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爆款出圈的舞剧《咏春》是怎样炼成的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要闻 > 正文

爆款出圈的舞剧《咏春》是怎样炼成的

来源:深圳特区报2023-10-10 10:42

  作者:詹双晖

  深圳出品的原创舞剧《咏春》所到之处场场爆满、好评如潮,在中国演艺市场催生出“咏春热”的文化新景观。

  《咏春》是深圳探索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老故事新表达”推动岭南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焕发新活力而交出的一份精彩答卷,是深圳对中华文化焕发勃勃生机的又一次春天的礼赞。深圳踏着《咏春》的舞姿,向世界展现中华文明的飒爽英姿与隽永魅力,展现了充满文化自信的湾区人的精气神。这是怎样一个舞台精品,又是怎样炼成的呢?

  从舞台艺术层面解析《咏春》爆款出圈原因

  舞剧《咏春》以岭南优秀传统文化之国家级非遗咏春武术为题材,讲述咏春掌门人叶问为在香港开“咏春”一扇门,怀抱“咏春堂”牌匾从珠三角水乡来到群雄林立的香港武馆街,扶弱小、斗恶棍,收门徒、养正气,并与螳螂拳、八卦掌、八极拳、太极拳等兄弟门派比武交流中提升技艺,传播弘扬咏春拳、中华武术的故事。从舞台艺术欣赏层面来看,《咏春》之所以爆款、出圈,在于这是一台“舞蹈+武术”的视角艺术盛宴,在于这是一幅谐趣而隽永的岭南市井风情画,在于这是一出展现湾区人为美好生活为理想奋力打拼的奋斗史,在于这是一首弘扬岭南文化向上向善、刚健内敛的咏叹曲。

  首先,舞段“飒”。从观众的观赏感受来看,这是一场“舞蹈+武术”的视角艺术盛宴。如果用一个字来表述观赏舞剧《咏春》主要舞段的感受,那就是“飒”。“舞蹈+武术”的跨界演绎“真飒”,舞蹈化的咏春拳“太飒了”,既有舞蹈美之形,又有咏春武术之神。最受观众点赞的是舞者的武术功底,尤其是饰演叶问的演员的功夫,大段的独舞、对舞,既舞又武,舞武一体,演来如行云流水,刚柔并济,潇洒自然,恰如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所状“霍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从开场的“七十二家房客”群舞,到叶问单挑黑社会三人帮舞,到叶问夫妻的双人舞,到叶问及与弟子的练咏春桩舞以及高潮的五大掌门比武舞,到珠三角水乡的香云纱舞,一路飙“飒”,令观众连连惊叹。

  其次,有风情。《咏春》的舞台空间场景营造简洁而富有表现力,呈现出浓郁的岭南地域风情。《咏春》的基本场景是香港传统的市井街巷,密密麻麻的筒子楼,逼仄窄长的街巷,还有若隐若现的镬耳屋,当然还有武馆。街市上米铺、“正骨”诊所、猪肉档、鱼档、麻雀摊等鳞次栉比,吆喝声、斩切声、遛鸟声,声声交融,好一派生猛而有烟火气的岭南“七十二家房客”市井众生相。这样一个普通而杂乱的市井百态,在导演及舞美手中呈现出令人惊叹的舞美效果。

  其三,有内涵。舞剧《咏春》在浓郁的岭南风情中呈现咏春武术飒爽英姿与香云纱的美轮美奂的同时还充盈着满满的正能量,致力弘扬向上向善、刚健内敛的岭南文化内核,展现湾区人为美好生活为理想信念奋力打拼自强不息的创业奋斗的精气神。剧中的主人公叶问与摄影师大春可以说是千千万万个湾区人为理想信念、为美好生活奋力打拼、自强不息、艰苦创业的缩影。叶问怀着光大咏春武术的梦想,从珠三角水乡来到香港创业,历经艰辛拼搏,终于在群雄林立的武馆街打开“咏春”一扇门并成为岭南武术的翘楚,影响传播海外。南下深圳打工的摄影师大春一样努力拼搏,在电影《咏春》的拍摄中实现自己的价值。两个角色在不同时空中同频共振,彰显着湾区创业者的精气神。而叶问毕生执着践行的“咏春祖训”——“勤练习技不离身,养正气戒滥纷争。当处世态度温文,扶弱小以武辅仁”,可谓本剧的精神内核。而养正气、扶弱小、以武辅仁以及温文尔雅的咏春价值理念不正是包括岭南文化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向上向善、刚健内敛文化品格之体现么?

  《咏春》是怎样炼成的

  在8月于广州举办的舞剧《咏春》研讨会上,中国文联首批特约评论员、广东省艺术研究所舞台艺术创作专项工作小组常务副组长、一级编剧陈建忠指出,“黄金题材+一流团队+出圈传播”系《咏春》成功的诀窍。笔者是之,并认为,一个好的舞台艺术项目,一定要在“叫好”与“叫座”上做文章,好选题、好故事与合适的舞台艺术样式是“叫好”的前提条件,而基于市场的现代舞台艺术创作生产机制与完善的项目扶持机制是“叫座”的必要条件。

  首先,为什么是咏春?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优秀传统文化中发掘素材、汲取营养,是新时期我国舞台艺术精品项目选题立项首先必须把握的方向与原则。国家级非遗咏春拳是岭南文化中最具显示度与丰富内涵的优秀传统文化项目,一者其潇洒刚健的招式功法本身就具有很好的舞台功效。二者其养正气、扶弱小、以武辅仁的信念更是中华文化“向上向善,刚健内敛”精神的体现,妥妥的主旋律。三者咏春武术具有很好的传播基础,很早就与舞台影视等文艺领域跨界融合,尤其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香港电影明星、好莱坞影星李小龙,使咏春、中国功夫风靡海内外。因此,咏春不仅是黄金题材,更是黄金IP。

  其次,怎样讲好咏春故事?我们知道,包括咏春在内的优秀传统文化都是农耕文明的产物,如何让数字文明时代的人喜欢上农耕时代的文化遗产,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说,必须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其焕发新活力。如何“双创”?《咏春》之解在于“老故事新表达”:契合当代价值、审美与市场需求,尤其是舞台艺术消费主流群体新生代的价值、审美与需求,对咏春这个老故事老IP作当代表达。简单来说,通过“舞武”跨界融合,用舞蹈之美姿展现咏春之神韵,凸显其飒、美、雅,让其“潮起来”。

  其三,如何让《咏春》“叫座”?“叫好”固然不易,但创作生产出让市场认可、观众争相购票的“叫座”舞台艺术精品那才是硬功夫。《咏春》创作团队对此进行了难能可贵的探索,初步从机制上探索出了一条具有示范意义的舞台艺术精品创作生产路子,即舞台艺术精品项目扶持与孵化机制与基于市场的现代舞台艺术创作生产机制,笔者将其概括为“政府推动+市场运作(剧院运营+剧团+外脑)”模式。

  诚如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咏春》编剧冯双白所言,“好戏是磨出来的。”《咏春》的成功还在于其善于听取专家的意见并按照市场反馈不断打磨提升。从9月27日至30日,《咏春》在新加坡滨海艺术中心连演4场,海外首秀完美收官。期待《咏春》在海外能持续刮起“文化旋风”;期待《咏春》能够传世,成为岭南文化的舞台经典作品;更期待《咏春》的功法能够传开来,推动广东创作生产更多舞台艺术精品。

  (作者系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沧海波澄:我的诗词与人生》:叶嘉莹先生与中华诗教

  • 《好东西》:她不再幻想“应有的”生活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