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大唐狄公案》:一个传统文化IP如何出口转内销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要闻 > 正文

《大唐狄公案》:一个传统文化IP如何出口转内销

来源:解放日报2024-02-29 09:36

  作者:尹 鸿

  狄仁杰既是一代名臣,又有许多破案的传说附体;既与中国历史上众说纷纭的一代女皇武则天过从甚密,又有替天行道、刚直不阿的道德形象。他自带故事、自带话题,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资源的大IP,过去是说书、评弹、戏曲的热门题材,清代以狄仁杰为主题的公案小说《武则天四大奇案》就曾经流传甚广;而近年来的影视改编也屡见不鲜。如徐克导演的狄仁杰电影系列,2004年后陆续推出的神探狄仁杰电视剧系列,都是代表性的作品,梁冠华主演的电视剧《神探狄仁杰》还造出了一个流行语:“元芳,你怎么看?”狄仁杰的知名度甚至也让许多外国人兴味盎然。荷兰汉学家高罗佩,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陆陆续续写作发表了一系列狄仁杰探案小说,后来结集为《大唐狄公案》,也就是央视正在播出的同名电视剧的改编原本。既是大IP,又是“出口转内销”,电视剧《大唐狄公案》自然令观众不乏期待;既有跨文化的转码,又有跨年代的重写,此剧中的狄仁杰会有何特色?

  既然有个“案”字,电视剧依然以“案件”、以狄仁杰“断案”为核心构造故事。全剧共讲述九大案件,除开篇“凤印案”为原创,其余皆取自原小说,以单元剧模式展开叙事,每个案件单元3至4集,各单元之间既有时间、空间的联结顺序,又相对独立成章。故事由狄仁杰进京赶考始,明线、暗线相辅相成,明线由连环奇案的侦破始末缀连,暗线则指向朝堂之上云谲波诡的权力角力,旨归于正义法理的底线坚守;个体与时代紧密相依,狄仁杰及涉案者的生离死别、爱恨情仇于时代洪流中勾勒出“大写的人”,从长安到蓬莱、兰坊等地的风土人情、政治风云则浓缩了那个时代,照见历史的景观。总的来说,狄仁杰破案的传奇经历,依旧构成其悬疑探案剧的本色。

  独特的是,该剧并没有完全以案件和破案作为叙事的类型规则。显然,高罗佩当年对大唐景观的细致描绘以及对当下流行的“大唐盛世”的文化想象,都促使该剧用更多的笔墨勾勒唐代司法、政治、外交、工商、文化、社会生活等。剧中,狄仁杰坚持的大唐律令,源自我国现存最早的完备法典——修订于唐高宗时期的《永徽律疏》(又称《唐律疏议》),虽为小节,但考据翔实,令时代环境与人物行动紧密相连,形影相依,展现出创作者对于中国古代文化溯源的意识和自觉的文化追求。作为主人公的狄仁杰成为带领观众走进大唐社会的向导,在沙漠、海岛、中原、雪域等自然场景之外,观众还看到了一段在历史和传奇中穿梭游刃的唐代工笔长卷、一位脍炙人口的股肱之臣“挑战命运”的青年成长之路。

  与此同时,原著以西方侦探小说模式讲述东方公案故事,重实证、讲逻辑的叙事特点为电视剧《大唐狄公案》的影视化改编平添了难度。电视剧采取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人物对白、“象外之象”的细节闪回等一系列符合影像叙事逻辑的策略,完成从文字到影像的符码转换,呈现“案发”和“断案”的过程,保留原著精髓的同时消弭与观众之间的距离感。另一方面,为更好地发挥视觉影像的功能,该剧又呈现出某些武侠剧、动作片的特质。不仅主要角色人人都是武打高手,男女配搭的乔泰、马荣更是两位伴随狄仁杰的侠客担当,剧中便有了许多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打斗场面,马上追杀的段落也相当密集。悬疑剧、政治剧、历史剧、武侠剧,多种类型元素集于一身,形成了这部传奇剧的融合特征。

  正如同人人心中都有不同的哈姆雷特一样,人人心中可能都有一个不同的狄仁杰,《大唐狄公案》中的一众演员或完成了经典人物形象的当代塑造,或进行了令原著角色由文字走向荧屏的二度创作,其意义和价值在于“这一个”的独特性和属于今天这个时代的当下性。而在制作上,该剧无论是场景的选择还是服装的设计,都尽可能在历史感、氛围感上达成与观众的共鸣。剧中对重建的大唐园区、景区的借用,对新的历史文化元素的打造,都体现了当下文旅结合、历史资源与当下消费的对接。

  正是由于《大唐狄公案》跨类型的叙事方式和剧集风格,一方面让悬疑剧有了更新的打开方式,即案件本身可以奇悬,甚至与传说、怪谈相伴相生,但破案的过程定要环环相扣、禁得起推敲;另一方面使该剧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探案剧的价值,成为云谲波诡的大唐历史万花筒,也让狄仁杰从单向度的神探形象中拓维发散,照见其为人子、为人兄(弟)、为人夫,为百姓之“明府”,为国家之栋梁的多面性,令作为历史文化符号的狄公从海外归来,完成本土化解码和编码之后,写入当代脚注,承载传统文化,走向大众。

  (作者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 责编:崔益明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新东北作家群”笔下的破碎母题与赛博重构

  • 舞剧《咏春》,靠什么立得住、叫得响、传得开?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