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平凡之路》:探见生活的微光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光明观影团 > 正文

《平凡之路》:探见生活的微光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2023-05-12 10:35

  作者:刘黎明

  影视作品中的职场新人画像何以生动多元?近期开播的律师题材职场剧《平凡之路》以非精英视角、接地气的表达构筑起都市剧的新样态,折射出当下年轻人的群像百态。

《平凡之路》:探见生活的微光

  在普通人的故事里狂奔

  电视剧《平凡之路》讲述了潘岩、左娜、舒一南等一众年轻的实习律师,在杜飞宇、易帆等资深律师的带领下,办理各种案件、并肩作战的奋斗故事。与许多精英视角的律师题材剧不同,《平凡之路》更关注刚步入职场的年轻律师群体。

  该剧刻画了众多生长于不同地域和家庭的小人物,他们没有华丽的家庭背景,怀揣着各自的梦想在大城市打拼,靠努力和坚持在职场中逐渐崭露头角。在会议室边吃外卖边工作的“打工人”、学用扫描仪的办公场景;从学校到职场的心理落差、极力想证明自己的新人心态;昔日的合作伙伴突然带着客户资源跳槽的职场危机、复杂人脉关系交织的饭局——这些以“平凡”“真实”为关键词的职场生活片段,让更多观众从中找到了情感共鸣。

  立足于普通的职场人视点,《平凡之路》的情节编排、视听设计,也将年轻态的风格贯穿始终。“干咱们这行,要习惯事与愿违”“跟了好几个老师,全都一半就走了”……匆忙的都市通勤场景、妙语连珠的对白、诙谐的配乐,勾勒出日常轻快的节奏,强化了伴随感和亲切感。剧中既有鸡毛蒜皮、人情温暖、都市喧嚣,又有职场上看似波澜不惊、实则剑拔弩张的对峙。在场景、运镜、音乐的变奏中,我们能够感受到人物的情感波动和职场的多变氛围。同时,剧中职场新人在面临挑战和挫败时的勇气、智慧、执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青春意志,也让人思忖良久、感慨万千。

  写实律所故事,探见社会现实

  作为一部以律师行业为背景的职场剧,《平凡之路》一方面聚焦职场生态,一方面透视社会现实,深度挖掘社会生活和公共议题。剧集以真实案例为参考,引发观众对社会现象、道德伦理等问题的思考,力求在艺术呈现之余,融入更多现实关怀。

  该剧的情节编排也颇有巧思,通过大案件套小案件、相互映射、相互影响、层层递进的方式深化戏剧效果。例如剧情在推进“张如梅离婚案”的同时,也细致入微地交代了潘岩和左娜的家庭背景和父母关系。通过环环相扣的剧情,实现对社会话题集中探讨,让思考延伸至剧外,与现实社会深度交融。借由法律案件的取证与解决,《平凡之路》还向观众传递着正向的价值观:对于职场生活,我们不仅要关注个人成长和事业发展,还要在各自承担的行业角色中有所担当、有所作为。

  在呈现“成长”这一主题时,剧集选取两代律师的职业生活予以同频描摹。两代人在思想观念、为人处世上的碰撞,展现出社会变迁所导致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的差异。潘岩机智风趣、左娜飒爽果断、舒一南聪明自信、祝欣欣单纯青涩、范小天心直口快,是初入职场、朝气蓬勃的年轻人的真实写照;杜飞宇圆滑世故、易帆坚守底线、杨平安稳重宽厚,代表着摸爬滚打多年,饱经风雨的资深律师群体。在跨世代的对话中,可以加深我们对人生的立体观察、丰富解读。

  同为律师,《平凡之路》中有阳光风趣的职场菜鸟,有雷厉风行、执着于事业的工作狂,有左右逢源的职场老手。这些以普通人为摹本、千人千面的人物塑造,使得剧集更具可看性和真实感。剧集以律师的职业奋斗和个人生活为双重视点,深入探讨了成长、责任、家庭、友情等多重主题。在情与法、义与利的交织中,解读个体成长;在“去脸谱化”的小人物经历中,广泛地触发共情。

  职场故事“贴地飞行”,在平凡的人生之路中寻觅生活的微光。《平凡之路》展现了一幅令人感同身受的职场生活图景,为观众的社会观察、内心思索提供了一个窗口。剧集用非精英的视角,关照普通人的成长经历,以“平凡之路”实现国产职场剧的破局。

  (作者系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副研究员)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稍微想起一些》:在恋爱终结点回眸爱情

  • 非遗的保护传承需要更年轻的文艺语态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我们仍需抢抓“十四五”应对窗口期,战略上保持定力,战术上灵活机动。在强化养老、托幼、家庭支持政策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房地产市场调控。
2023-05-31 17:56
中国正在打破西方对现代化标准垄断,探索出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路,创造属于自己的发展经验,为现代化理论作出重要贡献。
2023-05-24 15:49
人是经济社会发展全要素投入中最具活力、最具创造性、最具能动性的要素,人的全面发展和人口高质量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的内在要求。
2023-05-18 09:00
五个坚持明确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产业发展与转型升级、一二三次产业结构、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国内与国际间关系的重大原则,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行动指南。
2023-05-15 09:51
统筹粮食安全与活化乡村经济是未来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亟待通过深化耕地保护模式的创新,探索面向多元价值诉求的耕地保护新途径。
2023-05-06 09:58
在稳经济政策措施的持续发力下,无论是需求还是供给都处在逐步恢复中。鉴于需求不足是一个时期以来影响经济运行的明显制约因素,因此需求改善较之供给改善更能有利于经济运行。
2023-04-27 10:02
通过建构共同体记忆和一定的情感叙事策略,彰显出我们党对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历史经验和新时代新征程的新赶考之路具有坚定的历史自信。
2023-04-24 09:57
十年来的网络立法,涵盖数字中国、数字社会、数字政府等各个领域,辐射企业、社会组织、个体等各类主体。网络立法的进程与网络深度嵌入经济社会生活的步履同频共振。
2023-04-19 09:32
平台经济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就业、拓展消费市场、创新生产模式、国际竞争中大有作为。平台经济是数字经济的典型业态,是引领经济增长和推动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2023-04-07 09:15
中国特色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力量、文化因素、价值追求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实现社会财富资源在劳动人民各阶层、社会各主体之间,由盈余方向短缺方流动或盈余方与短缺方共享的资源配置活动。
2023-03-31 11:00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2023-03-22 16:29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023-03-17 10:56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2023-03-11 14:23
促进数字经济和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既要推动影响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快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农业新基建建设。
2023-03-09 10:44
为了实现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长期可持续性,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要由数量追赶转向质量发展转型。
2023-03-06 16:13
自由、民主、人权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但不是只能有一种模式,所谓“民主对抗威权”不是当今世界的特点,更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普世价值”的内涵实际上已经被窄化为特定的西方价值。所以我们应该超越狭义的“普世价值”观念,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
2023-03-01 10:16
做好国际传播,要做很多的研究,做到知己知彼,只有研究不断深入,拿出来确切的、有说服力的资料,才能增加我们对外传播中的论述能力和说服力。
2023-03-01 10:12
拓展监督的深度和广度,搭建“互联网+监督”平台,将具有强大公信力、权威性的传统新闻媒体与更迅捷、更开放的新媒体相融合,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的监督合力。
2023-02-17 10:53
通过数字生产力的动力变革、绿色生产力的理念变革和蓝色经济的空间变革必将加速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实现和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进而推动新发展格局的加速实现。
2023-02-08 09:28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影响国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变革具有重大影响。
2023-01-13 11:2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