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黄平:让我们破“墙”而出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要闻 > 正文

黄平:让我们破“墙”而出

来源:文艺报2023-06-27 10:42

黄平:让我们破“墙”而出

——“新东北文学”现象及其期待

  一个迟到的故事

  行超:黄平老师好,据我所知,您是最早提出“新东北作家群”这一概念的学者,并且以双雪涛、班宇、郑执三位“80后”的东北籍作家为主要代表。最近几年,在文学界和大众传媒领域,“新东北文学”作为“东北文艺复兴”的一个方面,被越来越多的人反复提及。可否谈谈,您当时是基于何种观察,发现了这一群体、提出了这一概念?

  黄平:我第一次接触到“新东北文学”,是在2015年第2期的《收获》杂志上,读到双雪涛的小说《平原上的摩西》。请大家注意一个背景:双雪涛和郭敬明都是出生于1983年,2015年既是《平原上的摩西》发表的年份,也是郭敬明《小时代》电影最后一部上映的年份。在2015年,郭敬明的销量和社会影响力,是双雪涛的百倍以上。在《平原上的摩西》出现之前,对于“80后”文学而言,那是一个“小时代”,青春文学是压倒性的。

  “青春文学”对于“自我”的高度关注,在世纪之交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但问题在于,“青春文学”在后来的发展中,有些沉溺于指向内心世界的自我书写,呼应着一种带有社会达尔文主义色彩的、占有式个人主义的出现,有一种自恋甚至于自私的味道,对于“发展”“效率”“竞争”“成功”等话语框架中的失败者,是陌生、冷漠且不公正的。

  我举个例子,“青春文学”中没有下岗工人,下岗工人的孩子和“小时代”中的同龄人,仿佛生活在两个世界。在“青春文学”流行的岁月,我在家乡辽宁所见的,是和那些小说不一样的青春。不需要读什么理论书,生活的直观会告诉我,有两种乃至于多种“青春”。我所见的是茶渍的陶瓷杯、烟渍的军大衣、响个叮当的二八大杠、滋滋带着电流声的工厂喇叭、布满铁锈的机器、大院里的荒草,还有漫天的大雪与泥泞的街道。对了,我第一次见到“上海”,是在我爸工厂发的旅行包上,印着外白渡桥与和平饭店,用花体英文写着“Shanghai”。

  这个旅行包我们家后来用来装雨衣,成捆的雨衣。读中学的时候,我陪我妈一起在马路边卖过雨衣。蒙蒙细雨中,在路边铺一块塑料布,摊开五颜六色的雨衣,煞是好看。当然后来发愁穿不完,各种颜色的雨衣换着穿也穿不完。读大学的第一年,我还曾经是“南极棉”在吉林大学的代理,吉大是我和双雪涛的母校。大家还记得1999年的“南极棉现象”吗,吉大的代理广告就是我写的,从宿舍楼下到电线杆子上都有。我当时有个BP机,上级代理很容易找到我,这个BP机是因为我是当地的高考状元,教育部门奖励的。这是我的青春,我没时间伤感和忧郁。所以我读到《平原上的摩西》会很震动,我第一次感受到我所熟悉的生活,被作家极为准确地写出来了。

  后来我写了那篇《“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以双雪涛〈平原上的摩西〉为例》,在2017年初发表后,成为较早关注双雪涛、关注后来被称为“东北文艺复兴”的评论者。但我在此并不是矜然自得,好像自己有什么独家发现。这股潮流今天已经有目共睹,像班宇《逍遥游》、郑执《仙症》等作品先后出现,一浪又一浪,将这股潮流不断推向高峰。

  2019年11月,在辽宁师范大学召开了一个“东北文学与文化国际研讨会”,张学昕教授作为组织者,王德威教授、宋伟杰教授等等在海外的学人都有参与。我在这次会议前赶出来一篇会议论文《“新东北作家群”论纲》,后来发表在母校的学报上,《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学报》2020年第1期。这篇论文第一次提出“新东北作家群”这个概念,主要指双雪涛、班宇、郑执这些作家。我后来也陆续发表过对于班宇、郑执的研究,2022年春天,在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了一本小书《出东北记》,汇集了这些文章。这大概就是我这几年做的相关工作。

  行超:您刚才谈到的个人生活经历很鲜活,也很打动我这样同样成长在北方城市的“80后”。作为一名东北籍的批评家,您对于东北生活的书写有一种特殊的敏感。我注意到,在您的《“新东北作家群”论纲》中,不少理论发现都是基于个人的记忆和切身体验。事实上,几位“新东北”作家,他们的写作很大程度上也是从自我经验出发的。您如何概括他们写作的整体特征?

  黄平:自我经验往往是青年写作者的出发点,无论是“青春文学”那批优秀作家,还是“新东北作家群”,都是一样的。就像我刚才聊的,两拨作家的自我经验不太一样。强调一句,这里没有谁高谁低之分,你16岁坐地铁上学,我16岁坐“倒骑驴”上学,没有高低之分。大家知道“倒骑驴”么?一种三轮车,蹬车的人在后面,前面是木板车厢,海绵坐垫。你可以把它理解为是三轮车中的出租车,也是路边扬召,请师傅载人和装货都可以。十年前我知道坐地铁的瞧不上坐“倒骑驴”的,我年轻时第一次坐地铁还有点激动,觉得终于和现代生活接轨了。我那时候还受虚荣的小资文化影响,不好意思说我坐过“倒骑驴”,我得把“倒骑驴”修饰成一种有助于健身的、后侧单轮驱动的自行车,得听起来一股北欧风,让人感觉瑞典、丹麦满大街都是。这几年随着“东北文艺复兴”尤其随着网络的下沉与平民化,可能有所颠倒。当然主要是很多坐地铁上班的朋友,终于发现自己其实是“社畜”,所谓事非经过不知难。

  大家可能觉得我唠叨地铁和“倒骑驴”的不同,就是讲个段子。不是,我认真地说,习惯了“倒骑驴”一览无余的开阔视野,坐在三轮车上的这个“自我”,不那么容易走向成功学的原子化自我。阳光照在脸上,汗水滴在地上,路边无论是水果摊还是煎饼馃子摊,都是同学家长支的摊,你不用信用卡也可以先消费后付款。你生活的这个世界,一草一木是和你相关的。要是觉得我这么讲没什么理论深度,我就翻译成下面这句话,就像海德格尔讲的,“共在”和“此在”水乳交融。对了,海德格尔可能会喜欢东北,有和他的家乡相似的黑森林,有吃起来相似的酸菜和肘子,也有他魂牵梦绕的和英美现代性不那么一样的共同体。

  所以不奇怪,青春文学作家不习惯写自我以外的他人,比如他们不写上一代,最极端的是《小时代》,资本家老爹出车祸死了,留下一笔遗产给“我”花。而“新东北”这批作家的写作,心里始终有父母辈一代人。像《平原上的摩西》和《逍遥游》,真正的主人公都是小说中的父亲。更不必说郑执在催人泪下的“一席”演讲中,将《仙症》等作品献给英年早逝的父亲,也献给盘亘在“酒鬼乐园”中的父辈,献给愁肠与白发,献给铁路与暴雪。下岗悲歌歌一曲,狂飙为君从天落。什么是“东北文艺复兴”?这就是“东北文艺复兴”。

  故而,讲写作的特征,仅仅囿于文本是看不穿的。“新东北作家群”的作品,是一个迟到的故事:20世纪90年代以“下岗”为标志的东北往事,不是由下岗工人一代而是由下岗工人的后代所讲述。这决定着“新东北作家群”的小说大量从“子一代视角”出发,讲述父一代的故事。诚如贾行家所言:“我一直很偏执地记录这些人,甚至到了他们自己都忘记自己的时候。”但这种记录不是镜子式的现实主义,他们作品中不是只有一面镜子,而是有两面镜子:“父一代”的命运是一面镜子,“子一代”的生活是另一面镜子,东北文艺复兴的文学,就在这两面镜子不断地彼此映射之中,生成一种寓言式的结构。对了,我多年前提出的“子一代”这个概念,现在似乎成为描述“新东北写作”的常识性概念,我对此备感荣幸。

  有形的与无形的“东北”

  行超:那您认为今天的“新东北”作家,与以萧军、萧红为代表的“东北作家群”,以及迟子建等前辈东北作家相比,有什么不同的文学价值?或者说,“新东北”之“新”主要体现在哪里?

  黄平:几代作家都是好作家。我讲的“新东北”这个“新”,倒不一定是相对二萧的新,也不一定是相对迟子建这一代作家的新,主要是针对之前的“80后”写作、之前的当代写作的“新”。

  这种“新”的体现,文艺一点讲,或可以用《“新东北作家群”论纲》里这段煽情的段落:“新东北作家群”的小说,在主题和美学风格上都是一次召唤。召唤历史的连续性,召唤小说的道德使命,召唤真正的艺术。同时,基于对于类型小说叙述的挪用,乃至于小说所外在的故事性和道德感,这种召唤可以穿越文学场,抵达到所有的读者。文学与现实,技法与道德,艺术与市场,一切分裂的都在重新生长为一体。这将不仅仅是“东北文学”的变化,而是从东北开始的文学的变化。

  如果像咱们现在聊天这样,通俗地翻译一下:“新东北作家群”的小说,其一是有读者,小说销量可观,影视改编不断。怎么做到读者越来越多,而不是读者越来越少,是当代文学生死攸关的问题。具体到小说家个人,可以名山事业,可以傲世轻物;整体上的当代文学创作,不能自甘边缘,而是必须赢得读者。其二是有艺术,语言、结构讲究,别具艺术匠心。仅仅有读者,网络文学也能做到,但要是说通俗性和艺术性的合一,双雪涛、班宇、郑执他们的小说做得非常好。其三是有担当,写进历史的文学作品,从来不仅仅依赖文学自身。这批作品普遍有着感人的悲怆,流放者归来,坐在历史的废墟中,隐忍缄默,一脸风霜。在这高贵的沉默中,我们感受到了他们的命运,他们的命运也是我们的命运。并不夸张地说,这批作品不仅仅改写了我们对于东北写作的印象,更是改写了我们对于东北的印象。

  行超:坦白讲,文学界对于“新东北文学”这个概念其实也存在质疑的声音,比如有人认为,“新东北文学”的几位作家对于自己的地域身份并不十分认可;“新东北”作家的言说对象有限,不足以构成“作家群”,等等。您怎么看待这些问题?

  黄 平:我也听过不少质疑。试着回应一下吧,平常也没有合适的机会。我就用问答体展开,清楚一点。

  批评的观点说“新东北文学”的几位作家对于自己的地域身份并不十分认可。我的回答是这些作家当然远不是局限在地域中的作家,但出生于东北,写东北成名,最好的作品都和东北有关,这些是基本常识。这种情况下不是“新东北作家”,难道是“新巴黎作家”或“新纽约作家”?我知道“世界文学家”显得更洋气,跟苹果手机或特斯拉似的,听起来像是远销海内外的国际品牌——说实话这种思维跟当年指责下岗工人愚昧落后的那帮朋友很像了。而且作者本人的看法和评论家本人的看法,没有直接的关系。评论家和作家是平行的铁轨,看起来相向而行,但终究是两条路。任何理论概念能否成立,最终在于评论家能否自圆其说。

  批评的观点说“新东北”作家的言说对象有限,不足以构成“作家群”。我的回答是哪怕就比核心作家群,双雪涛、班宇、郑执,没数错这是三个人,比二萧多一个。您会说还有端木蕻良还有谁谁谁,诚实点说,很多读者是不是不认识这个“蕻”字?您上次读端木蕻良老师的书是什么时候?就算拉大圈子看,“新东北作家群”同一拨的还有贾行家这样同样优秀的作家,还有最近几年的谈波、杨知寒等等一批老中青作家,人数也不少。再说,作家群也不是打群架,三五个不算群的话,不知道多少个才算,国家物价局应该对此出台一个明确的规定。

  还有批评的观点说“新东北”不准确,应该是“新辽宁”,更准确是“新沈阳”。我没细致查过,不知道能不能进一步缩小为“卫工街道作家群”。要是这么论的话,“老东北作家群”也不能用“东北”这个说法,也少了不少城市代表,长春或大连可能都不同意。改成什么合适?哈尔滨作家群?文学上的概况,不是查户口。要是查户口我所在的上海最麻烦,作为移民城市,很多海派作家都不是出生在上海,是不是他们或她们写的就不是上海了?对了,大家查查狄更斯是出生在哪里的,影响人家成为伦敦文学的杰出代表了么?

  回到正题,“新东北文学”的“东北”,既是有形的,也是无形的。东北大地,面对着相似的难题,共享着相近的风格,自然会化育出相通的文艺。我其实听到的最真实的批评,是抱怨说怎么天天讲“新东北”,我们这里也有很多好作家啊,怎么没人提新某某作家群?这是高看我这种平庸的评论家的本领了,引人注目的文艺风潮之兴起,关键点在于契合时代情绪,不是一二评论家的鼓吹。我要是有写谁谁火的本领,我准备下一篇评论一下我的小说,看看能不能把自己填进去,今后东北文艺复兴,三杰改成四杰——初步判断这个工作挺难的。

  走向“文学+”的未来

  行超:近几年,双雪涛的小说《平原上的摩西》改编为多部影视剧,班宇担任文学策划的电视剧《漫长的季节》热播,郑执也有几部作品实现了影视化改编。可以说,这几位作家都通过影视的方式,真正实现了“破圈”。传统文学与现代传媒的互动,您个人也一直在做积极的探索。您怎么看待今天的文学传播,以及在这种环境下的文学生态?

  黄平:我个人觉得没必要画地为牢。文学和影视,本来就是“亲属”关系。就文学内部来说,纯文学与类型文学之间,也没必要老死不相往来。相反,全球的潮流来看,纯文学与类型文学反而在互相融合。刚才你提到《漫长的季节》,6月18号我还请《漫长的季节》制片人、导演、编剧等主创团队成员来华东师大交流,当天是上海梅雨季的第一天,暴雨倾盆,但我们学校最大的报告厅水泄不通。这也是我对于“破圈”的探索吧,我觉得《漫长的季节》就是东北文艺复兴领域用镜头写出来的“长篇小说”。

  所谓“圈”,不妨以涟漪为喻,投石入水,一圈圈荡漾开来。我是庸俗之人,我觉得一般的思维,都是希望荡漾得越远越好,最好铺满整个湖面。大家津津乐道的任何一本世界名著,哪怕是用跟读者有仇的方式写出来的,都比三五千册的销量高。还是刚才说的,一个人孤芳自赏令人尊重,但一个行业孤芳自赏,那这个行业就离崩盘不远了。

  所以今天没必要讨论文学是否要传播,任何一个作家内心最深处都是希望自己的读者更多而不是更少,如何矜持也难以掩饰。我真诚建议作家同行更积极地拥抱新媒体,走向“文学+”,探索更加契合这个时代的叙述方式与传播方式。但我对此并不乐观,我了解到有的文学期刊甚至还认为作品上网会影响销量,还是一种零和博弈的对抗思维。我也知道大家担心在这个过程中高雅的艺术变得庸俗了,确实可能变得庸俗,也可能不一定,但是天天在温室里自怨自艾是没什么出息的。

  行超:从“新东北文学”说开去,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新东北文学”兴起不久,自岭南一带而起的“新南方写作”也逐渐成为文学界的热点。同样是地域写作,您觉得这二者有何异同?是否具有对话的可能?

  黄平:我将“新东北”和“新南方”视作从地域出发的写作,区别于地域写作。我读过“新南方”倡议同仁的大作,比如杨庆祥将“新南方”划为我国的海南、福建、广西、广东、香港、澳门,同时也辐射到包括马来西亚、新加坡等习惯上指称为“南洋”的区域。在这个区域中,很多“新南方写作”热议作家,我也很熟悉。像《潮汐图》的作者林棹,曾经是我们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比较文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也是我们“华师大作家群”又一位年轻的代表。陈春成的《夜晚的潜水艇》我也通读过,非常惊艳,差不多是这两年阅读体验最好的短篇小说集。其他新南方作家,我也都认识,不一一例举了。

  以“新东北写作”为参照,对照性地来讨论“新南方写作”。第一点是边界,“新东北写作”的地域边界很清晰,但“新南方”指的是哪个“南方”,边界还不够清晰,不仅仅是地理意义上的边界,同一个区域内部也不够清晰,所以庆祥等评论家还在继续区别“在南方写作”和“新南方写作”;第二点是题材,“新东北写作”普遍以下岗为重要背景,但“新南方写作”并不共享相近的题材;第三点是形式,“新东北写作”往往采用“子一代”与“父一代”双线叙事的结构展开,以此承载两个时代的对话,但“新南方写作”在叙述形式上更为繁复多样;第四点是语言,“新东北写作”的语言立足于东北话,但“新南方写作”内部包含着多种甚至彼此无法交流的方言,比如两广粤语与福建方言的差异,而且多位作家的写作没有任何方言色彩;第五点是传播,“新东北写作”依赖于市场出版、新闻报道、社交媒体、短视频以及影视改编,“新南方写作”整体上还不够“破圈”。故而,在思潮的意义上,“新东北写作”比较清晰,“新南方写作”还有些模糊。

  我这么比较,不是说“新东北写作”比“新南方写作”成熟。未定型的反而有更多可能性。庆祥等将“新南方”视作一种气质,视作异质性的、多元流动的书写,以此区别于“北方文学”——庆祥也提到过“新东北写作”在他看来还是“北方文学”。我尊重这种讲法背后的旨趣所在,“新南方写作”的气质,王德威教授概括得很漂亮:南方之南,潮汐起落,山海撞击,华夷夹杂,正统消散,扑面而来的是新世界、新发现、新风险……我们见证界限的跨越、理法的逾越、幽灵的穿越。

  尽管“新东北”和“新南方”气质不同,但二者有各种各样对话的可能。在我看来,它们都是青年文学,都对应于社会结构变化。“新东北”表面上写的是父辈命运,实际上是在浇胸中块垒。而像陈春成的小说,每一篇都离不开“梦”,每一篇都有现实世界和幻想世界的二元对立,主人公只做一件事:通过幻想逃逸出压抑的现实。离开疫情这几年的历史无意识,是无法解释陈春成小说为什么如此热销的。

  在这个意义上,如果我们将青春文学还原为新概念写作,一个“新”字,串起前后继起的三场风潮。新概念写作,都市恍惚迷离,沉溺于青春期的幻梦;新东北写作,工厂寂静荒凉,冷峻于子一代的宿命;新南方写作,想象奇异瑰丽,逃逸于人世间的沉重。三场前后交错的青年文学潮流,最集中的文学代表,是郭敬明、班宇、陈春成。我们可以具体比较作家的文学高低,但从文学板块的变动来看,谁又不是历史的人质?

  顺便说一句,庆祥是我的老同学,我们俩在人民大学的宿舍,我住408,他住409。“新东北”和“新南方”相距不远,就隔着一堵墙。我们且不讨论破圈而出,让我们破墙而出。(行 超)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大梦归离》:命起殊途,大梦同归

  • 刘长宇:戏曲视角下春晚小品的角色经典化路径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契合数字化、智能化的传播格局,适应Z世代拥抱变革、表达活跃、实践奋进的代际特征,以更鲜活的话语、多元的样态实现有效触达,彰显理论的生命力与引领力,是做好新时代理论传播的应有之义。
2025-01-22 11:22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正在通过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更新、重组,生产关系、生产制度重塑,成为最具潜力、带动力和深刻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引航。
2024-12-23 13:29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