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赵建中
从电影《开天辟地》《建党伟业》《1921》《革命者》《红船》《望道》到电视剧《觉醒年代》,党史题材影视佳作不断涌现。当建党100周年献礼影视创作高潮褪去,党史题材的作品能否保持探索与突破,这是不少电影人关心的问题。令人欣喜的是,近期由宁敬武导演的一部讲述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的壮美人生的传记影片《觅渡》,又交出了一份让人满意的答卷。
影片聚焦“常州三杰”,描绘了中国共产党人中知识分子群体的心灵史与奋斗史。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先进理念,首先是被知识分子接受,然后传播给工人、农民等社会大众。中国共产党人中的知识分子群体拥有一些共性的特点:他们大多数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良好的家庭条件,在各种思想理论中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并非为了改变自己的生存境遇,而是出于信仰和使命,因此对自己的信念有坚定的思想自觉和政治自觉。被称为“常州三杰”的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是中国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
“觅渡”不仅是三位青年革命者家乡常州的一座桥的名字,更是他们为身处黑暗的中国找寻通向繁荣富强的渡口而历尽艰辛的写照。我们熟知的瞿秋白是一名革命者,但他也是一位文学家、翻译家、语言学家、篆刻家与昆曲研究的学者。张太雷毕业于北洋大学,精通国际法和国际政治,有很强的组织与活动能力,他原本可以有更光鲜亮丽的生活,却甘于清贫,选择革命。恽代英在十五、六岁就开始写作,靠一支妙笔誉满天下。他创办了乌托邦式的互助社,是一位不折不扣的青年领袖。无论是被时势推动还是自我探索,三位知识分子都选择了革命之路。
近些年的电影创作中鲜有表现这一群体的作品,即便某些影片有个别知识分子的角色,也大多比较扁平、单薄,没有凸显其独有的人生经历、内心世界与性格特征。《觅渡》以饱含深情的笔触描绘了知识分子群体的心灵史与奋斗史,展现其虽九死犹未悔的共产主义信仰、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高洁的人格魅力与渊博的学识,这对于当代的青少年是很有启发和教育意义的。
影片在艺术表现手段上进行多方面探索,从而赋予这部党史题材影片以独特的艺术魅力。一是对叙事结构进行探索创新。电影集中表现了“常州三杰”,从叙事结构来说有一定的挑战。《觅渡》大胆使用碎片化的非线性叙事方式,以情绪建立叙事逻辑,通过跳转、回溯、平行叙事等艺术手法,将三位革命者的生平与历史事件勾连,场景在瞿秋白囚室,常州、武昌、北京、上海、广州与莫斯科之间灵活切换,清晰再现了当年的历史风云与人物命运。此外,虽然该片涉及三位主要人物,时间跨度大,社会背景广阔,情节丰富繁杂,故事头绪多,但将瞿秋白被国民党劝降这一过程作为故事主线,使得影片整体脉络清晰,情绪连贯。
二是将党史题材影片与青春励志影片相结合。宁敬武曾表示,希望此片能完成党史题材的创作升级,让更多观众感受到百年前三位青年革命家的心跳和温度。为更好地呈现故事与刻画人物,《觅渡》采用了青春励志片的风格,力图通过与当今时代相贯通的鲜活表达风格与叙事风格,激起更多青年观众的共鸣。宁敬武花三年时间创作剧本,前后修改达八九次之多。他几乎阅览了所有现存的瞿秋白资料,发现瞿秋白除去中共早期杰出的革命家、政治家和理论家的光环,还是一个熬夜大王、码字狂人,对爱情的追求真挚、热烈,这些宝贵的人格特质与当代年轻人息息相通,也就很容易走入年轻观众的心中。
三是融入诗化的影像风格。从卡拉托佐夫《雁南飞》、塔科夫斯基《伊凡的童年》到吴贻弓《城南旧事》、岩井俊二《情书》,诗意电影一直受到观众的喜爱。在《觅渡》中就有很多充满思辨和诗意的场景。被囚的瞿秋白经常矗立在窗格前,光影打在他神情坚毅的脸上,表现出他对于信仰的坚守。雨天,他坚持写作,等到天空放晴,他就去观察屋檐下的燕子,表现出他对生命的热爱。影片的高潮是片尾瞿秋白从容走向刑场的情景。他从囚室走到长汀罗汉岭中山公园,一路上风和日丽,芳草青青,鸟语花香,影调从灰暗压抑逐渐转为斑斓明媚,没有给人悲壮之感,传递了革命者视死如归、坚贞不屈的精神。最后,瞿秋白静静地躺在花丛中,好像睡着一般,仿佛他知道中国的未来一定会生机勃勃、欣欣向荣,劳苦大众一定会安居乐业、过上幸福生活。至此,电影打破了观众对革命先烈英勇就义画面的固有记忆,增强了影片的感染力,也给观众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
1923年,瞿秋白翻译的《国际歌》在《新青年》刊载并传唱全国,恽代英、张太雷等在上海创办《中国青年》杂志。100年后,以“常州三杰”为主角的电影《觅渡》隆重推出,这很有纪念意义。让我们走进影院,跨越时空,与这段峥嵘岁月对望,感受百年前青年革命者的赤诚、热血与勇敢,接受灵魂的洗礼。(赵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