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黄西蒙
最近,元史学者翟禹的《元代社会日常生活》一书在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作为一部研究、解读元代历史的新著,此书不仅得到了学界的关注,也在“圈外”引起一些元史爱好者的兴趣。近年颇为流行的“社会生活史”叙事方式,也在此书中得到一定程度的体现。这不仅增加了此书的阅读趣味,也降低了元史的阅读门槛。在作者通俗有趣的文字里,非专业读者也能轻松进入大元这个复杂而神秘的王朝。
《元代社会日常生活》先讲述了元朝的皇家生活,介绍了哈剌和林、元上都、元大都等蒙元都城。哈剌和林又称哈拉和林,位于如今蒙古国境内的前杭爱省。忽必烈迁都元大都之前,哈拉和林就是蒙古帝国的首都。虽然哈拉和林在岁月的变迁中早已变成一片废墟,但在历史上它曾经的光辉却十分夺目。《元史》有记载:“始名和林,以西有哈剌和林河,因以名城。太祖十五年,定河北诸郡,建都于此。”这是成吉思汗开启世界征服的起点,也是后来很多蒙古勋贵寻根问祖之地。
翟禹从史料中“发掘”出来一个壮观的草原都城,不仅有华美的建筑,奢华的生活,还有来自各地的文化交融。在后来的元大都建设中,草原游牧风格与中原农耕风格的建筑文化,也交融在一起。可见,蒙元文化从早期的哈拉和林城就呈现出一定的文化混杂性,进而形成了某种程度上的包容与开放。
由都城连接的各条交通路线,让庞大的蒙古帝国版图即便横跨欧亚,也能轻松实现内部的军事与文化联通。蒙元时期丝绸之路问题的重要性,也由此延伸出来。翟禹很注重对蒙元时期陆上丝绸之路的研究,他在书中指出:“一条向东北至辽阳行省各地;一条向西经过丰州、东胜州,沿黄河河套折向南至甘肃河西走廊;一条从上都或经亦集乃路折向北进入漠北戈壁,或自丰州地区向北过汪古部地界进入漠北戈壁,这两条路均直达岭北行省哈剌和林城,从哈剌和林城继续向西经过天山以北,通往中亚、西亚和欧洲。”即便在今人看来,这些路线也是非常漫长的。但在蒙元时期,无数商人、兵士在这些路上,经过一个又一个驿站,将商品和讯息,传递到帝国的各个角落。蒙元帝国的交通水平,由此可见一斑。
翟禹还在书中特别提到了几位蒙古大汗的画像问题,尤其是成吉思汗那幅最知名的画像,过去曾令人迷惑:它到底来自何方?真的是古人的画作吗?翟禹在书中明确指出,此画像确实是元代真迹。目前,成吉思汗画像只有两幅真迹,一幅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另一幅在台北故宫博物院。而国博收藏的这幅画,历史要更为久远,是和礼霍孙在1278年绘制的。后世在祭祀祖先时,就会用和礼霍孙这幅画像。
元代的色目人群体,也在书中有较为详细的解读。在蒙元时期,来自中西亚乃至欧洲的人群,统称为色目人。元末明初的文人陶宗仪,在《南村辍耕录》一书中,总结色目人共有31种:葛逻禄、钦察、唐兀、阿速、秃八、康里、苦里鲁、阿儿浑、合鲁歹、火里剌、撒里哥、土伯特、雍古歹、密赤思、夯力、苦鲁丁、贵赤、匣拉鲁、秃鲁花、掘儿察歹、刺乞歹、赤乞歹、畏鲁儿、回回、南蛮、火里剌、甘土鲁、乞失迷儿、哈剌吉答歹、秃鲁八歹、撒儿哥。他们有的活跃在今天中国的新疆、青海地区,有的生活在中西亚的群山峻岭中,迁徙于沙漠绿洲之间,但他们在蒙元时期都纷纷来到中原,不同穿着和不同语言的人,汇集在元大都。
翟禹也很注重对元代衣食住行的研究。从服饰文化来说,元代作为一个等级森严的社会,不同层级和身份的人,穿着打扮也有较大差异。比如,《元史》记载的皇帝冕服,可谓华丽至极:“衮冕,制以漆纱,上覆曰綖,青表朱里。綖之四周,匝以云龙……冠之周围,珠云龙网结,通翠柳调珠……簪以玉为之,横贯于冠……”官员的服装,也根据品级不同,分为九种:“一品紫,大独科花,径五寸。二品小独科花,径三寸。三品散答花,径二寸,无枝叶。四品、五品小杂花,径一寸五分。六品、七品绯罗小杂花,径一寸。八品、九品绿罗,无文。”
蒙古贵族女性的服装同样很讲究细节上的身份感。翟禹在书中特别讲到姑姑冠——一种像高挺的帽子一样的奇特头饰。姑姑冠又称罟罟冠,元人熊梦祥在记录元大都文物的《析津志辑佚》中,比较详细地介绍了姑姑冠的制作方法和非常复杂的饰品:“罟罟,以大红罗幔之。胎以竹,凉胎者轻。上等大、次中、次小。用大珠穿结龙凤楼台之属,饰于其前后……罟罟后,上插朵朵翎儿,染以五色,如飞扇样。先带上紫罗,脱木华以大珠穿成九珠方胜,或迭胜葵花之类,妆饰于上……自耳至颐下,光彩眩人。环多是大塔形葫芦环。或是天生葫芦,或四珠,或天生茄儿,或一珠……然后以大长帛御罗手帊重系于额,像之以红罗束发,峩峩然者名罟罟。” 《析津志辑佚》原本已经散佚,幸好明朝学者在编撰《永乐大典》时,留下了此书的只言片语,让后人可以从中辑佚出来。翟禹结合现代出土文物,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在书中展示了这个做工繁琐却很有蒙元特色的姑姑冠。
从诸多细节中观察元朝的帝王、文人和民间,从衣食住行进入元代的社会万象,或许正是《元代社会日常生活》一书的独特价值。(黄西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