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文艺原创 > 正文

一只猿的“进化”寓言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2023-03-29 10:21

一只猿的“进化”寓言

——观独角戏《一只猿的报告》

  作者:毛夫国

  空旷的舞台上一束灯光亮起,一只猿形特征的“动物”一摇一摆,晃动着走向舞台中间的所谓讲台,蓦然回头森然一笑,茂密的毛发中两只大眼睛忽闪,恍惚间观众似已分不清这是猿猴还是人类。演员李腾飞从外形到神态都像极了猿猴,他要在剧场里向观众分享“曾经作为一只猩猩的故事”,可谓一出场就紧紧抓住了观众。

一只猿的“进化”寓言

  这是首届鼓楼西剧场独角戏系列的开幕剧《一只猿的报告》(导演郗望,主演李腾飞),改编自卡夫卡的短篇小说《一份致某科学院的报告》。只有一位演员在舞台上演出的独角戏,要依靠演员的独白、表情和动作等营造一个独特而相对完整的戏剧空间,对话剧样式、表演观念和表现手段而言是一种突破,非常难以驾驭,也最见演员的表演功力,这种演出形式无疑给导演和演员都带来了极高的挑战。

  《一只猿的报告》的舞台强调“质朴戏剧”的纯粹性,布景极其简约,可谓空无一物,把整个舞台完全交给了演员。在没有任何舞台道具的空荡荡的舞台上,李腾飞的表演完全掌控了全场,他身穿一套和自己身材大小不相匹配的西装,手时不时地背在身后,膝盖弯曲摇晃着行走,有时又是人的动作,用表情、声音和动作等肢体语言游走于猿、半猿半人、“进化的人”之间,神态把握精准,以细腻自然的表演呈现出猿猴“红彼得”从野性状态到半驯化以及驯化为文明人类的蜕变过程,表演轻盈而简约。

  独角戏的演员往往既是剧中角色,同时又作为叙述人而存在。《一只猿的报告》中,李腾飞讲述了“红彼得”被人类捕获,然后被关进笼子漂洋过海运输到人类世界的过程。在叙述的同时,以肢体语言生动地表现了这只猿猴被人类开枪打中并逮捕的情况,以及在观众看不到的铁笼子里恐惧和绝望地挣扎、哀嚎,此时李腾飞逼真的猿啼、丰富的肢体动作,表现出“红彼得”的动物特征。

  随后“红彼得”被运上船,开始离开野蛮的猿猴世界进入文明的人类世界。铁笼中的他意识到自己已被困住,陷入走投无路的境地,在被人类围观、戏弄的过程中,“红彼得”意识到逃跑是不可能的,唯一的目标就是变得像人类一样,铁笼子才会被撤掉。于是他开始模仿人类吐唾沫、抽烟,这时开始有人教他“拿起酒瓶子喝酒”,在学会这个动作后,成为人类一员的目标在他心中变得更明确了。“红彼得”的这条进化之路是被迫的,没有其他的路径可供选择。喝酒作为一个绝妙的比喻,它是人类进入成人社会,学会“规则”、进入“圈子”的必由之路。“红彼得”由野蛮进入文明的大门,是从被动无奈的喝酒而实现自身进化的突破。

  从“红彼得”学会打招呼,说出了那声“你好”开始,意味着跃出了“山内的世界”,他慢慢地掌握了人类的语言,开启了人类思维方式,并且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因为他深知不学习就会被送去动物园,而那不过是之前海上铁笼中生活的重演。他逐渐学会了说话、握手、敬酒等技能,学会克制自己的动物本能,“我学会了喝酒/知道喝多了之后会头疼/我学会了敬酒/我知道敬酒的时候要把酒杯放得低一点/我学会了喝酒之前得先敬酒,为了劝别人喝酒/我有了自己的个人信息/我有了自己的个人身份/我有了社会身份/我成为了一个有身份证的人”,通过积极主动的学习,“红彼得”最终进化成人,进入了文明的人类社会,他甚至开始有了经纪人,不时参加演出和庆功宴,游走于各种名利场之间,抛弃了猩猩的本性,学习了人的本性,即“红彼得”口中所谓的“人性”。此时的“红彼得”也在思考路在何方?进化为人的生活就是自己所需要的吗?让人想起庄子在《马蹄》一文中所说,马的真性是“蹄可以践霜雪,毛可以御风寒,龁草饮水,翘足而陆”,而一旦被伯乐相中,“烧之,剔之,刻之,雒之”,则失去了真马的品性。“红彼得”进化成为人类的一员,猿猴真性的消失引发观众的思考。

一只猿的“进化”寓言

  《一只猿的报告》改编自文学作品,卡夫卡小说中犀利的笔触、简单的故事、诗意的象征等都相对得到了保留,文学作品的话剧改编加深了话剧思想的厚重感,带给观众启迪和思考。“红彼得”漂洋过海受尽磨难,悟出自己必须在人类社会中寻找出路,因而学会了喝酒、敬酒、隐藏自己的冲动等生存技能融入人类社会,领悟并学会人类社会的生存法则,这个过程中他没有其他选择的可能,漫长的从猿进化到人的过程,或许也是一个人从儿童时代到成人世界的隐喻。人类从儿童时就是在无意识之间,学习了许多成长过程中所谓必要的技能,抛弃了纯真和无邪,踏入被生活推着往前行走的成人世界而别无他法,困于现代文明社会之中。《一只猿的报告》中人与猿的困境交织,让人类开始反思自身生存困境,具有强烈的象征意味。

  独角戏的演出中,节奏的控制与把握至关重要。良好的节奏控制既能吸引观众,让话剧表演更具张力,也可让演员得到短暂休息。《一只猿的报告》对节奏的控制张弛有度,既注重表演的戏剧性,也防止表演的过度外化,在内心独白、肢体表达等丰富的演绎手段下,对舞台表演进行了很好的探索,为疫情结束后的话剧演出注入了新鲜的活力,带给观众独特而新颖的舞台观感。

  (作者系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

[ 责编:王营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稍微想起一些》:在恋爱终结点回眸爱情

  • 非遗的保护传承需要更年轻的文艺语态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我们仍需抢抓“十四五”应对窗口期,战略上保持定力,战术上灵活机动。在强化养老、托幼、家庭支持政策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房地产市场调控。
2023-05-31 17:56
中国正在打破西方对现代化标准垄断,探索出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路,创造属于自己的发展经验,为现代化理论作出重要贡献。
2023-05-24 15:49
人是经济社会发展全要素投入中最具活力、最具创造性、最具能动性的要素,人的全面发展和人口高质量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的内在要求。
2023-05-18 09:00
五个坚持明确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产业发展与转型升级、一二三次产业结构、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国内与国际间关系的重大原则,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行动指南。
2023-05-15 09:51
统筹粮食安全与活化乡村经济是未来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亟待通过深化耕地保护模式的创新,探索面向多元价值诉求的耕地保护新途径。
2023-05-06 09:58
在稳经济政策措施的持续发力下,无论是需求还是供给都处在逐步恢复中。鉴于需求不足是一个时期以来影响经济运行的明显制约因素,因此需求改善较之供给改善更能有利于经济运行。
2023-04-27 10:02
通过建构共同体记忆和一定的情感叙事策略,彰显出我们党对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历史经验和新时代新征程的新赶考之路具有坚定的历史自信。
2023-04-24 09:57
十年来的网络立法,涵盖数字中国、数字社会、数字政府等各个领域,辐射企业、社会组织、个体等各类主体。网络立法的进程与网络深度嵌入经济社会生活的步履同频共振。
2023-04-19 09:32
平台经济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就业、拓展消费市场、创新生产模式、国际竞争中大有作为。平台经济是数字经济的典型业态,是引领经济增长和推动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2023-04-07 09:15
中国特色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力量、文化因素、价值追求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实现社会财富资源在劳动人民各阶层、社会各主体之间,由盈余方向短缺方流动或盈余方与短缺方共享的资源配置活动。
2023-03-31 11:00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2023-03-22 16:29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023-03-17 10:56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2023-03-11 14:23
促进数字经济和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既要推动影响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快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农业新基建建设。
2023-03-09 10:44
为了实现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长期可持续性,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要由数量追赶转向质量发展转型。
2023-03-06 16:13
自由、民主、人权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但不是只能有一种模式,所谓“民主对抗威权”不是当今世界的特点,更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普世价值”的内涵实际上已经被窄化为特定的西方价值。所以我们应该超越狭义的“普世价值”观念,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
2023-03-01 10:16
做好国际传播,要做很多的研究,做到知己知彼,只有研究不断深入,拿出来确切的、有说服力的资料,才能增加我们对外传播中的论述能力和说服力。
2023-03-01 10:12
拓展监督的深度和广度,搭建“互联网+监督”平台,将具有强大公信力、权威性的传统新闻媒体与更迅捷、更开放的新媒体相融合,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的监督合力。
2023-02-17 10:53
通过数字生产力的动力变革、绿色生产力的理念变革和蓝色经济的空间变革必将加速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实现和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进而推动新发展格局的加速实现。
2023-02-08 09:28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影响国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变革具有重大影响。
2023-01-13 11:2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