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卢 昱
近来,史铁生成为短视频平台最受欢迎作家。在短视频如潮水般涌动的当代社会,文学似乎已逐渐隐身幕后。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史铁生悄然“再度翻红”不仅更新我们对文化消费快速更迭的固有认知,更提示着经典文学与青年之间存在着深度对话的可能。
“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因为任何灾难面前都可能再加一个‘更’字。”在《病隙碎笔》里,我们看见双腿瘫痪的史铁生对疾病、苦难、人生的思索。史铁生的作品,以其深刻的哲学思考、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对生命意义的不懈探索,构建了一个既特殊又普遍的精神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残疾与苦难不是生命的终点,而是通往理解、宽恕与爱的桥梁。
从阅读者到写作者,是一场文学火光的接力。恰是如此,史铁生的文字如开垦冰原的焰火,映照每个读者内心的隐秘角落,激发了年轻一代对于生命本质的深度思考。史铁生“翻红”,不仅是对一位优秀作家的认可,更是对文学本身持久生命力的证明。在这个时代,文学以其独特的方式证明了自己不可或缺的地位。其实,从榕树下到西祠胡同,从天涯论坛到各种公众号,从音频听书到短视频横行,虚拟时空中,文学一直在场。
书写自身,对真实疼痛剖开来看的记录和创作,既让写作者用文字构建诗意田园,还让读者重拾了“我是真实活着的人,而非机器”的感受力。这样的情形一直都在,比如在横店村写诗的余秀华,再如西北乡村的田鼠大婶,再到最近备受关注的山西代县农民张福青。离世前的28年里,张福青断断续续在院子里写下两万余字,红砖白墙和木门窗上,小到给杏树剪枝,大到关心宇宙,张福青一笔一画写下的生平和心事,在网上激荡起无数的涟漪。
在快节奏的短视频潮流中,史铁生“翻红”看似反常,实则揭示了年轻人群体中潜藏的深阅读需求。尽管碎片化信息充斥着日常生活,但他们对深刻情感共鸣与精神滋养的追求从未改变。一个“史铁生”被举起来了,后面还会有相似优秀的作家被追捧,这样的“翻红”或成为可持续的现象,因为它不仅停留在对作者个人经历的好奇或对某一话题的短暂关注,而是激发了读者对人生、社会、存在的持续探索。
当然,这同时在提醒我们,真正的文学价值不在于一时的热度,而在于它能否跨越时空的洪流,持续地启迪人心,引导人们向内探索、向外拓展。无论技术如何进步,人心深处对美好、对真理的追求永远不会改变。史铁生及其作品的重新被发现,是文学之光在短视频时代的一次温暖照耀,是对深阅读价值的深情呼唤,也是对未来文学创作方向的一种启示。
这更为当下的写作者们提出了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如何在瞬息万变的文化环境中,创作出能够触及人心、超越时代的作品?这要求写作者不仅要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刻的思想洞察,还要有勇气直面人性的复杂,真诚地刻画内心世界与外部时代的冲突与融合。只有当作品与读者在文字与思想层面上建立起“血肉联系”,才有可能成为被未来持续惦念的文化遗产。(卢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