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刘宗智
山东电影《回西藏》日前在济南举行点映及路演。导演陈国星、拉华加莅临映后交流现场,与济南观众交流创作感想,梦回西藏。本片围绕援藏工作的老孔和藏族小伙久美两个人的故事展开,是一部兼具故事性与艺术性的电影佳作。
如诗如画
电影《回西藏》由陈国星、拉华加执导,宋洋、金巴领衔主演,陶海、索朗旺姆友情出演。影片讲述了第一次来到西藏工作的老孔(宋洋饰)与一个“见过世面”的藏族同胞久美(金巴饰),从隔膜到沟通,从互不理解到互相信任,从工作搭档到生死之交的历程。在一系列的事件后,两个背景、观念、性格迥异的男人成为挚交兄弟,呈现了汉、藏两个民族之间思维和文化的碰撞及融合。影片整体质朴自然,流露出隽永动人的诗意。
影片关于老孔与久美友情的展示,被铺陈为多个层次,从语言、饮食到风俗习惯,再到价值观念,从最初的“你不懂”,到双方心有灵犀不点自通,仅通过一个眼神便可一拍即合。随着交往的深入,老孔与久美之间建立了坚不可摧的深厚情谊,老孔也逐渐融入了西藏这片土地。在影片中,对于两人情谊的展示,舒缓而克制,没有说教,没有煽情,仅靠细腻的真情实感便触动人心。
对老孔而言,西藏是心底牵挂的另一个故乡。影片通过艺术化、诗意化的表现手法,浅浅几笔勾勒出一个朴素的援藏干部形象。刚到当地,遇上羊瘟难题,面对因尊重生命不肯活埋病羊的曲珍奶奶,老孔支取自己的工资,自费购买好种子送给牧民,这一行为也赢得了曲珍奶奶的好感,顺利解决羊瘟问题。为了让牧民不再年年为雪水灌溉问题发愁,他主动去农业厅寻求帮助。在老孔的奔忙牵线下,水坝终于得以修建。远处天空湛蓝,浮云低垂,朴素善良的老孔打马沿湖奔驰而过,这如诗如画的一幕实在动人。
平等视角
映后交流环节,导演陈国星、拉华加惊喜现身。谈及创作初心,拉华加表示,“淡化所有情节,回到生活本身。这是我们电影创作的初心。作为一名新人导演,每次创作我都在反思,怎么才能有新的突破和区别?《回西藏》整体的基调、拍摄方式与我之前的影片都不同。”《回西藏》抛却了景观与想象,以生活为根本,从生活真切体验出发向内审视文化交融,是自省,更是觉醒,平静舒缓的镜头运动与纪实风格的长镜头下,讲述着个体在日常生活中的冲突与共生。
陈国星曾执导过《横空出世》《第一书记》等佳作,作品曾多次获得华表奖、金鸡奖,早在1995年,他就创作过电影《孔繁森》,广受赞誉。时隔20多年,再次拍摄援藏干部“老孔”的电影,陈国星表示,“从我们内心深处觉得有几个原因想再次触及西藏的题材:一个是觉得以前的作品留了很多遗憾;第二个是拍西藏的这些年,我们也看到了很多拍得非常好的作品,我觉得我们经常用汉族的视角拍藏族的生活,拍得不是十分准确,但是对于今天的电影观众和市场,我们应该呈现更精准、更美好、更加富有电影质感的西藏,所以也希望有一个机会去弥补;第三,我很想在这个汉族和藏族的故事里用一个平等的视角去表达。”
《回西藏》的创作过程十分不易,绝大部分拍摄场景在海拔4800米以上,既需要全剧组适应高原反应和高原上善变的天气,也需要考虑器材和道具等的运送难度。在剧组所有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最终克服了各种困难,完成拍摄。陈国星导演强调,“最重要的是确定表达的方法和方向。同时,还有一点非常重要,那就是坚持,要有好剧本、好演员。”
随后,拉华加导演给影视从业者提供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建议,“现在搞影视创作非常难,如果你热爱电影,就会坚持下去。作为新人导演,最重要的是不断积累经验,我也是从场记、助理导演慢慢成长起来的。”
观影现场也有许多来自西藏的观众。其中一位来自日喀则的观众表达了自己的欣喜之情,“不管是里面的情境还是人物设置,我感觉非常真实。我也很感谢山东援藏的干部。”另外,也有观众现场分享自己曾在冈仁波齐遭遇暴风雪受助于藏族人民的故事,直言“在危难时刻才能真正理解西藏”。
艺术探索
《回西藏》尝试了新的表达和艺术探索,表现了人物内在的情感状态及矛盾,蕴含了朴实简单却很独特的情感。电影开头、中间、结尾各出现过一个小男孩的形象,每次小男孩出现的时候,都是处于一种非真实的情境下,要么是昏迷,要么是已经去世,要么是在做梦。对于这样的设定,陈国星解释道:“反复出现三次的藏族小孩,其实代表着天使,它来源于我的经历。我以前最早做助理的时候,在青海翻车了,也跟老孔一样晕倒在一个戈壁滩上,在昏昏沉沉中我似乎看见了这样一张纯真的孩童面孔。而且当地的孩子笑起来特别单纯、特别有感染力,也勾起了我当年的回忆。”
近年来的电影中,我们同样也可以看到藏族导演在影像风格上的有益探索,甚至是先锋性的实验。例如《塔洛》《歌者》的纯黑白影像、《撞死了一只羊》《气球》的魔幻主义风格、《生命之轮》的纯视觉化探索等。但对于这类电影,市场反响暂时比较低迷,总是“叫好不叫座”。如何在商业性与作者性之间找到平衡,这也成为创作者亟待思考的问题。电影《回西藏》曾入围第12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第36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第30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第5届丝绸之路电影节等多个电影节,并获得第36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中小成本故事片奖、中美电影节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力优秀影片“金天使奖”、印度孟买国际电影节最佳剧情片奖和最佳制片奖等多个国内外电影节奖项。(刘宗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