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王永利
声声欢歌,唱出亿万农民欢庆丰收的喜悦心情;阵阵笑语,诉说乡野田园物阜民丰的美好风景。《2023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晚会》于9月22日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和农业农村频道(CCTV1、CCTV17)联合播出。今年丰收节晚会以“庆丰收、促和美”为主题,通过载歌载舞、丰富多彩的内容,将庆祝第六个“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推向高潮。
(主持人:袁圆、任鲁豫、孟语凡 尹颂)
喜传丰收捷报,讲述我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丰收背后的故事。
2023年,广大农民以双手为笔、用汗水做墨,在神州大地上描绘了稻麦金黄、蔬果飘香的锦绣画卷,书写了辛勤耕耘、喜获丰收的动人诗章。粮食安全历来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种子被誉为农业的“芯片”,只有用中国人自己的手攥紧种子,才能端稳中国饭碗,才能实现粮食安全。棉花育种专家郭三堆、小麦育种专家郭进考、玉米育种专家李建生、花生育种专家禹山林、水稻育种专家徐建龙……节目中,农业科技专家走上“丰收大道”,向年轻的新农人传授知识和技能,让中国人牢牢端稳装满中国粮的饭碗,奏响科技兴农粮满仓这一新时代最嘹亮的乐章。
此外,节目还以乡村美食品鉴,讲述美食背后感人的故事。在蒙古包里伊金霍洛旗满赖村的村主任邀请嘉宾品尝糜米和荞麦面。讲述这些农产品是在采煤沉陷区通过修复为农田长出来的果实。而羊绒、驴肉等特色土产品发展生态绿色农业的成果。伊金霍洛旗属于半干旱草原地带,生态环境脆弱,曾备受风沙侵蚀危害。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全旗森林覆盖率不足3%到如今超过37%、植被覆盖率高达88%,一代代干部群众拿出不畏艰辛、久久为功的拼搏精神,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蝶变,守护着祖国北疆万里绿色屏障。随着全球首个零碳产业园落地、采煤沉陷区上建起光伏基地,产业低碳转型中的伊金霍洛旗正在迎来“绿色GDP”的新丰收。
彰显和美乡村诗意宜居新貌,体现新时代农民蓬勃向上精气神。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千万工程”久久为功、扎实推进,为浙江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探索出了一条从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入手、进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中国的成功路径,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提供了丰富的模板和宝贵的经验。节目中重点介绍了安吉县余村。它曾经是全县规模最大的石灰石开采区,采矿在带来效益的同时,也造成了很大的环境污染。为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安吉县提出生态立县,逐步关停了矿山。实施“全球合伙人”计划,以城乡融合和共创共富为主线,启动邀请全球英才加入,打造宜居宜业、共创共建的青年发展型乡村。目前,42个合伙人项目落地余村,1100多名大学生参与其中,吸引192名年轻人返乡。文化创意、研学教育、零碳科技等业态蓬勃兴起,余村迎来了越来越多的“新村民”。今天的余村是乡村振兴、共同富裕、诗意栖居的样板。
如今的中国农民,不但实现了物质的丰收,也实现了精神的丰收,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洋溢在每张笑脸上。节目邀请青年农民乐队、青年农民歌手、乡村舞蹈队等,以极具乡村特色的歌曲、舞蹈、民俗艺术等表演,展现宜居宜业和美乡村风采,反映全国农民喜庆丰收、积极向上、健康快乐的精神面貌。如伊金霍洛旗乌兰牧骑、郭家班唢呐、香河中幡、摇滚京东大鼓、大原周乐队、陕西小夫妻组合民歌、扎依特·阿斯哈尔、阿公天团、《耿马 的佤》、陕西方言说唱、蒙古族歌手长调等等来登台表演,乡村振兴的奔头、现代农业的势头、农村文化的看头、农民群众的盼头都在“中国农民丰收节晚会”里尽情呈现。展望未来,一幅农业兴、农村美、农民富的和美乡村新画卷也将在中华大地徐徐铺展。
“思想+技术+艺术”,打造接地气兼具时代感的精品晚会。
今年的总台丰晚,在思想性、艺术性、技术呈现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提升,更是呈现出诸多亮点。舞台设计以金色为主色调,用草垛、麦穗、玉米、辣椒等堆叠布置,辅以蒙古包等民俗元素,既烘托出丰收的氛围感,又体现了浓郁地方特色。象征丰收的麦穗被搬上舞台,借助多媒体视觉技术,由中心舞台向东西南北中五个方向延伸,形成五条寓意吉祥的“丰收大道”。晚会气氛十分热烈,通过喜庆祥和的气氛表达丰收的喜悦心情,营造出全国欢庆的节日氛围,真正让节目“热热闹闹有内涵”。在表演上坚持“农民为主角”的原则,用真情实感、原汁原味、质朴真诚的情感打动人。晚会中的虚拟IP“和和”“美美”身穿蒙古族服饰,乘坐飞艇和骑着马来到主舞台,他们为观众“报喜”,通过无人机和烟花打造一个仪式环节,凸显了前卫电视科技和农村先进科技普遍应用的魅力。
2023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晚会,唱响庆丰收、促和美、感党恩的主旋律,生动展现了“三农”发展成就,农业农村现代化美好前景,在弘扬中华优秀农耕文化的同时,营造全社会关注农业、关心农村、关爱农民的浓厚氛围,激发农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的干劲,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注入强大力量。(王永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