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庆余年》第二季:喜感开局,理想主义初露真容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要闻 > 正文

《庆余年》第二季:喜感开局,理想主义初露真容

来源:文汇报2024-05-20 09:27

  作者:王 彦

  由猫腻网络小说改编的《庆余年第二季》上周回归,点燃等待了近五年的观众们的热情。酷云实时数据显示,央视八套一开播收视率即破2.23%,领跑同时段全频道;该剧在腾讯视频热度值破33636,也创下平台热度值历史最高纪录。

  《庆余年》的故事围绕一个名叫“范闲”的青年展开。他既是站在未来视角、有着高智识的闯入者,也是身怀秘密、与各路人马牵涉颇深的庆帝之子。编剧王倦介绍,剧作的第一季介绍故事的世界观与主要人物,内核是范闲发现世界真相、想要寻找自我的过程;新的一季故事开始走深,范闲想为他所身处的世界向善改变付诸行动。

  周末更新的剧情里,画面为老金头翻成黑白,时间暂停那一刻,“梦回滕梓荆”也好,为“王法总得让人看见”的热血台词触动也罢,激起无数观众反响——《庆余年》这个大IP吸引人的底牌,是古往今来人们对于理想主义的追求。喜感开局后,更深层次的情感体验、理想主义初露真容。

  主角的“不爽”,才是不变的“配方”

  续集难工似乎已是国产剧界的集体难题。难在前作口碑在先,难在观众品位升维,难在空窗期里同类型作品造成的审美疲劳。一部合格续集要被观众认可,延续“配方”仅仅是第一步。

  回首《庆余年第一季》,一边是范闲的插科打诨举重若轻,一边是封建皇权世界的谋略和抗争。随着“现代思维闯入古代世界制造的反差感”新鲜度衰减,观众品出故事真正的涵义与好处,并不是在范闲身份背景、智识背景制造的“爽感”,也不是猫腻原作赋予主角的各位“富爸爸”托着他于权力中心一路披荆斩棘。恰恰相反,主角的“不爽”、那些他的至暗时刻才是。比如滕梓荆的离去,当身边人都说“死的不过是个护卫”,范闲内心对追求人人平等的新世界的渴望达到极致。

  《庆余年第二季》前几集又有一个“无足轻重”的人死在范闲眼前。老金头,一名双手长茧、脚踏黄泥、满目茫然的菜农,被管事太监罚得倾家荡产,唯一的女儿流落风尘。以范闲的身手,当街手刃凶手并非不能,而是不为。作为这世界的外来户,他深知造成小人物蝼蚁般悲剧的绝非一两个恶人,而是那世代沿袭的皇权规则。只是,以一己之力要撼动这习以为常的规则,要推翻天下人默认的理念,谈何容易。曾经,范闲的母亲叶轻眉努力过。她留下的碑文上有一句“无不白之冤,无强加之罪,遵法如仗剑”,这源于叶轻眉所追求的法治社会,她当初成立鉴查院即是在异世界抛下了锚,最终为此付出生命,理想搁浅。如今,和母亲拥有同类灵魂的范闲以现代文明的思维孤身挑战庞大的封建权力,没有“爽文”降解后的易如反掌,每一步其实都在刀尖行走。

  该剧主演张若昀说,第一季中,初来乍到的范闲遇见母亲留下的石碑,虽认同但更觉碑文所述过于理想化;第二季,他在困局中渐渐走向和母亲一样的道路,“为世界的改变而努力,哪怕改变一丁点也是好的”。范闲的故事并非全胜叙事。认准了这条准则,《庆余年》系列想要勾勒的赤子心方显重量。而无论境遇,始终不弃对理想的追逐,主角在逆风行船时的“不爽”,也才构成了第二季延续第一季的不变“配方”。

  群像的“精神图鉴”,观众共情的空间

  知名导演郑晓龙有个发人深省的说法:“古装剧也要有现实主义精神。”现实主义不同于现实题材,它是一种创作手法,剧作的优秀与否不在于主角是否身穿当代服装,在于是否恪守了现实主义创作手法。“古装剧也要从真实的人、事、物的逻辑出发,通过对当下和过往两种时空的把握,呈现其发展轨迹和规律,触发人们对现实生活的观照。”换言之,古装剧如何找到古代人物、虚构角色与当代观众的情感联结点,决定剧集能引发抵达多大的共情空间。

  《庆余年第二季》,出使北齐后回归的范闲以“假死”之招回到南庆。沿途的光怪陆离制造大量笑料,不过,事情从第四集起图穷匕见,曾经只负责喜感的一些配角在困局中开始“成长”。从网友的评价不难看出,群像的“精神图鉴”,与观众有共情的联结点。

  言冰云父子有一场重头戏。父亲问,难道你忠于国不是忠于君。儿子答:国高于一切,帝王固然身系天下,但个体终究没有国重要,“家国至上,不是您教我的吗”。如果说范思辙的“求认可”让现实中的青年人感同身受,那么言冰云的反驳、“忤逆”带来了更深一步的价值共振。

  王启年的变化亦被观众看在眼里。身处风云诡谲的鉴查院,审时度势与利益优先曾是他生存法则的一体两面。第二季中,邓子越与检蔬司暗通款曲,被“打点”的王启年破天荒上缴银票,为救济困苦的百姓。他的选择既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觉悟,何尝不是在范闲影响下“为生民立命”的觉醒。

  这组群像在嬉笑怒骂间生出成长的弧光,回答着“人生该怎样度过”的问题,激荡着“构建理想世界”的赤子心。那天,鉴查院里气氛凝重,范闲提问众人,是否记得入仕时的初衷“求吏治清明,保百姓安宁”。一代一代,世界会更迭。剧中人所求,也是剧外观众所愿。(王彦)

[ 责编:崔益明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风味人间5》:香料绘就的文化长卷与多维审视

  • 黄梅戏《黎明之帆》:以戏为舟,载革命与人情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正在通过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更新、重组,生产关系、生产制度重塑,成为最具潜力、带动力和深刻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引航。
2024-12-23 13:29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加载更多