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要闻 > 正文

人类如何与AI共生

来源:解放日报2024-05-14 16:25

  作者:钟菡 张熠

  AI对人类的取代,似乎比人们想象得更快些。近日,知名配音演员赵乾景在微博宣布将声音授权给AI有声剧《凡人修仙传》,引发轩然大波。有人认为运用AI新技术是大势所趋,但也有相当数量的网友持反对态度,认为这是对配音艺术的践踏。

  日前,上海电影股份有限公司等发起的“全球AI电影马拉松大赛”举行北京线下活动,在赛事中,上影开放经典IP《哪吒闹海》等进行二创征集,并通过线上直播方式请业界达人“手把手”教大家如何使用AI创作短片,这是上影积极拥抱AI时代的第一步。

  ChatGPT、Midjourney、Suno、Sora、Pika……一个个横空出世的AI颠覆着文学、绘画、音乐、影像等各个艺术门类,并在飞速往前奔跑,甚至开始取代人类岗位。面对AI的冲击,人类如何与其共生?

  AI使声音神秘感消失?

  4月24日,配音演员赵乾景宣布,将声音授权给TME出品的AI有声剧《凡人修仙传》,并由TME天琴实验室琴语引擎训练出多音色AI人声,实现赵乾景“一人分饰多角”。前一天,全国首例“AI生成声音人格权侵权案”宣判,认定作为配音师的原告,其声音权益及于案涉AI声音,被告方使用原告声音、开发案涉AI文本转语音产品未获得合法授权,构成侵权。

  面对前后两天的AI声音争议,网友的观点两极分化。反对者认为,AI配音不只是断了很多人的饭碗,还会让配音变得机械化,导致“新声音”更难出头,“AI起来后,如果技术成熟且比人工便宜,小成本的项目只会看哪个更划算”。有网友表示,AI在其他行业是生产力,在创作行业却是毁灭性因素,知名配音演员主动宣传AI,是对行业的“背刺”。也有人断言,AI配音的出现,会让配音这个行业失去匠人精神,“同样的声音频繁出现,声音的神秘感会消失”。

  但在支持者眼中,AI配音是大势所趋。上话演员、知名配音演员沈磊表示,“现在所有的配音演员哪个有技术、感情,还不如让AI来,(配音)这个行业已经不需要新人了”“现在最好的工作,就是把AI的技术提高,取代所有不如AI的配音演员”。这被不少人看作是公开支持AI和人类“抢饭碗”。很快,沈磊的言论冲上微博热搜,为AI配音话题添了一把火。

  值得一提的是,赵乾景此前就有一人分饰多角的经验,他曾一个人完成《剑网3》所有非主要NPC(非玩家角色)的配音,包括马夫、信使、捕快等。日前,赵乾景在直播中回应,自己喜欢尝试新领域,声音AI授权后,并不代表自己以后不配音了,还是会去配好的角色,把它演绎好。

  “AI配音在有声书方面的运用已经很成熟了。”上海白领亚亚发现,自己使用的小说阅读App就有AI语音功能,还能选择不同的音色。“我平时听真人配音的有声小说,也会听AI配音。”她觉得,两者相比,自然是真人有声小说代入感更强,体验感更好。“但也不能否认AI配音的便利性,看一整天手机,眼睛累了,想听着小说睡觉,AI配音对我来说只是换一种形式看书,是一种非常省力的娱乐方式。”

  “我很早就收到大厂的需求,让我们解决AI语音的问题。”作为美术外包公司,上海璃音网络从去年2月起新增各类AI服务,包括AI绘画、AI换脸、AI语音、AI音乐等。“AI语音很早就有了,只要获取一个人的声音授权,就能用这个人的声音,去读文字、说话、唱歌。这类AI语音可以做到听起来接近真人声音或听不出AI感。”他介绍,在制作AI语音时,需要在没有版权争议的条件下去生成。“客户有部分的视频,会使用到演员配音,在获得授权的前提下,可以快速生成AI语音,不需要再考虑配音演员的档期等问题,也会节约制作成本及时间。”

  他认为,一旦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相当于能在虚拟世界模拟一个人的声音甚至表达思想,或许会带来颠覆性效果。“比如利用AI技术,把某个人的语音加入NPC的对话中,玩沉浸式游戏时很有代入感。”在一些公司,这项技术不仅可以运用到游戏中,在导航软件、社交媒体上,指定声源的虚拟交互者也存在,“相当于每个人都有一个虚拟语音助理。现在部分技术已有,只不过没有普及。游戏行业有推进这类技术迭代的土壤。在这样的时代节点上,我们也在努力寻找技术可以落地运用的地方。”

  AI难完成人物对话场景

  面对AI的冲击,一部分人选择加速跑。上个月,上海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在洛杉矶举办“畅想未来:全球AI电影时代”发布会,开启“全球创造者计划”先导项目“全球AI电影马拉松大赛”的报名通道,在为期3周的限时命题比赛中,创作者可借助AI工具进行2至3分钟的概念短片创作,并在第2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展示。截至目前,已有近700组参赛团队报名,不但有全国各地的参赛者,还有来自纽约、洛杉矶、旧金山、波士顿、伦敦、温哥华、阿布扎比等全球各大城市的参赛者,AI领域诸多创业公司也组建团队参赛。

  正如此次大赛活动海报上一句意味深长的标语——“AI电影是一场马拉松,不要停下前进的脚步”。这也代表了上影人面对AI的态度。继今年2月份Sora掀起影视行业震荡之后,上海电影股份有限公司率先布局“iNew”新战略及“iPAi星球”等多项计划。上影集团董事长、上影股份董事长王健儿表示:“我们站在世界影视科技与创意的前沿阵地广发英雄帖,致力于推动上影旗下IP+AI项目实际落地,在合作过程中建设全球AI影视生态联盟。”

  日前在线上举行的大赛开题特别活动上,活动大使“数字生命卡兹克”展示了他的作品《玉覆荆楚》,并讲解使用AI视频生成软件Pika的具体创作方式。他坦言,尽管Sora的横空出世很震撼,但目前还是不可用状态,当下AI视频技术还处在4到8秒的时代,很难做长片段。“如果你要做高质量的短片,其实很少会用文生视频,大部分还是用图生视频。当我们得到一堆4秒片段以后,仍要用传统的剪辑方式来做剪辑、配音、音效。”

  《玉覆荆楚》中有大量“凤凰开眼”“麒麟现世”等特效镜头,颇有仙侠奇幻大片的味道。创作这些现实中不存在的神兽是AI最擅长的领域,它可以瞬间生成震撼效果,而传统做法可能需要几天。难的反而是那些看似简单的部分——比如让男主角的长相在不同角度、景别中保持一致。

  “数字生命卡兹克”介绍,使用AI做一个好看、让观众不出戏的片子,需要保持风格、人物和场景的一致性。当前,AI对于亚洲人脸部的处理效果并不理想,在设计剧本时,需要尽可能减少两人对话的桥段,“用目前AI的技术水平去做大量人物对话,会有点‘扬短避长’。”

  换句话说,想要实现传统影视剧中人物对话场景,目前AI还无法代替真人实拍。在《玉覆荆楚》中,“数字生命卡兹克”靠设计接打电话、内心旁白等方式来尽可能化解“对话”这一难题。为了兼顾画面效果和一致性,只得使用传统笨办法去处理一些镜头。比如将某些形象单独抠图后,再用PS等软件逐帧合成。短片中有一面以现实文物“漆木彩绘虎座凤鸟悬鼓”为原型的鼓,为了保持这一重要道具的前后一致,他同样使用P图完成,这比AI自动生成出匹配的效果省时省力。此次比赛中,在创作中如何保持“哪吒”IP形象的一致性就是众多网友关心的问题,这需要投入大量精力在测试和调整上。

  记者发现,借助当下的AI工具,目前还没有进入“人人都能当导演”的阶段,即便用上AI,依然要有“分镜”概念,懂点电影的基本创作流程,还要有传统图像、音频、视频类软件使用基础。AI降低了创作门槛,但如果你是一个电影和软件全方位的“小白”,仍然可能无从下手。

  短剧行业尝试AI换脸

  在解说中,“数字生命卡兹克”

  多次强调,无论是用AI,还是用传统手段,最终目的是让片子更“好看”。“片子才是我们最后要给观众看的东西。”

  在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3D动画系主任徐一然看来,AI擅长的领域是无规律的,比如房屋垮塌、爆炸等特效镜头,但许多AI自动生成的大场面乍一看很震撼,其实并不精致。而两个人闲聊时,其中一人的眼睛该往左看还是往右看,先眨左眼还是右眼,这些有规律的细节,即便是人类画师也需要经历三五年的训练才能熟练掌握,“它只是看起来简单,事实上更难”。

  时下火爆的短剧行业,也看到了AI的影响,尤其是“AI换脸”技术的运用,让华人演员在短剧中秒变外国人成为可能。“AI换脸技术目前都在尝试,还没有大规模应用。”上海凡酷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总制片人谌秀峰认为,如果AI换脸技术成熟,比起聘请外国演员,肯定便宜得多,“现在技术还不成熟,换的脸看起来很奇怪,甚至每集不统一,但应该很快可以得到应用”。他透露,公司也在与合作伙伴推进研究,“现在AI应用在概念海报、服化场景概念图等方面比较成熟;下一步,可能就是AI拍摄、合成等相关技术。”

  “Midjourney、Suno水平也许比人类的平均水平略高一点,但真正的艺术家是在人类已知和未知的边缘游走,拓展精神世界的边界,从某种角度讲,AI学习的是人类已知的经验,但无法创造我们还没有想过的创意。”徐一然说。据悉,国外已有音乐人将其声音授权给AI,并培养它按照自己的音乐风格进行商业创作,以集中精力用于艺术创新方面。不过,对于使用AI工具的创作者而言,版权风险同样是需要思考的问题,比如使用Suno时,不能以有版权的艺术家作为风格“提示词”。

  “AI发展速度太快,出现了很多未知的问题。”福建格一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曾明泉说,“‘AI声音第一案’之后,最近还有一个全国首例‘AI外挂’案公开宣判。随着人工智能生成产业的发展,侵权和犯罪的工具也在与时俱进,AI相关权益纠纷会大量出现,比如AI换脸的肖像权纠纷、AI生成图片著作权纠纷、利用AI导致的知识产权等侵权纠纷以及相关数据权益方面的纠纷。总的来说,AI很多问题看似新颖,但有些也仅是工具不同而已。”

  曾明泉介绍,“AI声音第一案”主要涉及人格权问题,声音作为一种人格权益,具有人身专属性,“此外,如果行为人将AI生成声音使用在内容带有歪曲、诋毁等信息,还可能侵犯名誉权以及他人的财产权”。

  在他看来,从法律角度而言,这一案件的意义主要是对人格权在AI方面的具体保护和如何保护做了一定示范,同样也为AI生成产业方面提供具体的合规指引,填补了个人数据安全和保护方面的一些空白。“将自然人的声音授权AI配音,一方面需要严格遵守授权协议,另一方面也需要遵守关于个人信息保护及生成式人工智能方面的规定。”

  曾明泉说,律师行业本身也受到AI影响。他对AI的态度相对乐观,“AI是时代的产物,也是新质生产力的一种,但科技发展始终是把双刃剑,需要法律法规进行规范,从而发挥其最大的效能。”

  最近,韩国某大学决定明年起不再招收法语、德语两个专业,有报道认为,被AI淘汰的专业出现了。“AI如同一个外置大脑。在AI是否会替代人类这个问题上,不妨想想,AI没有的东西是什么?是目的性。AI再厉害,如果它不知道要干什么,是没法干出来的。人类需要给它提供动机,我们是它的原动力。”徐一然认为,AI抢人类饭碗是个现实问题,如果它已经把生产力推到一定高度,生产关系也要起革命性变化,如何更合理地安排岗位,需要全社会思考。(钟菡 张熠)

  原标题:AI降低了创作门槛,但没到“人人当导演”阶段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新东北作家群”笔下的破碎母题与赛博重构

  • 舞剧《咏春》,靠什么立得住、叫得响、传得开?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