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仙侠古偶剧的“工业糖精”何时休?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文艺原创 > 正文

仙侠古偶剧的“工业糖精”何时休?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2023-03-28 14:39

  作者:杨韵莟

  近期,改编自小说的仙侠古偶剧《重紫》引起了业界与观众的广泛讨论。不少观众将其与过去同类剧进行剪辑对比吐槽,带来了一股仙侠古偶的怀旧热潮,让《重紫》走上了“黑红”的道路。在国产电视剧全面发展、百花齐放的影视市场,为何仙侠古偶剧却开上了“倒车”?

  悬浮的“工业塑料”:同质的剧情与混乱的逻辑

  《重紫》播出期间,不少观众表示,这熟悉的剧情、相似的人设、相近的套路与雷同的造型让人似曾相识,简直就是过去不少仙侠古偶剧的又一次“翻版重现”。首先,主要剧情都是围绕几生几世的师徒虐恋而展开;其次,剧中人设近乎相似——男主地位崇高,以拯救苍生为己任的尊者,女主天真善良但又天生自带煞气,注定命途多舛的“特殊”个体;男配女配更是套路化人设:女配人均恶毒化,男配人均深情化。再次,于剧情设定的套路而言,女主从初期的懵懂无邪到后期不得已而入魔,过程中男性角色全都毫无缘由偏爱女主,女性角色全都针对女主……这熟悉的一幕幕让观众看到开头就能预设结尾,毫无新意。最后,造型依然是仙界均为一袭白衣,魔界均为一身黑装,正邪两派在鲜明的着装上就可划分一二,这也在某种层面上将善与恶的复杂性降维化、表层化、简单化处理了。同质化的剧情让《重紫》的新鲜感与陌生感全无,只是换了一批演员,穿着同样的服装,演绎着相同的故事,这样“千篇一律”的仙侠古偶作品,自然让观众陷入了审美疲态。

  除了同质化的剧情,混乱的逻辑也是《重紫》的一大硬伤。剧中,女主被其他乞丐欺负,激发了自身的煞气,被人称作“妖怪”,随后仙界的楚不复用仙术解救了女主,却被人叫作“仙人”,同样使用“超能力”,却被施以“区别对待”;男主不顾其他人的眼光与劝诫,收女主为徒,即使养了四百年的鲤鱼被炖、心爱的古籍被烧,也依然不怒不悲,宠溺疼爱女主,这种无缘无故的爱也让人心生疑问;男主刚收女主为徒之时,两人就顺利“牵手”,试问在礼教等级森严的时代,这样的“高效率”是否合理?师徒之间的分寸与禁忌是否荡然无存?于此种种,也只不过是混乱逻辑中的冰山一角。仙侠古偶剧虽不是现实题材作品,但也应遵循基本的逻辑底线,否则就是对于观众的轻慢,也有违创作的初心。

  廉价的“人工糖精”:披着“天地大爱”外衣的“小情小爱”

  纵观中国电视剧发展数十载,伴随着时代的进步与思想的变迁,影视剧中女性形象的塑造也产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产电视剧中的女性角色呈现出了“大女主”特性,让观众看到了形形色色的不同年龄层的女性形象。她们因不完美而真实,因不全能而生动,在生活的锤炼中成长蜕变,充满着新时代女性的魅力与光芒。

  她们的身上不再发生不切实际的关于“灰姑娘与水晶鞋”的童话故事,不再是男性的附属品,家庭的牺牲品,而是在成长与反思中培养了自己的独立意识。然而在如今的仙侠古偶剧中,是否又让众多女性角色陷入了“千人一面”的尴尬怪圈:女主自带主角光环,生来就不平凡,也总会得到男主与男配的额外青睐,所谓的“成长”与“蜕变”也几乎是仰仗他人帮助下的“不得已而为之”;女配则大多心怀鬼胎,女性间的友爱与互助荡然无存,这样模式化与脸谱化的人物塑造,让所谓的“大女主”失去了人物光芒。而之所以将浪漫甜蜜,徜徉于天地间的仙侠爱恋称之为“人工糖精”,更为重要的是本应具有“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精神的侠义之风、天地大爱逐渐消失殆尽,男女之间的小情小爱“更占上风”,甚至这种爱恋还有违纲常,超越伦理。虽然男主大多张口闭口以拯救天下苍生为己任,以游走天地悬壶济世为目标,但在具体的行为和表现中,这种“仙之修者,众生为民”沦落成为了一种口号与背景,叙事的重点仍然是男女主人公那甜中带虐,为虐而虐的小情小爱。虽然仙侠古偶剧带有超脱现实的玄幻色彩,但也并非可以“闭门造车”的封闭世界。许多剧目的核心逻辑实则依仗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教思想。道家的“修仙道”实则追寻的是更高的生命状态,而非满足一己之欢。但在《重紫》中,师傅与徒弟那不能跨越的世俗伦理分寸,在无数次的牵手、拥抱、亲吻中荡然无存了。中国的神话历史独具东方浪漫色彩,丰富瑰丽,又带有传统文化的底蕴与魅力。仙侠剧不同于现实题材电视剧,架构于奇幻而复杂的虚拟世界,可想象的创作空间无限增大,又依仗于传统文化与神话历史,仙侠剧的文化底蕴与叙事格局理应在更宽广、更庞大的思维中展开,而并非只拘泥于虐恋情深、师徒爱恋、俊男靓女等廉价的“工业糖精”。也许起初这种人工化、无营养的“糖”对于观众而言品味起来还算“新鲜”,但无脑地跟风与复刻,让这种劣质“糖”再无甜味,而是腻从心生。这种披着“天地大爱”的外衣,但却以事业装点爱情,以天下苍生陪衬爱情的举动,实则是亵渎了神圣的情感,也辜负了“普世”的夙愿。

  与此同时,在“开倒车”的创作现象中,在“工业糖精”超标的仙侠古偶剧里,我们不禁对未来的仙侠剧发展有了更多的思考和期待。如何依仗丰富饱满的中国神话、底蕴深厚的传统文化架构起真正心怀苍生大爱的奇幻世界?如何塑造具备大宇宙观、大世界观,真正仙风道骨的影视人物?如何传递普世情怀,为观众带来真正具备“大格局、大胸怀”的仙侠剧?(杨韵莟)

  仙侠古偶剧的“工业糖精”何时休?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面向社会长期征集优秀稿件。诚邀您围绕文艺作品、事件、现象等,发表有态度、有温度、有深度的评论意见。文章2000字以内为宜,表意清晰,形成完整内容。来稿一经采用,将支付相应稿酬。请留下联系方式。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投稿邮箱:wenyi@gmw.cn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稍微想起一些》:在恋爱终结点回眸爱情

  • 非遗的保护传承需要更年轻的文艺语态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我们仍需抢抓“十四五”应对窗口期,战略上保持定力,战术上灵活机动。在强化养老、托幼、家庭支持政策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房地产市场调控。
2023-05-31 17:56
中国正在打破西方对现代化标准垄断,探索出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路,创造属于自己的发展经验,为现代化理论作出重要贡献。
2023-05-24 15:49
人是经济社会发展全要素投入中最具活力、最具创造性、最具能动性的要素,人的全面发展和人口高质量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的内在要求。
2023-05-18 09:00
五个坚持明确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产业发展与转型升级、一二三次产业结构、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国内与国际间关系的重大原则,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行动指南。
2023-05-15 09:51
统筹粮食安全与活化乡村经济是未来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亟待通过深化耕地保护模式的创新,探索面向多元价值诉求的耕地保护新途径。
2023-05-06 09:58
在稳经济政策措施的持续发力下,无论是需求还是供给都处在逐步恢复中。鉴于需求不足是一个时期以来影响经济运行的明显制约因素,因此需求改善较之供给改善更能有利于经济运行。
2023-04-27 10:02
通过建构共同体记忆和一定的情感叙事策略,彰显出我们党对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历史经验和新时代新征程的新赶考之路具有坚定的历史自信。
2023-04-24 09:57
十年来的网络立法,涵盖数字中国、数字社会、数字政府等各个领域,辐射企业、社会组织、个体等各类主体。网络立法的进程与网络深度嵌入经济社会生活的步履同频共振。
2023-04-19 09:32
平台经济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就业、拓展消费市场、创新生产模式、国际竞争中大有作为。平台经济是数字经济的典型业态,是引领经济增长和推动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2023-04-07 09:15
中国特色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力量、文化因素、价值追求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实现社会财富资源在劳动人民各阶层、社会各主体之间,由盈余方向短缺方流动或盈余方与短缺方共享的资源配置活动。
2023-03-31 11:00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2023-03-22 16:29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023-03-17 10:56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2023-03-11 14:23
促进数字经济和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既要推动影响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快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农业新基建建设。
2023-03-09 10:44
为了实现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长期可持续性,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要由数量追赶转向质量发展转型。
2023-03-06 16:13
自由、民主、人权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但不是只能有一种模式,所谓“民主对抗威权”不是当今世界的特点,更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普世价值”的内涵实际上已经被窄化为特定的西方价值。所以我们应该超越狭义的“普世价值”观念,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
2023-03-01 10:16
做好国际传播,要做很多的研究,做到知己知彼,只有研究不断深入,拿出来确切的、有说服力的资料,才能增加我们对外传播中的论述能力和说服力。
2023-03-01 10:12
拓展监督的深度和广度,搭建“互联网+监督”平台,将具有强大公信力、权威性的传统新闻媒体与更迅捷、更开放的新媒体相融合,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的监督合力。
2023-02-17 10:53
通过数字生产力的动力变革、绿色生产力的理念变革和蓝色经济的空间变革必将加速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实现和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进而推动新发展格局的加速实现。
2023-02-08 09:28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影响国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变革具有重大影响。
2023-01-13 11:2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