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唐弢青年文学研究奖奖杯,是对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的唐弢书椅进行3D复原等比例缩小制作而成,书椅可变成梯子蹬踩拿取图书。以书椅作为奖杯,取学问当坐冷板凳、研究甘作他人梯之意,期望青年学者能以书为伴,以学问为志向,以老一辈学者为榜样,在学术研究上不断精进。
4月7日,由中国现代文学馆、上海文艺出版社主办,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协办的第十三届唐弢青年文学研究奖颁奖仪式在上海世纪出版园举行。
徐刚的《“本真性”写作与“自我”的诞生——重读刘震云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中短篇小说》、王秀涛的《知识建国:对新中国成立前后新华书店出版物的考察》、白惠元的《向心地理:大国时代的“故宫形象学”》、曾攀的《汉语书写、海洋景观与美学精神——论新南方写作兼及文学的地方路径》、李哲的《从“立人”到“吃人”:鲁迅与新文学伦理意志的发生》五篇文章获奖。获奖作品有的切中肯綮,富有学理深度,有的则具有鲜明的现实感和理论前瞻性,“如果说青年学者在大学的体制里还是一种文学研究的传统生产力,那么经由唐弢文学奖的评选,很快他们就将成为‘新质生产力’。”评委代表,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吴俊表示。
作为著名作家、鲁迅研究专家、文学理论家、文学史家和藏书家,唐弢先生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1992年,其家人在唐弢逝世后将其全部藏书捐赠中国现代文学馆,赢得了文学界和学术界的广泛敬意。唐弢青年文学研究奖(下文简称“唐弢奖”)由中国现代文学馆设立,每年评选一次,意在弘扬唐弢的学术精神,鼓励年龄45岁以下青年学者的现当代文学研究,已成为当前国内最具权威性的青年学术奖之一。从第十一届开始,“唐弢奖”颁奖仪式落户上海。
“前辈学者们,是怀着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的责任,也怀着对年轻一代学人的关爱来从事这个评奖工作。对唐弢奖获奖者而言,这是一份珍贵的荣誉,它饱含着前辈们的肯定,也饱含着前辈们的期许。”中国作协副主席、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李敬泽在致辞中表示,“正因为如此,历经多年发展,唐弢奖已经在学术界有力确立了良好的信誉,成为对获奖者而言非常珍贵的、饱含肯定和期许的重要荣誉。希望获奖者们再接再厉,推出更多优秀学术成果,助力新时代文学创作与研究攀登新的高峰。”
获奖代表白惠元回应说,作为一种传承,他理想中的文学研究应是具有想象力和可读性的,它带着研究者本真的口音、语气与修辞,通往一种身体在场的剧场效果,给新时代的观众带来深切的情动体验,“用解构主义批评家杰弗里·哈特曼的名言来说,正是‘作为文学的文学批评’。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聊以自勉,也与各位同仁共勉。”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党委副书记、总裁阚宁辉在致辞中谈到,唐弢奖设立的初衷,是为了弘扬唐弢先生的学术精神,缅怀他为中国文学研究事业作出的重要贡献,以此鼓励有才学、有智识、有热情的青年学者,褒奖他们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领域取得的新成果。其中许多人已经脱颖而出,成长为文学研究的中坚力量。他们是在以实际行动回应前辈学者,以非凡的想象力,接续和更新前辈们的探索与创造。
颁奖仪式后,以“文学、大地与乡村——书写新时代的山乡巨变”为题的唐弢青年文学研究奖学术论坛举行。
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城镇化率达到了66.2%。“这是否意味着,乡村问题变成了只占近34%的问题?显然不是。”主持学术论坛时,李敬泽表示,“在我们这个时代,围绕乡村的问题的辐射、问题的链接与城市本身的问题密不可分、高度交织。在整体形态上恐怕和改革开放以前大不相同,和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也有很大的不同。在此意义上,我们都有可能重新认识乡村。乡村依然是进入和撬动这个时代复杂经验的特别重要和关键的节点、动力点。”这种独特性,也构成了中国现当代文学在世界文学范畴内的独特创造力,“这种创造力不仅仅是和别人比较中产生的,更在于我们是从我们自己的历史、自己的创造中得出文学书写的方向、道路和方法。这种创造力的凝结点同样在于乡村书写、乡村题材,这个传统直到今天依然值得我们珍视。”
由此,李敬泽指出,对于作家而言,将认识新时代的乡村作为方法去认识这个时代,是非常重要的。“以乡村为方法,在介入、面对中国复杂和变动不居的现实时,作家需要一方面面对现实,另一方面思考属于自己的办法和路径,去把握这种现实。面对这个疑难,我们可能会获得很多极具生产力的思想和创造的成果。”同时他谈到,面对日新月异的乡村图景,我们不能只满足于沿用传统的理论范式,而应勇于创新、敢于挑战,构建起既能准确反映当前农村社会现实、又能引领未来发展方向的理论体系,进而为解读和推动新时代山乡巨变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
“从中国现代以来的文学传统来说,乡村书写构成了新文学非常优良的传统,不仅触及中国现代性经验的核心内容、核心问题,文学也以它的方式参与到现代化的进程中。《山乡巨变》《创业史》等经典作品甚至还具有某种前瞻性,捕捉到生活中潜在的但还没有充分展现出来的矛盾。”复旦大学教授倪伟表示,当中国乡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新变化、呈现出一种新面貌的同时,文学理应对此跟进和书写。“今天乡村的形态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比如写山乡时,不再是周立波的山乡,城市成为了山乡书写里遥远的背景。这也提示我们,许多既往书写乡村的形式不能直接拿来为我所用。形式和这个时代的社会结构、人们的精神心理结构应该有一种隐秘的呼应,这样的文学形式才是真正有效的。”倪伟说,“在这其中,不仅能看到新时代乡村的变化,而且可以看到这个时代、社会的变化,以及更深刻的民族精神、道德价值、伦理关系等等的深刻变化,只有抵达这样的深度,新时代的山乡巨变书写才能真正奉献出属于这个时代的经典作品。”
这其中,一种写作眼光的更新颇为可贵。复旦大学教授郜元宝以作家陈彦的作品为例说:“几十年的改革开放,允许他用不一样的眼光来看城乡的对立、城乡的分离、城乡的交融,你能自然地看到许多城乡家庭人员之间的交融。在陈彦笔下,人们所遭遇的问题没有城乡二元时代那么大的落差,城里人和乡村人所遭遇的东西、所想的东西差不多,他写出了这种共同的情感。”郜元宝表示,作家怎样令人信服地拆掉城乡之间、城里人与城里人之间感情的高墙,是真正能打动他的地方,“如果中国作家都能用一双慧眼看自己熟悉的生活的角落,积极地书写这些由人与人形成的微观的共同体,会使人和人的心真正聚在一起。”
“原来的乡土有着漫长意义的乡愁、返乡等主题,这些主题往往建立在人与土地相互依存关系的基础上。现在的经济关系、社会结构决定了我们应当处理的是人与大地的关系,也就是从当下社会出发,人与所处社会、周遭世界建立起的关系。”苏州大学文学院副教授臧晴表示。她提出,当下许多从城市回到乡村的人,他们在周遭世界中重新感受到了鲜活、饱满、旺盛的生命力,这可被期待为一种有意义的切入方式,“在此基础上,原来乡土文学提倡的人文意识、审美意识在新时代的乡村书写中应当被重新提起并加以强调,也可以期待其成为连接新时代山乡巨变和鲜活人心之间重要的缝合点。”
颁奖仪式由中国现代文学馆常务副馆长王军主持。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作协副主席孙甘露,上海市作协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马文运,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吕新雨、中文系主任文贵良,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张全之、张先飞,中国现代文学馆副馆长李宏伟,上海市委宣传部出版处处长毛小曼,上海文艺出版社社长、总编辑毕胜以及三十余位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界代表参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