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奥本海默》的思想与美学高度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文艺原创 > 正文

《奥本海默》的思想与美学高度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2023-09-28 11:04

  作者:赵建中

  人物传记片是电影中的难度较高的类型之一,特别是传主为著名人士、生平故事已经为大众知晓的影片更是如此。但是,近期由克里斯托弗·诺兰拍摄的讲述著名美籍犹太裔物理学家、被誉为“原子弹之父”的奥本海默的生平与事业的同名影片却给观众带来很大惊喜。

《奥本海默》的思想与美学高度

  影片审视与探讨了科学伦理问题,使人警醒。作为美籍犹太裔物理学家,奥本海默对自己的国家与民族有着深沉的爱。因此,当盟军与纳粹的战争处于胶着状态时,他义无反顾地投入到原子弹的研究工作中,领导一众科学家在沙漠小镇上争分夺秒,两年后最终获得成功。奥本海默也由此被推到了一个很高的地位。但是,在收获了至高的欢呼和荣誉之外,奥本海默的生活有了很大变化,原子弹爆炸之后罹难者的尖叫、痛哭、焦尸等深深地冲击着他的心灵,让其陷入深深的痛苦与反思之中。奥本海默的悔恨出于人性,同时也是对科技发明的副作用的理性认识。衡量一项科技发明是否有价值,就是要看其是否对人类社会的进步起到有利作用,而原子弹最终没有终结战争,却异化为政治机器的工具,让人类站在了被毁灭的边缘。这是《奥本海默》对科学伦理的审视与思考,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出于为尊者讳、为贤者讳的原因,人物传记片中的主角往往凸显其正面形象,而在该片中,奥本海默的形象则有血有肉,丰满立体。影片中,奥本海默是一个有良知、有正义感、有爱国情怀的物理学家,但他性格中仍然有狭隘、虚荣、自私、优柔寡断等特征。奥本海默既希望自己的科学研究能够达到巅峰,但又看到原子弹给人类造成的巨大灾难,导致很多人死亡和流离失所,甚至推动美苏军事争霸愈演愈烈后,又陷入深深的悔恨与反思,站到了美国政府的对立面,并因此陷入无穷无尽的人事构陷,遭受麦卡锡主义的迫害。正因为影片生动真实地展现出这位天才物理学家性格的复杂性与命运的悲剧性,奥本海默的银幕形象才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作为电影导演大师,诺兰在影片中充分调度与发挥电影美学的魅力,从而大大提升了影片的艺术性与观赏性。第一,该片采用了独特的叙事结构。作为人物传记片,如果按照线性叙事来讲述人物的遭际,无疑可以保证叙事的清晰性、完整性,但也可能使电影沦为平庸之作。这部长达三个小时人物传记片之所以富有张力,自始至终吸引观众,在于它使用了与传统传记片不相同的讲述方式——诺兰使用了自己擅长的多重结构,再现了这位天才的物理学家的一生。《奥本海默》中运用了两条叙事线,一条由彩色画面构成,一条由黑白画面构成,叙事主角分别是科学家奥本海默与政客施特劳斯。与此同时,影片还有多条分叉的叙事线,从不同维度展现这位天才物理学家的事业、生活与情感状态,拼出奥本海默跌宕起伏的命运地图。第二,该片是一部人物传记片,但是充满惊悚片与悬疑片的元素。电影始于听证会,终于听证会。当证据、证人都对奥本海默构成威胁时,他岌岌可危的命运牵动着观众的心;当最终的大反转来临,又让观众感到解气,并为科学正义最终战胜政治阴谋而暗自鼓掌。第三,影片建构了独特的视听语言。针对影片的“高光时刻”——原子弹的爆炸场面的处理,诺兰出乎意料地将这一场景的冲击力通过剪辑、景别和声画分离的方式呈现,特别是原子弹实验的引爆倒计时的几秒钟静默,更将奥本海默团队几年努力取得成功带来的狂喜推向高潮。

  诺兰的电影类型多样、庞杂,涉及战争、政治、犯罪、动作、悬疑等多个元素,但是内核都保留了诺兰作品一贯的初衷,那就是对于社会和人性的深刻反思。作为一位有良知、有社会责任感、有人文情怀同时又兼具极高电影艺术造诣的导演,我们应该向其致敬!

  (作者系作家、文艺评论家、翻译家)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崔 莉:网络微短剧怎能靠一个爽字打怪通关

  • 话剧《寻找“王成”》:用时代的温度,全新阐释英雄精神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2023-11-09 10:22
面向未来,要进一步扩大“朋友圈”,绘制好“工笔画”,对接好“硬联通”与“软联通”,秉持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为实现民族复兴和推进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奋斗。
2023-10-24 11:06
文化交流很重要,我们在讲“一带一路”的时候,也需要讲“共建国家”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其实我们面临着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一带一路”不是单方面的施与,而是双向的或多向的互利。
2023-10-10 09:58
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
2023-09-27 09:53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2023-09-15 10:49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2023-08-22 09:41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2023-08-18 09:14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2023-07-18 17:59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2023-07-12 09:32
区域国别学是典型的交叉学科,只有从不同学科视角贡献知识增量,通过融合、碰撞和创新,才能最终形成学科共识。
2023-06-28 09:36
我们仍需抢抓“十四五”应对窗口期,战略上保持定力,战术上灵活机动。在强化养老、托幼、家庭支持政策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房地产市场调控。
2023-05-31 17:56
中国正在打破西方对现代化标准垄断,探索出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路,创造属于自己的发展经验,为现代化理论作出重要贡献。
2023-05-24 15:49
人是经济社会发展全要素投入中最具活力、最具创造性、最具能动性的要素,人的全面发展和人口高质量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的内在要求。
2023-05-18 09:00
五个坚持明确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产业发展与转型升级、一二三次产业结构、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国内与国际间关系的重大原则,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行动指南。
2023-05-15 09:51
统筹粮食安全与活化乡村经济是未来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亟待通过深化耕地保护模式的创新,探索面向多元价值诉求的耕地保护新途径。
2023-05-06 09:58
在稳经济政策措施的持续发力下,无论是需求还是供给都处在逐步恢复中。鉴于需求不足是一个时期以来影响经济运行的明显制约因素,因此需求改善较之供给改善更能有利于经济运行。
2023-04-27 10:02
通过建构共同体记忆和一定的情感叙事策略,彰显出我们党对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历史经验和新时代新征程的新赶考之路具有坚定的历史自信。
2023-04-24 09:57
十年来的网络立法,涵盖数字中国、数字社会、数字政府等各个领域,辐射企业、社会组织、个体等各类主体。网络立法的进程与网络深度嵌入经济社会生活的步履同频共振。
2023-04-19 09:32
平台经济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就业、拓展消费市场、创新生产模式、国际竞争中大有作为。平台经济是数字经济的典型业态,是引领经济增长和推动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2023-04-07 09:15
中国特色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力量、文化因素、价值追求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实现社会财富资源在劳动人民各阶层、社会各主体之间,由盈余方向短缺方流动或盈余方与短缺方共享的资源配置活动。
2023-03-31 11:0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