一步坚持多样化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从传统的创作机制来说,电影一般由电影制片厂或影视公司出品,由专业的电影从业人员团队进行创作,而这部影片的投资方、出品方、主创人员却不同常规。《四季咖啡馆》由来自沪上的7位文化人携手创作,其中有作家、诗人,也有专业电影导演与电影教育工作者。这一创作机制既增加了电影创作的生长点,也丰富了电影艺术的风格样式,让人耳目一新。不能小看新颖的创作机制对电影生产的重要性,意大利的新现实主义与法国新浪潮的产生并出现大量优秀作品,其实都与创作机制的创新与突破有关。据悉,目前该片正在筹拍第二部,也许正是因为这种新颖的创作机制,为此类电影的可持续发展与艺术上的不断创新突破提供了可能性。从这个角度来说,该片的艺术创作行为相对该片的艺术创作成果来说,更值得让人总结评估。
总之,《四季咖啡馆》的拍摄是一次成功的探索与实践。期待未来有更多的上海电影人充分展现自己的智慧与才华,拍摄反映上海城市生活、展现上海城市气质的电影。同时,笔者也由衷地希望中国电影在未来可以呈现出更加多元、更加生机勃勃的局面。
(作者赵建中系作家、文艺评论家、翻译家)
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面向社会长期征集优秀稿件。诚邀您围绕文艺作品、事件、现象等,发表有态度、有温度、有深度的评论意见。文章2000字以内为宜,表意清晰,形成完整内容。来稿一经采用,将支付相应稿酬。请留下联系方式。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投稿邮箱:wenyi@gm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