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为国产悬疑剧的表达提供更多可能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要闻 > 正文

为国产悬疑剧的表达提供更多可能

来源:中国艺术报2023-05-25 10:56

  网络剧《漫长的季节》以一宗横跨18年的悬案切入,用3条时间线交叉叙事,从真实感出发,在悬疑剧中勾勒出别样的生活气息,给观众带来了独特的视听体验。该剧自4月22日在腾讯视频平台独家播出后,口碑热度双丰收。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电视剧司、网络视听司,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等有关负责人,剧集出品方和播出平台代表、主创代表日前齐聚一堂,在由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主办的网络剧《漫长的季节》研讨会上,围绕该剧的创作理念、创新表达等展开研讨,探讨国产悬疑剧表达的更多可能。

  主创团队在研讨会上介绍,以“人与生活”为叙事原点的创作导向始终是《漫长的季节》主创团队所坚持的。腾讯在线视频副总裁、总编辑王娟谈及选择开发《漫长的季节》的原因时说:“这一类型在国产剧市场上都不多见,该剧有更大的视角、更广泛的探讨内容、更新鲜的悬疑类型,这部作品有许多值得我们不断挖掘与探索的地方。”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网络视听与媒体融合处处长黄昌华表示,该剧展现了中老年人面对生活困境时的勇气和执着,也记录了时代变迁下平凡生活中最珍贵的情和义。

  该剧制片人卢静从创作者的角度分享了她对悬疑题材与创作维度的思考。她认为这一项目具有社会意义,能为每一位认真生活的人注入能量,同时表示影视艺术是大众的艺术,需经受大众的评价,将来会致力于创作出更多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作品。该剧导演辛爽表示:“我们很想在这个涉及往事变迁的故事架构内探讨人和时间、人和命运的关系,希望这个创作方向能够提供让观众可以驻足的情节,激发观众对于生活的思考。扎根人民与生活,是创作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剧中龚彪的扮演者秦昊表示,希望尽量真实地呈现出鲜活、接地气的形象,希望人物是从生活中走来,让观众能够体会到亲切感与真实感。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秦昊也希望未来能拍出更多可以真正为观众所服务、所接受、所喜爱,并能够抚慰和鼓舞人心的作品,把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内容表现出来。

  《漫长的季节》以贴近生活的质感、章回体的叙事节奏、风格化的视听语言,打造了让人眼前一亮的“生活流悬疑”,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该剧在国产悬疑类型创作上作出了有意义的探索和创新,通过悬疑与现实主义的结合,传递出人物命运的变迁和“往前看”的向上价值立意,唤起观众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

  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著名文艺评论家仲呈祥认为:“《漫长的季节》突破了所谓的类型化创作,是现实主义精神与浪漫主义情怀相结合的剧。它是在真正地引领新时代网络剧集。”

  在谈及剧集的创新表达和内核价值时,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副会长李京盛认为:“该剧扩大了悬疑剧表现生活的广度,拓宽了生活悬疑的水准,给同类题材树立了一个开拓创新的榜样。”人民日报海外版副总编辑李舫也表示,《漫长的季节》引发了人们对东北土地的深厚情感和对人物命运的深度思考。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杨乘虎认为,《漫长的季节》线索交织的复杂性、人物塑造的典型性,已具备一部电影所需的艺术品质,以这部剧为代表的作品已经能够构成涉案悬疑之外的一种新类型风格。北京大学融媒体中心音视频办主任吕帆同样认可《漫长的季节》中的人物质感、哲学思辨和细节刻画,认为这在悬疑剧集创作领域是值得借鉴和学习的。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教授卢蓉认为这部作品是网络剧市场进入精品化时代的优秀样本。

  光明日报文艺部主任编辑牛梦笛认为《漫长的季节》充满文学性、充满诗意性和生活流的表达,认为该剧在剧情建构、人物塑造、艺术构想中都具有独特的生活和文学质感。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秘书长易凯认为,《漫长的季节》展现了创作者较深的艺术功力,表现出主人公在各种艰难困苦面前依然笑对生活的精神状态,体现了作品的社会价值,写好广袤的黑土地和无尽的玉米地,写好这片土地上人们的喜怒哀乐,就能够产出爆款作品,这对今后的影视剧创作具有启示作用。(范雪娇)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稍微想起一些》:在恋爱终结点回眸爱情

  • 非遗的保护传承需要更年轻的文艺语态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我们仍需抢抓“十四五”应对窗口期,战略上保持定力,战术上灵活机动。在强化养老、托幼、家庭支持政策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房地产市场调控。
2023-05-31 17:56
中国正在打破西方对现代化标准垄断,探索出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路,创造属于自己的发展经验,为现代化理论作出重要贡献。
2023-05-24 15:49
人是经济社会发展全要素投入中最具活力、最具创造性、最具能动性的要素,人的全面发展和人口高质量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的内在要求。
2023-05-18 09:00
五个坚持明确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产业发展与转型升级、一二三次产业结构、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国内与国际间关系的重大原则,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行动指南。
2023-05-15 09:51
统筹粮食安全与活化乡村经济是未来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亟待通过深化耕地保护模式的创新,探索面向多元价值诉求的耕地保护新途径。
2023-05-06 09:58
在稳经济政策措施的持续发力下,无论是需求还是供给都处在逐步恢复中。鉴于需求不足是一个时期以来影响经济运行的明显制约因素,因此需求改善较之供给改善更能有利于经济运行。
2023-04-27 10:02
通过建构共同体记忆和一定的情感叙事策略,彰显出我们党对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历史经验和新时代新征程的新赶考之路具有坚定的历史自信。
2023-04-24 09:57
十年来的网络立法,涵盖数字中国、数字社会、数字政府等各个领域,辐射企业、社会组织、个体等各类主体。网络立法的进程与网络深度嵌入经济社会生活的步履同频共振。
2023-04-19 09:32
平台经济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就业、拓展消费市场、创新生产模式、国际竞争中大有作为。平台经济是数字经济的典型业态,是引领经济增长和推动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2023-04-07 09:15
中国特色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力量、文化因素、价值追求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实现社会财富资源在劳动人民各阶层、社会各主体之间,由盈余方向短缺方流动或盈余方与短缺方共享的资源配置活动。
2023-03-31 11:00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2023-03-22 16:29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023-03-17 10:56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2023-03-11 14:23
促进数字经济和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既要推动影响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快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农业新基建建设。
2023-03-09 10:44
为了实现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长期可持续性,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要由数量追赶转向质量发展转型。
2023-03-06 16:13
自由、民主、人权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但不是只能有一种模式,所谓“民主对抗威权”不是当今世界的特点,更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普世价值”的内涵实际上已经被窄化为特定的西方价值。所以我们应该超越狭义的“普世价值”观念,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
2023-03-01 10:16
做好国际传播,要做很多的研究,做到知己知彼,只有研究不断深入,拿出来确切的、有说服力的资料,才能增加我们对外传播中的论述能力和说服力。
2023-03-01 10:12
拓展监督的深度和广度,搭建“互联网+监督”平台,将具有强大公信力、权威性的传统新闻媒体与更迅捷、更开放的新媒体相融合,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的监督合力。
2023-02-17 10:53
通过数字生产力的动力变革、绿色生产力的理念变革和蓝色经济的空间变革必将加速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实现和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进而推动新发展格局的加速实现。
2023-02-08 09:28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影响国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变革具有重大影响。
2023-01-13 11:2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