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战争题材影视作品怎样对待“真实性”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要闻 > 正文

战争题材影视作品怎样对待“真实性”

来源:中国艺术报2023-05-26 09:53

  作者:袁正领

  在近年战争题材电视剧中,有的热播剧多次出现上级指挥官在指挥作战时对下级说,“你忘了你对我的承诺了吗?”“你要记住你对我的承诺!”看到此处,很容易让人觉得“战场”和“生意场”差不多,都在讲信守承诺。事实上,作战中只有“命令”“军令状”,都是人命关天、强制性的,即人们常说的“军令如山”“军法无情”,而并没有依靠道德约束的“军令”,即所谓的“承诺”。如此讲“承诺”,战争的残酷、军情的急迫、军人的性情,都不同程度地被消解了。违背创作的“真实性”原则,也就使战争题材影视作品折损了“战争”的味道。

  与其他题材相比,战争题材影视作品对“真实性”有着更高的要求。战争是人类发展到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几千年来连绵不断,既能成为社会发展的动力,又制造无数灾难和人间悲剧。它影响广泛而深远,关系到一个国家、民族及其中每一个人的生存和发展,与人们的前途命运、喜怒哀乐息息相关,何况战争的根源尚未消除,现实的各种矛盾仍在继续,世界范围的大小战事仍此起彼伏。出于对人类和自身命运的关切,即便处在和平时期的当下,人们仍然高度关切战争发生的危险。什么时候会发生战争,会在哪儿发生战争,会发生什么样的战争,都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因而媒体上关于国际关系、国家安全的节目往往都有不错的收视。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当然希望通过影视作品形象地感知战争的本来面目,感知其残酷性对社会发展、人们生活的影响,进而提高对现实环境的判断力,塑造正确的战争观念和情感心理,抵御精神上的压力,增加心灵的自由。这恐怕正是战争题材影视作品经久不衰的内在动因和审美逻辑,从而对战争题材影视作品的创作提出相应要求。清代诗论家叶燮认为:艺术创造的最高法则,就在于真实地反映客观的“理”“事”“情”。如果再考虑到战争与人们生命生活的这种特殊关联,那么对战争题材影视作品的“真实性”提出更高标准就在情理之中了。

  如何回应这种关切,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正是战争题材影视创作要面对的问题。按照现实主义创作手法,“真实”包括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历史真实即实实在在发生过的事情;艺术真实即按照历史的事理、情理逻辑可能发生的事情。这两者都应以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为标准。对战争来说,就是如实反映战事起因、发展逻辑,将帅气度、用兵智慧,军人气质、独特作风,作战情景、战场面貌、社会影响、群众态度等多个方面。正是这种真实性,支撑着战争题材影视作品增进军事知识、培养国防意识、启迪战略智慧、塑造健康人格、带来精神愉悦等功能的发挥,支撑着凝重、崇高、智慧、勇力、阳刚等陶冶人性情的诸多审美质素。人们在看到浑身泥土、满脸血污的战士时,不会觉得“脏”;在看到指挥官下“死命令”时,也不会觉得“狠”,因为那是战争的本色、战争的逻辑、战争的审美使然。离开了真实,其审美就缺少了根基,不再让人信服,从而失去应有的艺术感染力。

  近年来战争题材影视作品忽视、漠视、歪曲真实性的现象并非个例,表现也多种多样。比如:有的不符合事理逻辑,让一场重要起义的总指挥抱着机枪到一线冲锋,像营连级别的“突击队长”;有的战士炸断了大腿,连包扎都不做,还能起来喊话、作战。有的只注重场面的刺激性,不注重反映战争的丰富内涵,将其简单化、娱乐化,变成放大版“枪战片”,甚至还搞出“血雾”弥漫。有的行动和场景设计上,不考虑阵地防御作战为减少伤亡,士兵应保持一定间距的要求,把战壕布置得人挨人,扔手榴弹都挥不开手;不考虑进攻作战为减少伤亡对队形的特定要求,而是进行“一窝蜂”式的冲击。有的在演员遴选上只注重市场热度,不考虑军人气质要求,甚至让惯于饰演市井人物的演员去演高层指挥官。有的为了“颜值”、好看,用的军装全是新的,把处在作战环境中的女军人描画得像都市剧中的白领,如此等等。至于“手撕鬼子”式的臆想,更是不值一谈。这都无法反映战争的本来面目,无法向观众传递正确的信息,结果使人感到虚假,产生疑惑,甚至对人的认知和观念产生误导。究其动因,一是缺乏军事常识,同时也缺乏职业精神,以主观想象代替客观事实;二是持有错误的市场观念和媚俗心理,片面追求经济收益,追求自认为的“好看” 。其结果,大多适得其反。

  歪曲真实性的另一种表现是以自然主义的手法反映所谓的“真实”。反映在战争题材影视作品中,主要表现为过于反映战场的血腥。比如,有的电影肆意渲染战士中枪后口吐白沫、颤栗发抖着死去的场景,极具心理刺激性,在电影没有分级的情况下,特别是对青少年,很可能留下心理阴影。按照常理,战争本身就是酷烈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其残酷性是必要的,也无可厚非,但若刻意表现某个场景,让人产生不适感,就难免以偏概全,造成放大的恐怖效果,就偏离了战争的本质及人们对战争应有的态度,从而产生不良的社会影响。产生这种现象的动因一般有两个:一是强化感官刺激,吸引注意力,提高市场收益,这是对社会人文精神塑造不负责任的表现;二是持有无分别的“反战”思想,通过刻意表现战争的血腥激发人们的反战情绪。

  解决上述问题需要多方面着力。从总体上看,应重点把握以下几点:

  首先是要对战争和战争题材影视作品有正确认知。如前所说,战争是人类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不以个人好恶而改变,只要它未退出历史舞台,人们都要正视它,而不是回避它。战争可分为正义战争和非正义战争。作为受众面广泛的影视作品,应自觉运用动人的故事、生动的形象、震撼的场景,来增进人们对战争性质的正确认知,强化对正义战争的支持态度,塑造人们的英武阳刚之气,建构国民大仁大义、胸怀全局、智勇兼备的情感-文化心理,营造弘扬正义、讴歌英雄、追求胜利的社会氛围。这是战争题材影视创作应把握的规律性和能动性。如电视剧《跨过鸭绿江》所呈现的松骨峰雪地上、铁原山坡上大战过后成堆成片阵亡将士的尸体,长津湖地区为阻击敌人被冻僵的“冰雕连”等,都是严酷而逼真的场景再现,传递的正是为正义而战的坚定意志和保家卫国的牺牲精神,表现的是凝重与崇高,是战争审美中的“哀而不伤”,从而引发人们的历史思考和现实感奋。所以,“兵者,国之大事”,战争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全人类都应严肃对待的、最为现实的重大课题,战争题材影视创作理应正确对待并坚守现实主义的“真实性”原则,摒弃“自然主义”的干扰,破除“吸睛”谋财、随意编造等不负责任的心态,以倾力倾情倾心之作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和对待战争,丰富精神世界,增强斗争精神,而不是以麻木的看客心态去消费苦难。这在国家安全与统一面临诸多挑战的今天,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其次是要探索战争题材影视作品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暴烈性”是战争区别于其他社会现象的最突出特性,也是艺术表达的难点。如何恰到好处地表现它,对编导来说是一个考验。为此,影视艺术家们也进行了不断的探索。总体上看,常用的手法有对比、隐喻、特写以及相应的配乐等,可以在一定的“暴烈”场面呈现基础上,进一步引发人们的想象,激发人们的情感,增进艺术效果。比如电影《大决战·辽沈战役》中攻打配水池的片段,进攻前老炊事班长很高兴地对大家说,“今天是猪肉炖粉条子,每人两大碗”。经过激烈的战斗,等老班长把饭送到阵地时,看到全营官兵几乎全部阵亡,老班长眼睛看着、口中念着“猪肉炖粉条”,老泪纵横。由欢声笑语到阴阳两隔,只是做一顿饭的功夫。再看周围残留的铁丝网上,挂的是飞落的棉絮和已成碎片的破布,伴着低沉哀婉的音乐声在微风中飘摇。看到这种场景,战争的残酷不言而喻,而这些合情合理的真情实景的营造,人们从中会很自然地感受到民族历史的沧桑,英雄人格的崇高、牺牲的壮烈,新中国成立、人们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而不会产生不适感乃至恐惧心理。电影《大决战》系列的另外两部以及《战争子午线》《红河谷》等影片,都曾采用相应的艺术手法,收到不错的效果。

  第三是要有能够驾驭战争题材的专业精神和素养。如前所述,战争乃国之大事、攸关生死,社会生活的很多方面在其中都有极致的表现,是艺术创作的“富矿”。战争有战争的规律,编导演绎战争也需要尊重战争规律,以真实反映战争的本来面貌,反映其事理、情理。否则,就会“不像”、不深刻、不感人。这就需要编导演等创作者是懂得战争的“内行”。比如,电影《大决战》三部曲,之所以能成为经典,是因为有张震、苏静等一批亲历战争的老将军为之把关,有一批经历过战争或军旅出身的编导演倾情创作,这就保障了影片的专业性。随着岁月的流逝和军队改革的推进,这样的创作团队已成过去,但战争题材影视创作所需要的专业精神和素养却是客观需求,一点也不会减少。这需要当下战争题材影视创作者以严肃认真的职业精神对待创作,深入研究把握战争的特点和规律,不主观臆断,不庸俗媚俗,不粗制滥造;应以尊重历史、尊重事实、尊重科学的精神,丰富国防和军事知识,深入一线部队体验生活,深入挖掘战争素材的思想内涵,提高专业驾驭能力。同时,还应注重借助真正懂战争、作战的专业人士力量,发挥他们的作用,安装一道提高专业水准、避免硬伤的“安检门”。相关方面也可加强研究,探索建立有关文艺创作的军地合作机制,弥补军队文艺单位缩减后军事题材作品创作专业力量的不足。

  (作者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秘书长、军事科学院原研究员)

[ 责编:崔益明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新东北作家群”笔下的破碎母题与赛博重构

  • 舞剧《咏春》,靠什么立得住、叫得响、传得开?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