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近年来,历史题材纪录片在内容、形式、传播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给观众带来了新鲜的观感。
与传统创作惯常采用严肃庄重的叙事基调不同,当下的历史题材纪录片大多用轻松的语态,虚构、再现、戏剧化等手段来讲述历史。比如,《历史那些事》以时尚、新奇的角度,戏说、调侃的方式切入历史,激发观众的浓厚兴趣。
同时,在虚拟现实、交互技术的参与下,历史题材纪录片也提高了互动性和沉浸感。比如,互动纪录片《古墓派互动季:地下惊情》将交互技术融入对宋代古墓的考古发掘之中,把体验感、知识性和悬疑感三者交织起来。
不过,历史题材纪录片创作呈现出故事化、趣味化的同时,部分创作过度娱乐化、戏说化、碎片化等不良倾向也值得警惕。
有的创作者,对逸闻趣事、偶然事件等内容表现出浓厚兴趣,使叙述成了“戏说”,让历史沦为了“秘史”;有的作品过于注重场景、服饰等外在形式和高能、反转等戏剧手法,导致作品新奇度有余,思想性不足;还有的大量使用剧情演绎再现历史情境,使作品成了个人的艺术想象、戏剧创作,脱离了纪实精神。
人们观看历史题材纪录片,是从具体的历史故事或人物经历中总结历史发展规律,获得对现实生活的启示和引导。历史题材纪录片的创作,不应简单地戏说逸闻趣事,也不能沉迷于戏剧性的演绎再现,而要以客观严谨的态度梳理历史脉络,建立今与古的联系,让历史对当代生活产生浸润,让更多中国人理解自己国家的灿烂文明,生发出更高层面的文化自信,如此才能凝聚起更强大的前行动力。
(内容摘编自《光明日报》2024年2月28日15版《历史题材纪录片:生动讲述不等于戏说秘史》;作者:北京电影学院中国电影文化研究院助理研究员赵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