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陈平
2021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提出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国民教育体系。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在党中央的指导下,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始终贯穿国民教育,并且提出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出版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识教育读本等重要指导思想……同时,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师资队伍培养力度,支持代表性传承人参与学校授课和教学科研,逐步推动相关工作迈上新台阶,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际传承。
近两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在校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益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的传播和传承。2021年以来,我国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组织的“非遗进校园”等相关活动得到了全国各地的支持和响应。其中,非遗传承人进课堂、非遗展演进校园等一系列活动,让广大青年学生有更多机会接触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且在亲身体验和实践中得到全方位、多角度地参与和学习,近距离感受非遗的魅力。
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灿烂的古代文明,为中华民族留下了大量珍贵的文化遗产。中国的非遗种类极为丰富,包含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因此,合理利用非遗传承人资源、邀请非遗传承人进校园亲自传道、授业、解惑,是当前非遗“进校园”的重要任务。为了更好地推进相关工作,还需要从形成体系化活动、加强非遗传承人师资力量、提高非遗传承人的授课水平等方面入手,让非遗有机融入青少年的学习生活,让非遗保护和青少年美育教育有机衔接,使非遗在校园中焕发活力。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承载者与传播者,非遗传承人在保护与传承非遗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让非遗“进校园”更加精细化、常态化、多元化,让非遗传承真正做到“见人、见物、见生活”,一方面要为非遗传承人提供定期培训机会,另外还应加强相关学科领域的前沿理论成果支持、技术支持和物质材料保障等,真正帮助传承人强基础、拓眼界、增学养,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文化自信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另外,为了让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得以传承与存续,保障新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旺盛生命力,还应进一步提升非遗传承人的创造性转化能力,拓展文化遗产的传承开发和创意产业创新发展新路径。非遗传承人不仅要精通自身的非遗技艺,更要注重创意和创新,把文化、技术、产品(服务)和市场有机结合起来,不仅能提供文化含量较高的产品和服务,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让技艺更具创新性,让教学更具创新理念,同时也能使相关产品满足高速发展的社会生活需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坚持守正创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展示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标识,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所谓守正创新,既要坚持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又要积极融入新时代、满足新要求、适应新形势。对于博大的中华文化遗产,我们不应只是仰望,最好的致敬是尽心保护与传承,将优秀的文化传于后人。如此,才可以透过文化遗产这扇窗口,让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读懂中国。
(作者陈平系暨南大学文化遗产创意产业研究院院长、教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传统手工艺:传承与创新”首席教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