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四季咖啡馆》:挖掘与展现上海独特的城市气质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文艺原创 > 正文

《四季咖啡馆》:挖掘与展现上海独特的城市气质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2023-03-24 11:23

  作者:赵建中

  《四季咖啡馆》是2022年由王小龙、周洪波、陈丹燕、舒浩仑、杨洋、艾买提·麦麦提、金嘉楠、杨宸联合执导的一部电影,由《人民咖啡馆》《面试》《哨子》《咖啡与雪糕》《冷萃》《咖啡馆》和《富民长乐》等7部短片组成。该片的每一个故事都与咖啡馆有关,挖掘与表现了上海这座城市的独特气质,是继《爱情神话》之后带给观众的又一次惊喜。

《四季咖啡馆》:挖掘与展现上海独特的城市气质

  这部由7部短片组成的影片将纪录片与剧情片融为一炉,以咖啡馆为主要叙事空间,反映了生活在这座城市的老上海人、新上海人的生态与心态。如果说梧桐树是上海的皮肤、体表,那么,咖啡馆则是上海的气质、灵魂。以上海市静安区南京西路街道来说,每平方千米有近60家咖啡馆,差不多每走十几步,就能看见一家。每天的上班路上,很多年轻白领都会手持一杯咖啡。可见,对于上海人来说,喝一杯咖啡并非生活点缀,而成为了生活的组成部分。几位曾经在舞台上挥洒青春热血的摇滚大叔,随着岁月的流逝早已不再是舞台的主角,于是他们聚首在四行仓库的人民咖啡馆畅谈往事与人生感悟。一对兄妹在要不要签动迁协议书这一问题上产生分歧,将谋求和解的地点选在了他们熟悉的咖啡馆;上海男人把在异地打拼的女友约来咖啡馆谈情说爱,或许就是觉得馥郁的咖啡香味能提供能消弭隔阂的良好氛围;定居上海的新疆朋友将家乡的旧交带到咖啡馆重叙旧好,或许就是在耳濡目染中上海人的日常生活对他们产生了的影响……总之,影片聚焦上海的咖啡馆,用富有个性的电影语言完成了一次上海故事的集体讲述,眼光独到,极具意义。

  该片推出之时,正逢法国新浪潮大师戈达尔去世。在影片的学术研讨会上,有专家说:一个戈达尔倒下去,七个小戈达尔站起来。这并非戏言。从电影制作来说,由于超低摄制成本的限制,这七部短片的艺术质量参差不齐,有的还比较粗粝,但影片体现的电影文化精神却值得关注与弘扬。片中体现出独立电影的风格,因不过多考虑电影的政治与商业属性,而回到了电影的本真状态,犹如一杯没有任何添加剂的果汁,清冽可口。再如,中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作家电影,而该片则呈现出作家电影的风格。其中最典型的是陈丹燕导演的《哨子》。三年里,这位作家因疫情暂停了脚步,但她仍然心向远方。为此,她想带上一种哨子,在独行时既能保护自己,又不至于孤单寂寞。因为哨子既可以呼唤友声,也可以在遇险时求救。影片一开始就是陈丹燕坐在咖啡馆通过互联网寻找哨子,随着情节慢慢推进,观众渐渐意识到电影中的哨子已经成了一种象征,表明了人们对世界平安与和谐的呼唤。该片质朴清新,意味隽永,堪称佳作。可以这样说,这七部短片并非每一部都是精品,但影片体现的纯粹、多元、创新的电影文化精神,毫无疑问将为上海电影在唱响主旋律的同时,进一步坚持多样化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从传统的创作机制来说,电影一般由电影制片厂或影视公司出品,由专业的电影从业人员团队进行创作,而这部影片的投资方、出品方、主创人员却不同常规。《四季咖啡馆》由来自沪上的7位文化人携手创作,其中有作家、诗人,也有专业电影导演与电影教育工作者。这一创作机制既增加了电影创作的生长点,也丰富了电影艺术的风格样式,让人耳目一新。不能小看新颖的创作机制对电影生产的重要性,意大利的新现实主义与法国新浪潮的产生并出现大量优秀作品,其实都与创作机制的创新与突破有关。据悉,目前该片正在筹拍第二部,也许正是因为这种新颖的创作机制,为此类电影的可持续发展与艺术上的不断创新突破提供了可能性。从这个角度来说,该片的艺术创作行为相对该片的艺术创作成果来说,更值得让人总结评估。

  总之,《四季咖啡馆》的拍摄是一次成功的探索与实践。期待未来有更多的上海电影人充分展现自己的智慧与才华,拍摄反映上海城市生活、展现上海城市气质的电影。同时,笔者也由衷地希望中国电影在未来可以呈现出更加多元、更加生机勃勃的局面。

  (作者赵建中系作家、文艺评论家、翻译家)

  《四季咖啡馆》:挖掘与展现上海独特的城市气质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面向社会长期征集优秀稿件。诚邀您围绕文艺作品、事件、现象等,发表有态度、有温度、有深度的评论意见。文章2000字以内为宜,表意清晰,形成完整内容。来稿一经采用,将支付相应稿酬。请留下联系方式。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投稿邮箱:wenyi@gmw.cn

[ 责编:王营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稍微想起一些》:在恋爱终结点回眸爱情

  • 非遗的保护传承需要更年轻的文艺语态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我们仍需抢抓“十四五”应对窗口期,战略上保持定力,战术上灵活机动。在强化养老、托幼、家庭支持政策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房地产市场调控。
2023-05-31 17:56
中国正在打破西方对现代化标准垄断,探索出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路,创造属于自己的发展经验,为现代化理论作出重要贡献。
2023-05-24 15:49
人是经济社会发展全要素投入中最具活力、最具创造性、最具能动性的要素,人的全面发展和人口高质量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的内在要求。
2023-05-18 09:00
五个坚持明确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产业发展与转型升级、一二三次产业结构、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国内与国际间关系的重大原则,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行动指南。
2023-05-15 09:51
统筹粮食安全与活化乡村经济是未来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亟待通过深化耕地保护模式的创新,探索面向多元价值诉求的耕地保护新途径。
2023-05-06 09:58
在稳经济政策措施的持续发力下,无论是需求还是供给都处在逐步恢复中。鉴于需求不足是一个时期以来影响经济运行的明显制约因素,因此需求改善较之供给改善更能有利于经济运行。
2023-04-27 10:02
通过建构共同体记忆和一定的情感叙事策略,彰显出我们党对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历史经验和新时代新征程的新赶考之路具有坚定的历史自信。
2023-04-24 09:57
十年来的网络立法,涵盖数字中国、数字社会、数字政府等各个领域,辐射企业、社会组织、个体等各类主体。网络立法的进程与网络深度嵌入经济社会生活的步履同频共振。
2023-04-19 09:32
平台经济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就业、拓展消费市场、创新生产模式、国际竞争中大有作为。平台经济是数字经济的典型业态,是引领经济增长和推动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2023-04-07 09:15
中国特色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力量、文化因素、价值追求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实现社会财富资源在劳动人民各阶层、社会各主体之间,由盈余方向短缺方流动或盈余方与短缺方共享的资源配置活动。
2023-03-31 11:00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2023-03-22 16:29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023-03-17 10:56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2023-03-11 14:23
促进数字经济和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既要推动影响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快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农业新基建建设。
2023-03-09 10:44
为了实现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长期可持续性,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要由数量追赶转向质量发展转型。
2023-03-06 16:13
自由、民主、人权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但不是只能有一种模式,所谓“民主对抗威权”不是当今世界的特点,更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普世价值”的内涵实际上已经被窄化为特定的西方价值。所以我们应该超越狭义的“普世价值”观念,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
2023-03-01 10:16
做好国际传播,要做很多的研究,做到知己知彼,只有研究不断深入,拿出来确切的、有说服力的资料,才能增加我们对外传播中的论述能力和说服力。
2023-03-01 10:12
拓展监督的深度和广度,搭建“互联网+监督”平台,将具有强大公信力、权威性的传统新闻媒体与更迅捷、更开放的新媒体相融合,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的监督合力。
2023-02-17 10:53
通过数字生产力的动力变革、绿色生产力的理念变革和蓝色经济的空间变革必将加速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实现和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进而推动新发展格局的加速实现。
2023-02-08 09:28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影响国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变革具有重大影响。
2023-01-13 11:2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