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文明互鉴的中国式表达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文艺原创 > 正文

文明互鉴的中国式表达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2023-10-31 11:47

文明互鉴的中国式表达

——从纪录片《大敦煌》看文明的运行逻辑

  作者:李乐 刘康龙

  在人类的文明交流史上,再没有一条比丝绸之路更能连接多种形态的文明之路,再没有一座城池比敦煌更能见证人类文明的互鉴交融。作为人类过往文明的精华遗存,敦煌不仅仅是中国的敦煌,更是世界的敦煌、人类的敦煌。

  10月16日,大型人文历史纪录片《大敦煌》在央视纪录频道播出。其引发的关于文明互鉴融合的讨论,在学界引起了广泛的共鸣和反响。谈及本片的创作初衷,总撰稿白玮说道:“过去,关于敦煌的文艺作品很多,也不乏精品传世之作。不过,以往的很多作品大多是把目光聚焦在莫高窟的本体艺术领域,但莫高窟不等于敦煌。作为一个文化和地理符号,敦煌实际上是中华文明的缩影,是中华文脉的延续,是中华文明发展史的见证。”正因此,在讲述敦煌故事时,主创团队更多地站在文明融合发展和文化交流互鉴的角度,挖掘敦煌元素背后的文明形态和文明特点,并透过“大敦煌”探索它背后的文明运行逻辑。

文明互鉴的中国式表达

  “大敦煌”的起落兴衰折射着国家命运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纪录片《大敦煌》从悬泉置遗址、汉代古道、画像砖等说起,讲述了敦煌建城的历史背景,又通过粟特信札、敦煌服饰、敦煌星图等重温敦煌在汉唐时的辉煌。近代文物的散落、宝藏的流失不免让我们回忆起那段屈辱的历史,及至现在的石窟保护、文物回归、“数字敦煌”,又让我们欣喜今日中国之崛起。敦煌是一座文化厚重的城市,它的起落兴衰是中国国家命运的生动体现。

  敦煌以武而起,汉武帝时期,经过百年的休养生息,中原王朝已经具备强大的综合国力。出于战略的规划,汉武帝凿空西域,开辟河西走廊,建敦煌郡,在南北两端设阳关、玉门关。“便从席上风沙起,直到阳关水尽头”“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从古人的诗句可以看出,地处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是如此偏远,如果其仅作为一座军事要塞存在,则很有可能随着历史的变迁被戈壁的黄沙掩埋。真正让敦煌为后人铭记的,是敦煌文化的繁荣。

  敦煌,一个古老而神秘的地方,是河西走廊的终点,更是迈进西域的起点。敦煌以文而兴。敦煌莫高窟历经千年营造,现存4万5千余平方米壁画、2千余身彩塑。在数以万计的石窟壁画中,我们看到了汉武帝、粟特女子、乌孙公主、龟兹王、印度飞天等多国人物形象;曾被封存的藏经洞、悬泉置等地,已出土6万余件卷轴、2万余枚汉简,在数以万计的赤轴黄卷中,可以看到汉文、古藏文、回鹘文、于阗文、龟兹文、粟特文、梵文等多种民族文字。在敦煌,古代中国文明同来自古印度、古希腊、古波斯等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思想、宗教、艺术、文化汇聚交融,造就了独具特色的敦煌文化。

  自汉至唐,敦煌历经了千年的辉煌,但随着中原的战乱、文明重心的东移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起,敦煌在随后的一千多年里失去了往日的荣光。然而,敦煌文化却绵延连续不曾中断,是世界现存规模最大、延续时间最长、内容最丰富、保存最完整的艺术宝库。1944年,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的成立结束了敦煌石窟近四百年无人管理的历史。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对敦煌文化保护传承工作的高度重视,让我们有足够的力量拂去蒙在敦煌身上的层层尘土,再次感受敦煌曾经的璀璨。敦煌,又一次伴随着中华民族的崛起而走向辉煌,特别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敦煌成为赓续中华文脉、传播中华文化,增进民心相通、促进文明交融的前哨站和桥头堡。相信在这样的背景下,敦煌必将超越历史,向着更高的目标前进。

  “大敦煌”的繁荣离不开文明的交流互鉴

  古代敦煌被称为“华戎所交一都会”,是中西文化交流的“咽喉”之地。通过敦煌,来往的商队将葡萄、苜蓿、石榴、胡麻、芝麻等引进中国,将丝绸、瓷器、镜子、茶叶、香料等传入西域;通过敦煌,来自印度、犍陀罗、波斯、古希腊的艺术风格在莫高窟相遇,印度式的塔庙窟、中亚风格的藻井建筑、中国传统的斗拱在这里融为一体;通过敦煌,众多的宗教在这里共存,佛教、摩尼教、祆教、景教以及中国本土道教都在敦煌留下了自己的痕迹。货物的流通、文化的交流、思想的开放、流行的风尚,催生了敦煌文明的大交融,造就了兴盛繁荣的“大敦煌”,也为中华文明注入了新的活力。

  产生于印度的佛教,从敦煌进入,途经河西走廊一路向东传入中国,同中国的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融合发展,经过长期的演化,最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对中国人的宗教信仰、哲学观念、文学艺术、礼仪习俗等方面有深远影响,成为春秋百家争鸣后推动中华文明演进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来自中亚的粟特人,能歌善舞,将在小圆毯上旋转腾踏的胡旋舞带入中原,成为唐代最流行的舞蹈;与此同时,西方的绘画技艺、雕刻艺术、神话形象等一并传入中国,成为中国艺术发展的重要因子。时至今日,壁画的内容仍然为中国文艺的发展提供着源源不断的血液,长演四十余年不衰的经典舞剧《丝路花雨》以及由此诞生的敦煌舞,就取材自敦煌壁画。

  绵延五千年的中华文明,既是在中国大地上产生的,也是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形成的。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只有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取长补短,文明才能熠熠生辉,保持旺盛的生命活力。

  “大敦煌”为人类文明融合提供了中国模式

  纪录片《大敦煌》讲述了几个独具敦煌特色的故事:从《康居王使者册》中可以看到,西域诸国在敦煌能享受到公平的司法待遇;从《敦煌星图》中可以看到,东西方对宇宙星空的不同理解可以共存;而敦煌壁画中的人物形象、各样服饰、东西乐舞等,更让我们看到,一切文明成果都能在这里找到它们的身影。

  敦煌之所以能被世人熟知、古丝绸之路之所以能够名垂青史,依靠的不是战马和长矛,而是驼队和善意;不是坚船和利炮,而是宝船和友谊。敦煌发生的文明盛宴,是和平包容、双向共赢的,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不同的文明形态都可以在这里得到尊重。也许,“大敦煌”早就意识到,人类是相互依存的命运共同体,只有相互尊重、相互支持,才能相互成就、共创未来。

  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之间的交流变得越来越频繁,世界各国、各民族之间客观上形成了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互嵌式”发展格局。在这样一个客观环境下,更需要以和平合作、包容平等、互学互鉴为基础,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中国自2013年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一方面彰显了中华民族博采众长的文化自信,其中还蕴含着相互依存的国际权力观、共同利益观、可持续发展观和全球治理观。这一理念的实现,需要以全世界各个国家和民族间的文化尊重、文明交融为基础,它必然会成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强大动力。

  回望历史,敦煌不是静止千年的标本,而是“活”了千年的生命,向我们讲述着文明运行的逻辑,亦激励着今天的我们,不断弘扬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不断寻找自己文化的根脉,赓续人类共同的文明。

  (作者单位:甘肃省委宣传部文艺处)

[ 责编:王营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沧海波澄:我的诗词与人生》:叶嘉莹先生与中华诗教

  • 《好东西》:她不再幻想“应有的”生活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