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断网》:失效的“灰度叙事”与有限的“视觉创新”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文艺原创 > 正文

《断网》:失效的“灰度叙事”与有限的“视觉创新”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2023-03-24 16:38

  作者:仇 璜 桑 旭

  作为2023年的“重磅港片”,《断网》在正式上映后,走出了极具戏剧性的曲线。从点映阶段在淘票票平台开分高达9.2;到上映首日票房突破1200万,拿下单日票房冠军;再到与更多观众见面后,影片评价迅速走向的两极分化。

《断网》:失效的“灰度叙事”与有限的“视觉创新”

  上映仅四天,影片在独占档期红利的情况下,遭遇票房腰斩。集齐了头部班底、高概念、强情节等一系列要素的《断网》,意外地没能延续“出道时”的巅峰姿态。令人唏嘘之余,更引人深思。《断网》究竟失误在哪里?

  失效的“灰度叙事”

  好莱坞电影对香港电影主要产生了两方面影响,一是对香港电影类型化创作的驱动。二是香港电影对其“善/恶”二元叙事模式的借鉴,即通过清晰地交代人物与矛盾,快速代入剧情,以更广泛吸引电影观众。

  在进入21世纪前,大量香港电影遵循着这一叙事框架。大卫·波德维尔所谓“尽皆过火,尽皆癫狂”,正是对这一时期香港电影中普遍存在的美学标签的高度概括。21世纪初,一系列巨大的社会变革,使个体普遍遭遇身份危机。经历过好莱坞大片洗礼的中国电影观众,也不再满足于简单、火爆的动作场面。对人性的考察和对真实性的追求,成为新世纪以来电影观众关注的焦点。《无间道》恰好为这一转型提供了参考。影片的亮点之一,就是打破了香港电影中常见的“善/恶”二元叙事模式。“卧底”的设定,为影片呈现复杂的人性编织了一张大网。个人的英雄主义欲望,转换成对确证为“好人”的追求。“好人总有劣迹,坏人都有苦衷”的“灰度叙事”法则也由此形成。

  作为一部标准的“港式大片”,《断网》遵循了香港电影“类型化”的创作模式,也延续了“灰度叙事”的法则。影片讲述了“一个有过犯罪背景的天才,为拯救家人而反抗企图利用他的黑恶势力”的故事。作为家庭支柱,卓佳俊遭遇了女儿因病失学与家庭财产透支的危机。反派内部的矛盾,让卓佳俊卷入了一场“网络洗钱”交易。然而,犯罪行动早已被网络安全部门洞悉。为了自证清白,卓佳俊成为了警方安插在犯罪团伙内部的棋子,配合警方完成“自我救赎”。对观众而言,在完成困境营造后,《断网》的叙事便走向了“透明”。因为,按照“灰度叙事”的法则,游走在灰色地带的主角必定面临多方联合施加的压力,也必然会以“孤胆英雄”的姿态,依靠超凡能力突出困境、打败反派,实现“惩恶扬善”的主题。

  尽管“灰度叙事”创造了将主角置于双重压力下的张力空间,但也让《断网》陷入了“类型片”公式化的窠臼。近乎“透明”的故事,剥离了依附在网络、科幻等元素下观众对人物走向的好奇;网络天才的设定也难以引发观众对人物境遇的共情,影片的后半段自然失去了应有的吸引力。对当下的电影市场而言,不加突破的“灰度叙事”已然失效。可以说,《断网》对“港式大片”叙事传统的保守态度,是其遭遇市场危机的重要因素。

  有限的“视觉创新”

  影片监制郑保瑞在评价《断网》时,称其为“一部很新的港片”,因影片在视觉表现上完成了对“网络森林”这一奇观的呈现。视觉表现是《断网》引发最多共鸣的亮点之一。影片上映之初,就有观众称被预告中,郭富城探身钻入屏幕虚拟世界的场景勾起了好奇心。即使口碑持续分化,仍然有不少人以此为据,称“《断网》绝不是烂片”。

  《断网》在视觉呈现上,的确做到了别开生面的尝试。满屏代码的网络世界,被视觉化处理为极度风格化的“黑暗森林”。程序员化身为其中的超能力者,戴着半透明面具、拥有跑酷般的肢体语言。在“暗网”世界中,所有复杂的计算机指令,都被简化为一目了然的肢体动作。但当这种手段,反复出现在长达110分钟的影片中时,观众们能感受到这是一种创新尝试,也是一种拍摄策略上的简化讨巧。所谓的“网络洗钱”不过是虚构的数字动画,连道具钞票都省了。这很符合香港电影一贯对成本控制的诉求。上世纪80年代,香港跃升为全球第二大电影生产和出口基地,鼎盛时期电影年产量超过300部。但这些电影大都以动作片、喜剧片为主,因为这类作品往往投资有限、周期较短。而科幻片,极为罕见。

  按照罗伯特·C·艾伦的说法,电影的广告话语同样能帮助观众建立起评判一部影片的文本网络。《断网》确实是“科幻概念”包裹下的警匪故事。不过,对见证了《流浪地球》《独行月球》等本土科幻片银幕崛起的中国电影观众而言,《断网》预告中的视觉暗示,让观众们构建起了一种与影片本身相悖的“期待视野”。因为,如果把《断网》当警匪片来看,其叙事空间部分让位给了视效呈现,情节递推缺乏足够的支撑。而把它当科幻片来观看,又缺乏科幻类型常见的叙事主旨:对于人与科技关系的批判性反思。因此,当“期待视野”与正片中有限的“视觉创新”发生对撞时,就加速了影片口碑与票房的崩塌。

  讨巧的“简化”策略,或许可以写进低成本打造科幻作品的教案,但对一部带着“港式大片”标签的作品来说,《断网》至少缺乏像《明日战纪》这样的诚意。“高概念”的设定还需要结合“重工业”的技术来完成落地。透过《断网》我们还可以观察到,当前香港电影的“重工业”生产能力相对匮乏。这并不意味着香港电影人缺乏驾驭“重工业”电影的能力,林超贤、徐克等香港导演“北上”后的一系列作品,均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本土“重工业”电影的发展。只不过,“重工业”是否要成为未来香港电影完成其“价值重塑”与创造“新在地性”的路径,仍值得进一步思考。

  在《断网》首映当天,当银都机构、寰亚电影的标志在银幕上闪过,厅内的90后观众兴奋不已,而更加年轻的00后观众则露出满脸茫然。这仿佛是对香港电影的一种隐喻:对新一代年轻观众而言,“港式大片”的情怀已然不再。

  (作者仇璜 桑旭)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稍微想起一些》:在恋爱终结点回眸爱情

  • 非遗的保护传承需要更年轻的文艺语态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我们仍需抢抓“十四五”应对窗口期,战略上保持定力,战术上灵活机动。在强化养老、托幼、家庭支持政策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房地产市场调控。
2023-05-31 17:56
中国正在打破西方对现代化标准垄断,探索出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路,创造属于自己的发展经验,为现代化理论作出重要贡献。
2023-05-24 15:49
人是经济社会发展全要素投入中最具活力、最具创造性、最具能动性的要素,人的全面发展和人口高质量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的内在要求。
2023-05-18 09:00
五个坚持明确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产业发展与转型升级、一二三次产业结构、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国内与国际间关系的重大原则,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行动指南。
2023-05-15 09:51
统筹粮食安全与活化乡村经济是未来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亟待通过深化耕地保护模式的创新,探索面向多元价值诉求的耕地保护新途径。
2023-05-06 09:58
在稳经济政策措施的持续发力下,无论是需求还是供给都处在逐步恢复中。鉴于需求不足是一个时期以来影响经济运行的明显制约因素,因此需求改善较之供给改善更能有利于经济运行。
2023-04-27 10:02
通过建构共同体记忆和一定的情感叙事策略,彰显出我们党对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历史经验和新时代新征程的新赶考之路具有坚定的历史自信。
2023-04-24 09:57
十年来的网络立法,涵盖数字中国、数字社会、数字政府等各个领域,辐射企业、社会组织、个体等各类主体。网络立法的进程与网络深度嵌入经济社会生活的步履同频共振。
2023-04-19 09:32
平台经济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就业、拓展消费市场、创新生产模式、国际竞争中大有作为。平台经济是数字经济的典型业态,是引领经济增长和推动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2023-04-07 09:15
中国特色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力量、文化因素、价值追求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实现社会财富资源在劳动人民各阶层、社会各主体之间,由盈余方向短缺方流动或盈余方与短缺方共享的资源配置活动。
2023-03-31 11:00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2023-03-22 16:29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023-03-17 10:56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2023-03-11 14:23
促进数字经济和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既要推动影响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快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农业新基建建设。
2023-03-09 10:44
为了实现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长期可持续性,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要由数量追赶转向质量发展转型。
2023-03-06 16:13
自由、民主、人权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但不是只能有一种模式,所谓“民主对抗威权”不是当今世界的特点,更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普世价值”的内涵实际上已经被窄化为特定的西方价值。所以我们应该超越狭义的“普世价值”观念,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
2023-03-01 10:16
做好国际传播,要做很多的研究,做到知己知彼,只有研究不断深入,拿出来确切的、有说服力的资料,才能增加我们对外传播中的论述能力和说服力。
2023-03-01 10:12
拓展监督的深度和广度,搭建“互联网+监督”平台,将具有强大公信力、权威性的传统新闻媒体与更迅捷、更开放的新媒体相融合,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的监督合力。
2023-02-17 10:53
通过数字生产力的动力变革、绿色生产力的理念变革和蓝色经济的空间变革必将加速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实现和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进而推动新发展格局的加速实现。
2023-02-08 09:28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影响国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变革具有重大影响。
2023-01-13 11:2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