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乘船而去》:陈小雨的“回乡偶书”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文艺原创 > 正文

《乘船而去》:陈小雨的“回乡偶书”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2024-04-29 14:47

  作者:韩贵东 任姝维

  谈起故乡,总会让人陷入满是记忆的泪眼婆娑之中,只不过有的人选择记住,而有的人则是间歇性的遗忘。实际上,无论葆有哪种对待乡土的态度,怀有何种记忆伦理的守望,都不会剔除故乡刻在我们身上的烙印,连同流淌于血液里的家的基因。故乡是什么?故乡是屈原“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的秭归;故乡是卡夫卡生于斯,长于斯的布拉格;故乡还是木心走一步,三回头的乌镇;故乡也是余华心心念念一直游到海水变蓝的海盐。当然,故乡也是青年导演陈小雨镜头里烟雨朦胧的江南水乡。

《乘船而去》:陈小雨的“回乡偶书”

  在地式影像书写

  实际上,大多数青年导演的处女作都会选择故乡作为自我言说的开端,也就是将乡土放置于影像叙事的主体位置。无论是从家乡的芦苇荡边出发,还是在大槐树下归来,书写故乡记忆是文学家的共识,亦是导演的心头好。但这并非意味着乡土叙事是容易亲近的创作选择,毕竟,“近乡情更怯”,走近故乡意味着内心五味杂陈的往事都要重新排序,往往伴随着某种疼痛的撕扯感以及莫名的感时伤怀。在这个意义上,陈小雨的《乘船而去》有着足够的勇气,他以一种“在地式”的书写表达“缺席者”的情感激荡,又以一种“旁观者”的冷静与克制呈现“在场者”的疏离感。

  “在地”意味着对故乡的熟稔程度,而“缺席”成为了当下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必然选择。故事里独居农村的老太太周瑾罹患脑瘤,远在上海的大女儿苏念真以及四处漂泊的小儿苏念清都是老人生命中的缺席者,但同时又深陷于个体成长的囹圄之中。不过,比起对生活一地鸡毛式的悲观诠释,电影丝毫没有刻意渲染苦难的模样,反倒是在亲情的外表下切开了一个让观众理解并体认生命无常的口子,而这也如涓涓细流一般召唤着某种未被剥夺的爱。毫无疑问,这份爱既来自故事里的主人公周瑾,同样也是现实生活中陈小雨外婆的爱的投射。

  江南化婉约美学

  贾樟柯曾说:“浪子之所以成为浪子,是因为有家”,从这个维度来看,《乘船而去》俨然是导演陈小雨的“回乡偶书”。比起衣锦还乡,乘船而去的态度更为自洽,并且由内向外散发出独属于江南水乡的“婉约美学”。电影中随处可见犹如水墨画般的视听语言,缓缓相去,款款而来,船在水中自然地靠岸,而人在船上自如地回眸,这种极具东方审美气韵的江南印记,几乎都被导演搬到了荧幕之上。实际上,电影更像是一首散文诗,用熟悉的镜头记录着熟悉的故乡风景,以至于看罢电影的刹那颇有一番白居易“能不忆江南”的喟叹。

  也正是借着对江南水乡的某种洞察,电影内外得以勾连起“婉约美学”的外延与内涵。实际上,婉约之美并不单单代表着柔美、含蓄的江南诗意,更镌刻着一种属于江南水乡的生命态度。面对命运的波折与生活的重锤,没有歇斯底里的呐喊而是遵从内心的平静、恬淡与坦然,这种“笑看庭前花开花落”的人生态度从江南水乡的镜头之美中喷涌而出。念真与念清划船而过,周瑾乘船而下,在指缝间流动着冰凉的河水,内心中却反复吟诵着有关家的一切。船静静地躺在水底,每个人似乎都有属于自己的那个隐秘的角落,所以,婉约之美充满了一种四两拨千斤般的力量感,构成了故事中人物以极其优雅的方式与命运抗争的平实画卷。

  捍卫爱的生命哲学

  在庄子看来,“生与死从未停止过转化,它们是尚未结束的开始。一旦我们理解了这个原理,我们就能在生与死之间获得平衡了。”毋庸讳言,学会如何面对生与死的伴随性关系是个体生活成长的必然性命题。但问题是大多数人渴望生机勃勃的春意盎然,却恐惧于充满死亡凋零的孤寂之秋。年仅30岁的陈小雨却在《乘船而去》中以一己之力诠释了生命自然消亡的哲学态度。坦白地说,能够直面死亡这一人生的终极议题,往往代表着更多的宽恕与和解,无论是与他人或是自己。如果可以尽早的理解并认识到“每个人只能陪你走一段路,迟早是要分开的”,或许我们就更能体会故事中周老太太为何选择“乘船而去”。

  其实,“乘船而去”并非执一叶孤舟而独行,倒是一种由内而外的释然,是只身前去,万念皆空;是顺水推舟,随心而逝。电影中主人公周瑾在生命的弥留之际,将尘封多年的往事娓娓道来,这些留藏于老人心底的隐秘而叵测的故事,似乎都在这一刻伴随着生命的终了而圆满。当周老太太的离去伴随着新生婴儿的啼哭,生与死本就构成了生命轮回的闭环。“我于昨晚去世,走时心如止水;我于今早重生,来时心怀暖阳”,这句话仿佛就是电影内外主人公对死亡的真切态度,所以,面对念真与念清对疾病治疗的迥异看法,周老太太怀有的是一份释怀,是在时间无垠的荒野之中真正的获得爱,并勇敢的捍卫爱。恰恰是因为对爱的阐释与奉献,才会使得生与死都充满了意义生成的可能。正如余华所说,“死亡不是失去生命,而是走出了时间”,因此,在时间的评判尺度上,死亡似乎与逝去的人有关,但却与当下活着的人更为密切。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面对物是人非的尘烟往事,找到归乡的路,才是确证自我身份的关键。如何面对死亡?或许,逝去并不是终结,而是一种超越。所以,乘船而去,无畏悲戚。

  (作者韩贵东系中国科幻研究中心“起航学者”,哲学博士;任姝维系武汉体育学院硕士研究生)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话剧《西迁》:以人物弧光映照恢宏历史

  • 陈林侠:古装剧如何走出“爽文”怪圈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