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红楼梦》的谜语人生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重温经典 > 正文

《红楼梦》的谜语人生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2023-07-29 10:32

  作者:詹丹

  跟通常闹元宵猜灯谜不同的是,《红楼梦》写猜灯谜活动,不是找了现成的谜语挂出来让大家去猜,而基本是由参与活动的人自编谜语互相猜。这样,制作的灯谜有没有艺术性,猜灯谜的思路是顺畅还是迟钝,都能够显示人物个性的差异,而作者借助灯谜对人物命运的暗示,以及引发猜谜者的感慨,又深化了这一类习俗活动描写的思想情感意义。小说第二十二回就集中描写了这方面内容。

《红楼梦》的谜语人生

87版《红楼梦》剧照

  这一回写刚回家探过亲的元妃,从皇宫送出一个她所制的灯谜让兄弟姐妹去猜,也要求他们各制一个谜语让她猜。贾环不但没猜对元妃的谜语,而且其制作的那个谜语文理不通,元妃干脆赖得猜,只是让传话的太监来问一下,贾环到底让人猜什么。这种打听,似乎不是好奇,更像是要看一个笑话。

  那么我们就来看看,贾环的灯谜如何不通。先看谜面:

  大哥有角只八个,二哥有角只二眼。大哥只在床上坐,二哥爱在房上蹲。

  贾环说他想要别人猜的是两件东西:枕头和兽头。说枕头有八个角,是因为古代的枕头大多用硬质材料做成的立体长方形,两边各有四角,合起来就有八个角。兽头是古代建筑塑在屋檐角上的两角怪兽像。分开看,刻画的形象似乎都有一定依据,但是凭什么可以让枕头和兽头成了一对兄弟?难道就因为都有个没实质意义的后缀词“头”吗?还有,两个角当然可以认为少而用“只有”的“只”字来表示,相比之下,八个角就太多了,为何还用“只”呢?大概贾环词汇量实在贫乏,对词义理解得也不够清楚,所以一共才写四句话,倒一口气用了三次“只”字。而且二只角的在房上蹲,这已经说得够直白了,这么直白,一点不转弯,就不用猜了。把谜底明示了还要人去猜,岂不是侮辱大家的智商?所以元妃赖得去猜是有道理的。不过小说中写大家看了这个谜语都哈哈大笑,也算是欣赏到了一种滑稽景象。

  以此不通的谜语为铺垫,然后才进入正式猜谜环节。

  第一步是贾母和贾政各出一个谜语让对方猜。贾母出的是“猴子身轻站树梢──打一果名”,贾政出的是“身自端方,体自坚硬。虽不能应,有言必应。──打一用物。”贾母出的谜语既有视觉上的形象感刻画,也有听觉的谐音提示,站树梢意思“立枝”,谐音“荔枝”,而贾政制作的谜语中,“有言必应”中“必”谐音“笔”,结合前面形象刻画,推论出谜底是砚台。这两个谜底,后一个的砚台形象,其实也多少有点像贾政的为人正统古板的风格,所以可以理解为写物写人,一语双关。而书中写贾母和贾政互相猜谜,也很有情趣。贾政明明一下子就猜中了,但开始各种乱猜,好像贾母制作的谜语太烧脑,让人猜不透,认了许多罚,总算猜对。而贾政出完谜语后,又担心贾母年纪大,反应慢,真猜不出来,岂不尴尬?所以又悄悄让贾宝玉把谜底告诉贾母,贾母一想,果然是,高高兴兴地说出来,贾政笑着赞母亲聪明。所以猜来猜去,真真假假,大家玩得都很开心,天伦之乐自在其中。

  于是进入猜谜的下一步,让姐妹们制作的谜语都挂在春灯的围屏上,然后大家一起猜,到这时候,读者才知道,一开始元妃从宫里拿出的灯谜究竟是什么。下面我们把这些灯谜依次排列在下:

  能使妖魔胆尽摧,身如束帛气如雷。一声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化灰。

  天运人功理不穷,有功无运也难逢。因何镇日纷纷乱,只为阴阳数不同。

  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妆点最堪宜。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

  前身色相总无成,不听菱歌听佛经。莫道此生沉黑海,性中自有大光明。

  这四个谜语,谜底分别是爆竹、算盘、风筝、海灯。贾政看了很是郁闷,认为都有不吉祥的意味,于是陷入了沉思:

  娘娘所作爆竹,此乃一响而散之物。迎春所作算盘,是打动乱如麻。探春所作风筝,乃飘飘浮荡之物。惜春所作海灯,一发清净孤独。今乃上元佳节,如何皆用此不祥之物为戏耶?

  而接下来,等他再看到薛宝钗制作的更香的谜语时,有所谓“焦首朝朝还暮暮,煎心日日复年年”等句时,更觉不祥而郁闷得悲戚了。(甲辰本、程印本等把这诗归在黛玉名下,又给宝钗另拟了诗。)

  这虽可以认为是贾政的个人看法,但小说如此设计,有伏笔的特殊用意。因为元妃在当时的社会地位已经够高,但不久便夭折,如同爆竹升空就爆炸,这也正是古代有些人不认为爆竹烟火可以作为喜庆之物的理由。而迎春后来嫁给孙绍祖被欺凌,只能归结为命运之乱如算盘被乱拨;探春远嫁就像断线的风筝,惜春出家当尼姑只能与海灯相伴,包括宝钗的“焦首”“煎心”的咏叹,都显示了女性命运的普遍不幸。就这样,小说借写猜灯谜的习俗活动,让灯谜与制作者的命运联系起来,这就不仅仅停留着游戏的智力方面,还反映了人生的更广阔方面。不过,当贾政以自己出的砚台谜语来体现其为人端方的风格时,那种带点自况的意味,使得由他来猜测女孩子所制作的谜语跟她们个人命运的关系,也就比较自然。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人生不幸,又是跟整个家族的衰败联系在一起的。贾母出的谜面看似最简单,其含义却复杂,有着以简驭繁的总括性。据一些学者结合手抄本旁的评语研究,猴子站树梢的形象描写,其实是跟作者祖父曹寅常说的一句“树倒猢狲散”有关,暗示了曹家可能的衰败,而书外的话又通过这句谜语,联系到书内贾府,成了暗示他们贾府的可能衰败。这样由谐音获得的谜底“荔枝”,又进一步可谐音“树倒猢狲散”的“离枝”。但这些外在于文本的问题,当然不是小说世界里的贾母、贾政所能意识到的。

  其实,早在小说第五回,当贾宝玉梦中进入大虚幻境时,他所翻看的“金陵十二钗”画册中的画和判词,他所听闻的“红楼梦”一套曲词,已经对贾府以及其中重要女性人物的悲剧命运,作出了暗示。虽然这些画册、判词和曲词并没有被作者给出谜语的名称,但其作为谜语的功能,还是比较清楚的。读者还能看到前后的某种勾连,比如探春之于断线风筝关联,惜春与青灯的相伴等。但懵懂如贾宝玉者,除了感受到一种悲剧气氛外,其内容的具体所指,他是无法理解的。这还不仅仅因为他在梦中,因为他还年幼,更有一层天机不可泄露的意味在。

  相形之下,小说第六十三回写小姐、丫鬟们给贾宝玉庆生,大家行酒令所抽到的花签诗句包括旁边的小注,似乎也关涉到各自的人物行为乃至命运,还或多或少引起了当事人或者旁观者的注意。这里既有当下应景的,如史湘云抽到的“只恐夜深花睡去”一句,对应了她醉卧芍药花下;更有对自身品行和命运的暗示,如薛宝钗的“任是无情也动人”,如李纨的“竹篱茅舍自甘心”。而林黛玉是在内心的期望中,抽到“莫怨东风当自嗟”,那种期望中的无奈,也因此被微妙地暗示了出来。其诗句引发的在场者反应,似乎要比第二十二回主要局限于贾政一人的感叹更为丰富复杂。

  一般认为,早期脂抄本第二十二回呈现的谜语诗是不完整的,但因为不可知的外在原因(或者书稿散佚或者作者至死也来不及增补等),关于林黛玉、贾宝玉等人的谜语,是由其他作者补上的,并不符合人物的性格,而且还让林黛玉的谜语诗与薛宝钗的进行了互换。又因为后四十回跟前八十回的作者也许并非同一人,所以如探春谜语暗示的远嫁而与家人失去联系,在小说中并未得到明确落实。初拟的一种小说轨迹,会被展开的具体内容无情打破,并让小说中的人生发生了断裂或者新的走向。这启发我们读者,猜谜的谜底指向,可能又往往在人生命运的现实翻转中,把人生带向了不可猜的另一面。理所当然的是,猜不透的,还有现实世界伸向纸面的作者神秘之手,以及谜语的物质载体,也就是沉浮于现实世界中的书本本身的命运。

《红楼梦》的谜语人生

  有意思的是,出自不同制作者的谜语意象固然反映了人物的性格命运,但文体形式本身的差异,也有着一定程度的内容暗示,这当然是在比较中体现出来的。第二十二回谜语诗在以七言绝句构成贾府姐妹们谜语诗的主打形式时,贾母一句七言句,要言不烦,简洁轻快,不但有着出挑的、站树梢的轻快感,而且以家族归并的简洁的总干,概括、笼罩了许多个人命运的分枝。而贾政采用的是在上古时期更为流行的四言体,不但物象是古板的,文体形式也显得更庄重一些。

  如果把第二十二回的整个猜谜过程视为一出情感剧的话,那么,贾环营造的滑稽之情、贾政和贾母互猜谜语体现的母子欢愉之情以及众姐妹谜语中让贾政感受的郁闷与悲戚之情,似乎正浓缩了人生的五味杂陈。这种复杂的滋味,又何须别人来猜想?更何况,即使从读者立场看,第五回、第二十二回和第六十五回,虽然都是人生谜语的呈现,但呈现以及理解方式的多层次性和差异性,正是统一于人生的丰富复杂中的。

  (作者詹丹系中国红楼梦学会副会长)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沧海波澄:我的诗词与人生》:叶嘉莹先生与中华诗教

  • 《好东西》:她不再幻想“应有的”生活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